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最冷的一天,阿里雲上演了一出「速度與激情」

1月9日,北京入冬來最冷的一天,北風怒號,體感溫度據說只有零下十幾度。

然而,在阿里雲全新一代雲存儲引擎暨企業級產品發佈會現場,隨著一幕“速度與激情”大戲的上演,氣氛卻在不斷升溫。

——酷愛現場跑分的阿里雲又開始跑分了,這次的主角是阿里雲全新一代塊存儲ESSD:

在單盤延時挑戰中,阿里雲ESSD雲盤在100微秒左右波動,這意味著雲存儲從毫秒時代直接飛躍到了微秒時代;

在隨機讀寫測試中,ESSD單盤達到100萬的讀寫IOPS,性能達到SSD雲盤的50倍,並且超越阿里雲本地SSD型實例I1和I2,亦將當前所有云盤產品遠遠甩在身後,成為當前全球讀寫速度最快的雲盤產品。

在北京最冷的一天,阿里雲上演了一出“速度與激情”

相信這天對於阿里雲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阿里雲將雲盤單盤性能提升到百萬級IOPS、延時降低到微秒級,將雲存儲的能力再度提升了一個量級。

這對於整個雲存儲市場、乃至整個公有云產業來說,都堪稱一顆重磅炸彈。

進化的力量

多年來,阿里雲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進化”的能力和速度,就雲存儲而言,2008年從“飛天”大規模分佈式存儲引擎起步,十年間實現了多個量級上的飛躍。

2009年,阿里雲存儲引擎1.0發佈,主要為虛擬機、阿里金融、郵箱、搜索提供通用存儲服務;

2013年,阿里雲分佈式存儲系統實現了單集群5000臺規模的部署。;

2015年,阿里雲再次升級存儲規模,支持單集群一萬節點,同時打破Sort Benchmark世界紀錄。

2016年,阿里雲以$1.44/TB的成績打破CloudSort世界紀錄,雲計算效率世界第一;

2018年,阿里雲面向人工智能等未來存儲場景,構建起全新的

阿里雲存儲引擎2.0,將雲存儲能力提升到新的臺階。

阿里雲存儲再度實現了進化。據阿里雲研究員吳結生介紹,阿里雲存儲引擎2.0具有“軟硬加速、極致性能、智能運維、海量規模、堅若磐石、廣譜適應”六大特點,能夠賦能塊存儲、對象存儲、文件存儲、數據庫、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多種服務形態。

在這次活動上,阿里雲發佈了全新的塊存儲ESSD雲盤、對象存儲極速型OSS、文件存儲NASPlus家族以及並行文件系統CPFS,全新的雲存儲產品都是以阿里雲存儲引擎2.0為基礎。

其中,塊存儲ESSD雲盤是阿里雲的第四代高性能雲盤,不僅延時降低到微秒級、性能達到百萬級IOPS,在MySQL Insert Write操作中,相比上代SSD雲盤速度提升3.5倍,時延降低76%;在PostgreSQL測試中,TPS提高3.84倍,每秒插入行數提升26.6倍。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雲存儲客戶來說,百萬級的IOPS是否具有現實意義?

對此,阿里雲塊存儲負責人伯瑜解釋說,阿里雲存儲可以稱之為一種“基礎設施”,它應當比客戶業務要跑的更快,才能應對客戶未來的擴展需求。

再者,已經有很多客戶對雲盤有了更高的需求。如,阿里雲上一代SSD雲盤能夠提供大概2萬的IOPS,已經無法滿足很多OLTP客戶和大型企業的需求;還有很多本地SSD的用戶,既需要本地SSD的性能,也需要雲存儲的彈性,而ESSD雲盤將這兩者很好地進行了統一。

據悉,結合25GE網絡和RDMA技術,ESSD擁有媲美本地SSD盤的性能,同時兼具雲盤的99.9999999%可靠性設計,並且支持自動快照、數據加密等高級存儲服務,滿足例如證劵交易、電商交易、航空預定、搜索引擎等I/O密集型應用對性能的極致要求。

今年雙11,阿里巴巴AliSQL、Pouch、Aliware都已經跑在了ESSD之上,ESSD成為阿里雙11支撐32.5筆/秒峰值的守護者。

ESSD極具吸引力的一點是“加量不加價”,和阿里雲上一代SSD雲盤價格保持一致,1元/GB/月,卻實現了50倍的性能提升,這無疑對現有阿里雲SSD雲盤用戶來說極具吸引力。

除了全新的塊存儲ESSD,阿里雲本次發佈的對象存儲和文件存儲新品也讓人眼前一亮。

對象存儲極速型OSS主要針對金融、遊戲等對性能有極端要求的行業,單用戶QPS最高可達1000萬,同時延時降低了90%,單線程吞吐能力提高10倍。

此前,阿里雲與國家天文臺宣佈合作,共同開展天文科學大數據研究,在迄今為止世界最大面積的深度圖像巡天課程中,僅用20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半年的圖像生成工作並對外提供可視化展示及服務。目前,國家天文臺將3.5億顆恆星的數據存儲在阿里雲OSS上,用於計算、分析,並向公眾開放。

