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曾幾何時,當國內市場上還沒有很多豪華車品牌的入門車型的時候,普通品牌的B級車型就成為了有錢人家的首選座駕。像80年代的豐田皇冠,千禧年後的本田雅閣等等,都是風靡一時的爆款車型。然而隨著中國車市的不斷成熟和完善,全球各大豪華車品牌紛紛進入中國,普通品牌的B級車因此也開始自降身價,成為了中高收入家庭的用車選擇。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今天,中國車市百花齊放,曾經炙手可熱的普通品牌B級車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隨著自主品牌車型和各種SUV越來越多,B級車的銷量正逐年下滑止步不前,前一段時間,豐田的銳志和皇冠雙雙停產,本田也將思鉑睿的生產線砍掉以讓出產能。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在大勢下滑的狀況下,很多業內人士發出悲鳴,B級車已經幾乎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哥的意見卻有些不同,雖然前景堪憂,但是B級車的定位卻無可撼動,在新一輪市場變革中,B級車今後將會越走越高端,越來越精緻,繼續在細分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

▍非豪華B級車的斷崖下坡路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非豪華品牌B級轎車目前的狀況可以用“前有追兵後有堵截”形容,一方面要應對非豪華品牌緊湊型轎車和各種SUV的追趕,另一方面又要和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保持距離,然而前者越來越吸引家庭用戶消費者,後者的價格不斷下探,讓本來就銷量乏力的非豪華B級車步履維艱。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從前幾年開始,

合資品牌的中高端A級車為了與自主品牌車型拉開距離,一方面提升顏值和配置,而另一方面則是開始了全面的軸距擴張。卡羅拉/雷凌、軒逸、思域等等車型的軸距都提升到了2700mm或以上的水平,這樣的軸距長度其實已經達到了傳統意義上B級車的標準軸距。這些車型在維持價格不變甚至還有優惠的同時,更具備配置豐富,能耗較低的特性,非常適用於家庭環境。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BBA還是二線豪華品牌,其入門級B級車的落地售價已經下探到了20萬至30萬元的區間,而這一區間本身就是非豪華品牌B級車的主陣地。持幣待購的消費者們看到了這一幕,有什麼樣的反應自不必我多說了,看一看入門級豪華車的各個配置銷量就能發現端倪——每個品牌的入門車型幾乎都是最低配的版本最受關注,而購買這種車型的人群,其中很大部分都是從非豪華B級車的目標人群中分離出來的。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而原本咬咬牙準備購買B級車中低配的消費者們,看到了同樣的預算可以買到空間和動力並不差的緊湊型車的中高配置,並且顏值和品質也並不差勁,還能節約很大一部分的養車支出。俗話說“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理性選擇緊湊型車的中高配版本,是普通消費者更務實的選擇。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因此,高不成低不就的非豪華B級車,逐漸就成為了無人問津的冷門車型,在4S店的中心展位也逐漸被其它明星車款代替,躲在不顯眼的角落裡默默回憶著曾經屬於自己的輝煌。

▍欲回巔峰當有壯士割腕之勇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有人說,我看大眾邁騰、帕薩特,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賣得都還不錯呀。誠然,目前的車市裡,上述車型的銷量還是非常堅挺,經常盤踞在B級車銷量榜的前幾名。不過其他B級車型的日子都非常難過了,不管是常見的降價銷售還是店家補貼,亦或是廠家提供的零息貸款政策,無一不說明了B級車銷量的疲軟,縱使在力度非常大的優惠下,B級車整體也還是競爭乏力,沒有明顯的回暖跡象。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B級車若想確確實實回到前幾年的巔峰水準,必須下一番功夫砍掉自己的弱勢和缺陷,否則在面對緊湊型轎車以及豪華品牌入門車型的圍剿時,依舊會分身乏術疲於應付。

▍專注會是唯一出路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縱觀暢銷的B級車型,不難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在各自的細分領域鮮有對手。邁騰和帕薩特絕對是中年中產人士的首選座駕,甭管歷經幾代改款換代,這兩臺車依舊給人一種大氣穩重的心理暗示,雖然說這樣的設定年輕消費者不會買賬,但人家主攻的就是中年消費群體呀,群體定位精準了,消費者買車不用多想,首選就是它。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同樣的道理,凱美瑞曾經也是中產階級的代表座駕車型,但豐田發現這個群體選購豐田的慾望已經不大了,凱美瑞應該將用戶群體放在更年輕的80後甚至90後身上,主打酷炫的顏值和科技類配置,再加上高大上的混動環保理念,想不熱銷都難。

