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八十年代的台湾乐坛,以王杰为首的“飞碟唱片”可谓是所向披靡,乍一出道便让对手“滚石唱片”头痛不已。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而在当时的滚石,几乎是很难找出与王杰“相提并论”的人选。

赵传虽然人气不错,但他的形象实在很难包装成“偶像派兼实力歌手”。周华健倒是颜值和实力皆具,但那时他还在唱着“广告歌”,并没有被我们的大哥李宗盛发掘。无奈之下,滚石只好将正在做幕后的陈升推了出来。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了解过陈升的朋友都知道,陈升的歌素来偏向人文主义色彩,和罗大佑、郑智化的风格颇为相似。而这类作品的共性便是以揭露人性弱点为前提来体现对社会秩序的关怀,很难成为“爆品”。所以陈升和王杰“对打”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并在最终他以百万销量之差败下阵来。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陈升的“惨败”让滚石唱片意识到,就以当前公司旗下的签约歌手来说,真要拉出去对抗王杰,无疑是蝼蚁憾象。哪怕是放眼整个台湾乐坛,能够与之匹敌的恐怕也只有齐秦一人了吧。于是乎,滚石高层向齐豫(齐秦的姐姐)开口,将齐秦绑在了自己的公司旗下。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就这样,临危受命的齐秦来到了滚石唱片,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王杰形成“双雄争霸”之势。

齐秦的嗓音以清亮淡雅著称,而王杰则是高亢中带有一丝悲鸣。二人都是华语乐坛有名的“浪子”,既有江湖气,更有书卷气。

多年后,人们将王杰称为“孤鹰”,而齐秦则被送予“独狼”的称号。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讲,王杰的粉丝或许会比齐秦来的要多。但要论起对整个华语乐坛的影响,齐秦则是不输于任何人,甚至尤有升之。

80年代末期,内地歌坛的复兴还未开始,大多歌手都是靠着翻唱港台歌曲来维持生计。而那时齐秦接连推出的几张高品质的大碟中,无论柔情浪漫还是摇滚试验,都随便玩的转,也因此齐秦的歌曲开始备受内地歌手推崇。后来,随着屠洪刚、刘欢等人翻唱齐秦的歌曲走红后,这股翻唱齐秦歌曲的“风潮”更是被人们带上了巅峰。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只可惜世事无常,三十年后的华语乐坛早已不是他们的天下,甚至于不能给他们留下一丝的容身之处。

2016年12月,齐秦站在《中国之星》的舞台上,台下点评他的是林忆莲、崔健和刘欢。无论是资历还是乐坛贡献,齐秦都不输或者远胜与台下三人。但无奈的是,别人的身份是评委,而他只是参赛的队员。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原以为台上的齐秦会显得高傲一些,可没想到他为了挣点“奶粉钱”,连连低头称“是”。原以为台下三人会看在他是“前辈”的面子上,“嘘寒问暖”一番便过了。可是他遇上的是玩摇滚的崔健,又怎会懂得那些“假模假式”的客套,一顿“痛批”便将两人都带到了风口浪尖上。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崔健说:“我不是针对你啊,是针对你的团队。不喜欢的原因是因为这首歌匠气太重,团队超越了歌手的价值,是流水线产品。”

事实上,崔健的评价并没有错。但他没有却没有想过,这首歌由齐秦演绎出来的意义已经大于了歌曲本身。

物是人非!昔日歌王遭崔健“痛批”:流水线产品体现不出歌手价值

时光一晃三十年,曾经的独狼早已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昔日的孤鹰也已经无法在天上翱翔,不知寻了那块寂静之地,暗自舔伤。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也许这就是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