文件存儲上,阿里雲推出了並行文件系統CPFS及兩款NAS新品。

其中,NASPlus智能緩存型單路延遲僅500us、吞吐能力達到20GBps、單個文件系統可達10PB,適用於對延時、單線程讀吞吐能力有較高要求的廣電行業,縮短視頻採編播流程;NASPlus極速IO型IOPS可達100萬,適合搭建高性能彈性Web Server,可大幅提升海量小文件的訪問性能。

CPFS是一種並行文件系統,最大吞吐量高達1TB/s、IOPS最大可達1億,能夠為大型高性能計算機集群提供高IOPS、高吞吐,低時延的數據存儲服務。CPFS可顯著提升基因測序、科學計算等高性能計算的數據處理速度。

阿里雲的企業級宏圖

至此,阿里雲已形成了一整套涵蓋公共雲、混合雲、專有云在內的全線企業級高性能存儲產品線,包括對象存儲OSS、塊存儲 Block Storage、共享文件存儲NAS、共享塊存儲、表格存儲、歸檔存儲以及混合雲存儲系列,並且提供在線和離線數據搬遷服務。

在北京最冷的一天,阿里雲上演了一出“速度與激情”

隨著阿里雲存儲引擎2.0的發佈,阿里雲在企業級雲存儲領域的佈局已經趨於完善,能力全面升級。

不僅是雲存儲,自2017年開始,阿里雲全面加速了在企業級產品方面的佈局。

8月9日,阿里雲正式發佈雲服務器ECS企業級產品家族,這是阿里雲首次將雲服務器產品線細分出企業級產品家族,目標是在複雜的企業計算環境下,滿足企業對於高性能、高可靠的計算需求。

9月12日,阿里雲異構計算家族首次亮相,涵蓋GPU、FPGA在內等6款異構實例,可滿足從圖形渲染到高性能計算及人工智能等複雜應用的計算需求。同時,阿里雲發佈基於異構平臺的高性能計算實例E-HPC,可一鍵部署獲得媲美大型超算集群環境的“雲上超算”。

9月21日,阿里雲發佈自研新一代商用關係型雲數據庫POLARDB,該數據庫採用第三代分佈式共享存儲架構,創新實現企業級OLTP與OLAP一體化數據庫系統整體設計,一個數據庫即可滿足多類數據庫的混合使用效果。

12月13日,阿里雲宣佈網絡企業級產品家族升級,包括面向5大網絡管理場景的11款產品,適合複雜企業網絡環境下企業對網絡的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需求。

今年1月9日,阿里雲新發布的阿里雲存儲引擎2.0及諸多新品,同樣是阿里雲在企業級產品方面佈局的延續。

那麼,阿里雲緊鑼密鼓,加速完善其企業級產品版圖,意欲何為?

原因很簡單,阿里雲的每一個產品都是從需求中來,再到需求中去,如今,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長,企業級市場誕生了大量新的雲化需求。

當前,大量企業客戶,特別是傳統企業客戶都面臨著“魚和熊掌”的選擇題。一方面,企業的關鍵應用需要媲美本地化的高性能、低延遲、高可靠和高安全;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雲服務的彈性,來支撐不斷增長的業務和數據量。

阿里雲不斷完善其企業級產品和服務,將雲服務的性能、可靠性等指標不斷提升,其目標就是讓企業客戶這種看似“矛盾”的需求在阿里雲上能夠得到有機的統一。

也正因如此,阿里雲得以覆蓋到越來越廣泛的企業級客戶,從互聯網企業,到城市、金融、航空、工業、醫療等傳統行業,遍地開花。以雲存儲為例,阿里雲在全球部署規模已經超過10EB,服務客戶超過100萬。阿里雲IaaS和雲存儲雙雙進入Gartner魔力象限,成為IaaS和雲存儲市場的領導者。

以創新科技普惠大眾

雲計算最初的願景是像水電一樣提供計算資源,也正因如此,雲計算基礎設施也應當和水電基礎設施一樣,讓每個人獲得普惠的權利。

這也正是阿里雲所一直追求的目標。

還是以雲存儲為例,阿里雲認為,新時代的存儲標準應當是“容量、速度、多樣性、普惠”。阿里雲研究員吳結生表示,對於存儲來說,普惠的含義在於如何讓存儲系統具有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同時讓成本不斷下降。

“我們必須讓存儲系統的成本不斷下降,才能讓普惠存儲成為可能”,吳結生說。能夠看到,阿里雲新推出的ESSD性能提升了50倍,而價格卻維持不變。

同樣,阿里雲不斷完善和提升ECS、雲骨幹網等基礎設施的能力,引入異構計算、構建“雲上超算”,陸續推出ET城市大腦、ET工業大腦、ET醫療大腦等行業垂直的人工智能系統,在獲得商業成功的同時,阿里雲也在不斷將自身創新科技開放,普惠大眾。

雲計算是一種規模經濟,也是創新科技的理想載體。有觀點認為,當前雲計算市場的“長尾效應”趨勢明顯,未來全球或者只會剩下寥寥數朵雲。故而,要想讓雲計算真正成為一種普惠資源,讓新科技普惠大眾,雲計算領導企業的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阿里雲來說,這是目標,也是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