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虹——荷趣

前言

我喜欢荷花,更喜欢雨中的荷花。在风和日丽的时候,碧绿的荷叶一簇簇的簇拥着,既使很宽阔的水面,它们也是那样紧密的生长,如众星捧月般奉出几朵粉色的或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阵阵幽香。

荷 趣

——梁 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的爱好是摄影,兴趣是拍荷。

春 之 色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我出生并成长在豫南农村,因水资源充沛,每家每户房前屋后或大或小,都有一块荷塘。因而,荷给我的童年留下很多挥之不去的回忆。一是观赏。当满塘荷花关不住的时候,一年四季最惬意不过此时。二是闻香。荷花的香味虽然没有桂花那样浓烈,但沁人心肺,也是余绕三香。三是果腹。小时候的记忆总是吃不饱,总处在一种饥饿状态,莲籽是童年最好的零食。放学路上,掰两个莲蓬,剥皮下肚,立马心神气爽。四是遮雨遮阳。硕大的荷叶,正着像小伞,反着像斗笠,晴能遮阳阴能挡雨。五是妈妈的味道。爆炒莲藕是我一生最爱的菜肴,余味回味终身。

夏 之 韵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长大后,进城工作,远离了荷塘,但骨子里依然留下恋荷情节。正是这种割舍不掉的情节,在上世纪九十年度初期让我恋上拍荷。这一拍就是近三十年,尽管工作岗位几经变换,但拍荷是我不变的追求。

秋 之 艳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我这个人智商、情商、文化水平都不高,既无情调,又不浪漫。既不钻研技术,又不追求时尚浪漫。但我坚信一点,成功源于热爱,热爱源于兴趣,这种兴趣的自信,让我拍荷不止,锲而不舍。

冬 之 寒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和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一样,在拍荷路上,总想走出自己的路,也努力做了一些尝试。一是坚持纪实还原不炫技。摄影本来目的是真实地记录,拍荷也一样,我从不使用技巧,从不改变拍摄对象所处的环境,从不添枝折叶,在本目上还原。二是以小见大窥全豹。我这个人长的也并不小气,体重近二百斤,但我拍荷非常小气,很少拍大场面,多数荷花是一枝花,一片叶,一滴水,一枯枝,力求以小见大的效果。三是追光追影赏心目。摄影作品是让人看的,悦目是第一位。早期拍荷我也曾走过一段弯路,追求奇异,标榜另类,结果得不到共鸣,只能是孤芳自赏。摄影是大众的,大众不认同,只能当垃圾。后来,我回归本源,追光追影,赏人心目,逐渐得到认可。四是生命轮回求升华。艺术高于生活,所谓高于生活,就不是简单的再现,所以我在拍荷中,力求不赤裸裸地表述,总是寻找荷在一年四季的生命轮回中,生命体的变化、生命体与大自然关系、生命体与生命体不同、生命体与其他生命体的区别、生命体与人相似之处等寻找灵感,变换拍摄角度,力求荷片中有人心的灵动。

荷 之 像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有朋友动员我把过去三十年作个总结,我总是没什么热情,为什么呢?我苦思冥想,但也不得其解。一日,我终于明白,名利不是我的兴趣目标。我的目标就是一个乐,乐在其中、趣在

拍摄荷花的人很多,要想拍好却并不容易。特别是拍摄越多的题材,大家的眼光会更挑剔,想抓住人的心也就更难了。 自古以来,荷花在人们心中永远是美丽高洁的形 象。古代就有无数文人墨客,对于荷花,甚是追捧。北宋名家周敦颐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流传千古。这也直接给予了荷花 一个雅号——君子之花。当然除了君子之称以外,荷花还有凌波仙子,水宫仙子种种美誉,也受到了现在人们的大力追捧。今天小编和各位一起欣赏梁虹老师的荷趣,看到荷的四季轮回,不禁感叹道:“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呢?”

来源:驻马店微摄影特约摄影师——梁虹

梁虹——荷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