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時代來臨,該如何應對?

老齡化時代來臨,該如何應對?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中國老齡化的主要特徵是:增速快、規模大、未富先老。據報道,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

1、當前我國老年人口的養老現狀

養老產業,廣義上是泛指以老年人群為目標客戶,特別指針對老年人群基本需要及市場需求,以養老住宅地產、養老醫療保健和養老生活服務為核心,延伸上下游不同環節產業生態而形成的龐雜的產業群。

而我國養老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長趨勢,提供了龐大的潛在老年消費市場。傳統的家庭養老不能滿足老年群體的需求。而且目前城市老年人群體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一定比例的中高收入老年群體有對高標準老年社區的需求,部分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已經逐漸變成主動消費,並且市場上有一定活躍度。然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尚不完善,處於發展初期階段,無論是養老機構,還是文化活動等服務機構,市場缺口很大。居家養老基礎設施不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整體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2、我國養老產業發展趨勢

就發展趨勢而言,在保障對象方面,將從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轉向全社會老年人提供服務;在養老機構性質方面,將從非盈利性的養老機構向盈利性的養老機構和非盈利機構並存的方向轉變;養老模式將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

在未來,家庭社區養老將更加智能化。依據發達國家的養老經驗,鼓勵子女把老人領回家,在家庭或者社區進行養老。

在中國當下的大環境下,把老人都集中在養老機構裡不符合發展趨勢。在未來超過一半一還是那個的人養老應該以社區和家庭為主,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及大數據雲平臺模式,服務於養老。

3、國外養老制度

由於世界各國政治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歷史傳統各異,養老制度存在較大差異。

老齡化時代來臨,該如何應對?

  • 日本:有大量與老年人有關的養老設施,包括可以利用“護理保險”的“特別養護老人院”和“護理老人保健設施”,以及民間運營的“收費老人院”和“帶服務的老年人住宅”等,服務內容、居住目的、入住條件等各不相同。

  • 荷蘭:荷蘭政府鼓勵所有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裡。無論是老人擁有房產還是租房,國家都會在其償付能力基礎上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補貼。對於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或者患有嚴重疾病需要有人專門護理的老年人,養老院成為荷蘭養老體系的集中保障。

  • 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體系首要功能是養老保障,並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醫療保障和住房、子女教育等功能。一般家庭養老主要靠老人自己的公積金,也有少數是老人住房的“反向抵押”,即將住房抵押給政府,換取每月支取的款項。

老齡化時代來臨,該如何應對?

  • 美國:最為人們熟悉的一類養老服務是“護理服務設施”。除了一日三餐、個人照料等服務,更關鍵的是可為那些不需要住醫院但有更高護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長期專業級別的醫護服務。設施內配有醫療人員值班,也分別受到聯邦或州政府的認證、監督甚至定期檢查。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設施服務價格不菲,但也是接受美國政府醫保項目資金的“大戶”。

  • 加拿大:最為普遍的是各種檔次的“獨立生活”老年人公寓,接收的住戶是生活能完全自理的退休老人。這類老年人公寓樓中除了一般公寓樓所擁有的私密生活空間和各種鍛鍊活動設施外,還提供醫療監測和應急支持、餐飲、清理房間、洗衣、組織社交和娛樂活動等老年人所需的服務。

4、養老大趨勢—智慧養老

有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億,佔到總人口的15.5%,並以年均約1000萬人的速度增長。作為一個相對龐大的群體,光依賴原先養老院的寄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基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為解決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醫等問題,讓老年人的一系列需求得到供應,大力發展智慧養老產業也是趨勢,智慧養老產業正趨於成熟化。

  所謂“智慧養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研發面向居家老人、社區的物聯網系統與信息平臺,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智慧養老能夠幫助養老機構、社區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並使得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成為可能。

老齡化時代來臨,該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