購買B級車的人群也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從過去的富人階層變成了中產群體,因此這車型定位上也應當有所改變,一味地降價促銷只會飲鴆止渴,因為B級車已經具備了一定象徵社會地位的作用,車型太過廉價反而會成為被嫌棄的原因。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比方說韓國品牌的B級車,基本上已經淪落到了和自家高端A級車搶肉吃的狀態,消費者們也根本不會把這類車和真正的B級車做比較。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因此,車行哥認為,B級車不僅要定價合理,同A級車和豪華B級入門車型保持距離,做好承上啟下的中間橋樑,更應該在車身配置和工藝上下功夫,一個詞,講究。內外皆講究的B級車才更能適應新中產群體的親睞,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各大車企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

▍激流勇進順應潮流的榜樣

怎樣壯士割腕?無外乎優勝劣汰!其實每個品牌都應該自省,自家B級車中叫好不叫座的款式應該花大力氣換代,或者乾脆退市,為新車型讓出產能。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其實,稍有了解車市風向的看官老爺們都知道,本田家最近即將上市一款新車——INSPIRE,其定位直接取代了曾經叫好不叫座的思鉑睿,但這可不是簡單地將INSPIRE和思鉑睿劃等號。在外觀方面採用了新家族化設計的INSPIRE和新一代雅閣一樣,都是溜背式的風格,並且和雅閣使用了相同的平臺,相比以往的本田車型都激進了不少,而且從4910*1862*1450mm的車身三圍和2830mm的軸距就能看出,INSPIRE比思鉑睿更大更寬綽,屬於中型車越級的範疇。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車行哥認為INSPIRE的設計亮點正好彌補上了其前任——思鉑睿的一些不足之處。思鉑睿定位於運動型B級車,除了動力總成乏善可陳,其空間利用率和乘坐舒適性也是明顯的短板,而且主打運動定位竟然還是前驅車,動輒20多萬的落地價格就買回一個這樣的車型,持幣觀望的消費者當然不會買賬。而INSPIRE不僅規避了問題,還將自身定位於雅閣平起平坐,共同擔當分流本田B級車消費群體的責任。在以往,大家會說,“嗯!思鉑睿真不錯,我去買雅閣。”而以後,消費者們則會根據自身需求的細微不同,理性選擇雅閣或是INSPIRE。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所以,本田的舉動無疑是聰明的,與其花大價錢填窟窿還不一定有效,不如索性上個新產品,將過去的種種失誤全都彌補。和本田一樣會玩兒的,還有豐田。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很多後驅愛好者在聽到銳志和皇冠退市後的消息,基本上都很是失落,哥也是如此,但一個車企的一種車型絕對不能為了一群數量不多的愛好者而專門維持生產線,更別說視成本控制為生命的豐田了。銳志和皇冠的退市車行哥此前都講過,二者的原因不大相同,但有一點是完全一樣的——消費者沒有認同感。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銳志和皇冠雖說都口碑上佳,但一個車型老舊一個自降身價,其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小打小鬧的改款和換代並不能換得實實在在的銷量提升,因為消費者的固有印象已經生成無法改變。所以,豐田直接引進了亞洲龍,並進行國產化生產。

B級轎車增長陷入泥潭,競爭乏力只有退市一路可走?

亞洲龍的定位其實應該高於銳志和皇冠,但定價卻不會和豪華品牌接觸。亞洲龍同凱美瑞一起形成高低搭配,完全涵蓋豐田B級車的細分人群,年輕人愛顏值,買凱美瑞,中年中產愛穩重大氣,買亞洲龍,想體驗更高級別的享受,出門左拐去雷克薩斯看看吧。

▍寫在最後

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只要轎車存在一天,B級車就必然會作為剛性存在。國內市場自主品牌車型的異軍突起,更在無形中擺了B級車一道,合資B級車躺著賺錢在今後是不可能了,面對更豐富的選擇餘地,消費者一定會選擇綜合優勢最大的車型。因此,B級車想重回巔峰,還要多多研究市場,找到自身的問題和短板並一一修正,像本田和豐田一樣及時改正錯誤,此般做法還能逐漸翻身,否則等待著B級車的只有窮途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