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虹——荷趣

前言

我喜歡荷花,更喜歡雨中的荷花。在風和日麗的時候,碧綠的荷葉一簇簇的簇擁著,既使很寬闊的水面,它們也是那樣緊密的生長,如眾星捧月般奉出幾朵粉色的或白色的花朵,散發著陣陣幽香。

荷 趣

——梁 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我的愛好是攝影,興趣是拍荷。

春 之 色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我出生併成長在豫南農村,因水資源充沛,每家每戶房前屋後或大或小,都有一塊荷塘。因而,荷給我的童年留下很多揮之不去的回憶。一是觀賞。當滿塘荷花關不住的時候,一年四季最愜意不過此時。二是聞香。荷花的香味雖然沒有桂花那樣濃烈,但沁人心肺,也是餘繞三香。三是果腹。小時候的記憶總是吃不飽,總處在一種飢餓狀態,蓮籽是童年最好的零食。放學路上,掰兩個蓮蓬,剝皮下肚,立馬心神氣爽。四是遮雨遮陽。碩大的荷葉,正著像小傘,反著像斗笠,晴能遮陽陰能擋雨。五是媽媽的味道。爆炒蓮藕是我一生最愛的菜餚,餘味回味終身。

夏 之 韻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長大後,進城工作,遠離了荷塘,但骨子裡依然留下戀荷情節。正是這種割捨不掉的情節,在上世紀九十年度初期讓我戀上拍荷。這一拍就是近三十年,儘管工作崗位幾經變換,但拍荷是我不變的追求。

秋 之 豔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我這個人智商、情商、文化水平都不高,既無情調,又不浪漫。既不鑽研技術,又不追求時尚浪漫。但我堅信一點,成功源於熱愛,熱愛源於興趣,這種興趣的自信,讓我拍荷不止,鍥而不捨。

冬 之 寒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和大多數攝影愛好者一樣,在拍荷路上,總想走出自己的路,也努力做了一些嘗試。一是堅持紀實還原不炫技。攝影本來目的是真實地記錄,拍荷也一樣,我從不使用技巧,從不改變拍攝對象所處的環境,從不添枝折葉,在本目上還原。二是以小見大窺全豹。我這個人長的也並不小氣,體重近二百斤,但我拍荷非常小氣,很少拍大場面,多數荷花是一枝花,一片葉,一滴水,一枯枝,力求以小見大的效果。三是追光追影賞心目。攝影作品是讓人看的,悅目是第一位。早期拍荷我也曾走過一段彎路,追求奇異,標榜另類,結果得不到共鳴,只能是孤芳自賞。攝影是大眾的,大眾不認同,只能當垃圾。後來,我回歸本源,追光追影,賞人心目,逐漸得到認可。四是生命輪迴求昇華。藝術高於生活,所謂高於生活,就不是簡單的再現,所以我在拍荷中,力求不赤裸裸地表述,總是尋找荷在一年四季的生命輪迴中,生命體的變化、生命體與大自然關係、生命體與生命體不同、生命體與其他生命體的區別、生命體與人相似之處等尋找靈感,變換拍攝角度,力求荷片中有人心的靈動。

荷 之 像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梁虹——荷趣

有朋友動員我把過去三十年作個總結,我總是沒什麼熱情,為什麼呢?我苦思冥想,但也不得其解。一日,我終於明白,名利不是我的興趣目標。我的目標就是一個樂,樂在其中、趣在

拍攝荷花的人很多,要想拍好卻並不容易。特別是拍攝越多的題材,大家的眼光會更挑剔,想抓住人的心也就更難了。 自古以來,荷花在人們心中永遠是美麗高潔的形 象。古代就有無數文人墨客,對於荷花,甚是追捧。北宋名家周敦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流傳千古。這也直接給予了荷花 一個雅號——君子之花。當然除了君子之稱以外,荷花還有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種種美譽,也受到了現在人們的大力追捧。今天小編和各位一起欣賞梁虹老師的荷趣,看到荷的四季輪迴,不禁感嘆道:“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呢?”

來源:駐馬店微攝影特約攝影師——梁虹

梁虹——荷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