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来临,该如何应对?

老龄化时代来临,该如何应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据报道,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

1、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的养老现状

养老产业,广义上是泛指以老年人群为目标客户,特别指针对老年人群基本需要及市场需求,以养老住宅地产、养老医疗保健和养老生活服务为核心,延伸上下游不同环节产业生态而形成的庞杂的产业群。

而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传统的家庭养老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而且目前城市老年人群体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一定比例的中高收入老年群体有对高标准老年社区的需求,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渐变成主动消费,并且市场上有一定活跃度。然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文化活动等服务机构,市场缺口很大。居家养老基础设施不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2、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就发展趋势而言,在保障对象方面,将从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转向全社会老年人提供服务;在养老机构性质方面,将从非盈利性的养老机构向盈利性的养老机构和非盈利机构并存的方向转变;养老模式将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在未来,家庭社区养老将更加智能化。依据发达国家的养老经验,鼓励子女把老人领回家,在家庭或者社区进行养老。

在中国当下的大环境下,把老人都集中在养老机构里不符合发展趋势。在未来超过一半一还是那个的人养老应该以社区和家庭为主,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及大数据云平台模式,服务于养老。

3、国外养老制度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历史传统各异,养老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老龄化时代来临,该如何应对?

  • 日本:有大量与老年人有关的养老设施,包括可以利用“护理保险”的“特别养护老人院”和“护理老人保健设施”,以及民间运营的“收费老人院”和“带服务的老年人住宅”等,服务内容、居住目的、入住条件等各不相同。

  • 荷兰:荷兰政府鼓励所有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里。无论是老人拥有房产还是租房,国家都会在其偿付能力基础上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对于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或者患有严重疾病需要有人专门护理的老年人,养老院成为荷兰养老体系的集中保障。

  • 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体系首要功能是养老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医疗保障和住房、子女教育等功能。一般家庭养老主要靠老人自己的公积金,也有少数是老人住房的“反向抵押”,即将住房抵押给政府,换取每月支取的款项。

老龄化时代来临,该如何应对?

  • 美国: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类养老服务是“护理服务设施”。除了一日三餐、个人照料等服务,更关键的是可为那些不需要住医院但有更高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长期专业级别的医护服务。设施内配有医疗人员值班,也分别受到联邦或州政府的认证、监督甚至定期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设施服务价格不菲,但也是接受美国政府医保项目资金的“大户”。

  • 加拿大:最为普遍的是各种档次的“独立生活”老年人公寓,接收的住户是生活能完全自理的退休老人。这类老年人公寓楼中除了一般公寓楼所拥有的私密生活空间和各种锻炼活动设施外,还提供医疗监测和应急支持、餐饮、清理房间、洗衣、组织社交和娱乐活动等老年人所需的服务。

4、养老大趋势—智慧养老

有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占到总人口的15.5%,并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作为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光依赖原先养老院的寄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为解决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等问题,让老年人的一系列需求得到供应,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产业也是趋势,智慧养老产业正趋于成熟化。

  所谓“智慧养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能够帮助养老机构、社区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并使得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成为可能。

老龄化时代来临,该如何应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