相比拼多多上商品的假冒 我最痛心的是国内数十年建立起的品牌

拼多多,拼多多,我和你,拼多多。来一路一路拼多多,不管有事没事拼多多。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免得多。拼就要就要拼多多,天天随时随地拼多多,拼多多!

当我第一次看到拼多多砍价链接的时候,我心理特别的鄙视,没想到这家仅仅成立不到三年的企业,居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上市申请,要知道,两个多月前他们才刚完成了第三轮融资。

相比拼多多上商品的假冒 我最痛心的是国内数十年建立起的品牌

近日创维电视官方发布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打响了品牌在拼多多平台维权的第一枪。同样被侵权的vivo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现在vivo还在处于讨论阶段,暂时没有这方面回应。

"碰瓷"知名品牌花样百出

曾经在耐克公司有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为了摸清楚中国的耐克假货到底有多少,一名耐克中国区的副总裁刚一上任,就和宝洁公司的高管一起暗访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出来之后,这个大男人忍不住哭了——在这个市场里,真的海飞丝洗发水好歹还有几件,但在无数个画了一道勾的销售摊位上,这位副总裁没有发现哪怕一件真的耐克。

当然这是在上个世纪的事情,如果说那个时候国内经济尚在发展初步阶段,倒也是可以理解。不过在今天众多城市房价都突破万元每平方的时候,还在继续上个世纪的玩法显然有些可笑,而拼多多正在用这样的方式迅速蔓延。

相比拼多多上商品的假冒 我最痛心的是国内数十年建立起的品牌

随后打开拼多多的APP,赫然就会发现小米视界、创维先锋、松下智能、王牌视家、王牌天下、海信智能……就跟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六个纯核桃、六禾核桃几乎一样。如果不放在一起仔细辨认,普通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来究竟哪个才是真的。

打假是个长期过程

当山寨假货等问题被媒体以及用户诟病之后,拼多多也做出了回应。他们称拼多多称打假是个长期过程,淘宝经历过的苦难,拼多多一个都不会少,平台打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额罚款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我们不这么干,拼多多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只有让造假者切切实实感受到痛了,才会有效。在商户群里面也会逐渐形成口碑,整体供应链就会变好。如果新平台门槛更松,则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

相比拼多多上商品的假冒 我最痛心的是国内数十年建立起的品牌

其实这样的回答本身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作为CEO的黄铮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样下去的后果,在今年的6月30日发布的致股东信中,黄峥提出拼多多的核心价值观正是"本分"。他对这种"本分"的解释是专注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我们可能不被理解,但我们总是出于善意,不作恶"。"黄峥的初心可能很好,但就现在拼多多的表现来看,谈本分二字还不合适"。

拼多多引导消费降级

之前就有很多业界人士纷纷抛出观点,他们认为拼多多的上市是在引导整个国内分消费降级。在某种程度上,拼多多面临着快手乃至抖音都曾遭遇过的窘境:产品被从伦理道德角度进行批判,被认为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实现爆发增长。舆论为拼多多定下的最大罪状即"便宜无好货",或者说"消费降级"。

相比拼多多上商品的假冒 我最痛心的是国内数十年建立起的品牌

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 拼多多本身的模式和市场感知力都是一流的,问题就在于商品的选择。而那些明显假冒的商品堂而皇之的被陈列,本身就有着监管不力的失责之处,而对于那些被碰瓷的品牌,他们出奇的冷静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对于自己品牌的建设不是应该不遗余力,看见一起就打一起的吗,为何当那些假货泛滥的时候,我们的品牌商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相比拼多多上商品的假冒,这才是最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地方。假货可以迅速清扫干净,但是我们花费了数十年才建设起来的中国家电品牌如果因此蒙上了一层灰,那清扫起来的成本和后果就真的大了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