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出爐:如何從榜單上看中國網際網路格局?

寫 在 前 面

美國東部時間7月19日,《財富》雜誌公佈了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今年上榜的中國公司共120家,非常接近美國的126家,遠超以52家位列第三的日本。

其中,從備受關注的科技領域來看,此次進入“500強”的中國科技公司有:

位列24的鴻海、53位中國移動、華為位列72,之後是141的中國電信、京東181、中國聯通位列273、阿里巴巴位列300、騰訊位列331、蘇寧位列427、海爾位列499。

世界500強出爐:如何從榜單上看中國互聯網格局?

中國IT企業受矚目

而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今年榜單上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增速明顯,上榜公司的排名均有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上榜的六家互聯網服務公司包括,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京東、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阿里巴巴和騰訊。中美兩國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各佔一半。

其中在榜單中排名最高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是京東集團,以53,964.5(百萬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居第181名,較去年排名提升了80位,並且京東已經連續三年領跑中國互聯網企業。

此外,三家上榜的中國互聯網服務企業中,排名上升最快的則是位列第300位的阿里巴巴集團,較去年提升了162位。

而其營收收入37,770.8(百萬美元)較2017年增長約60.6%。而排名331位的騰訊控股較去年提升147名。

單從上述對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排行分析來看,資深互聯網分析人士周衡指出,中國仍然處於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經濟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使得互聯網企業在用戶獲取、流量運營等方面,具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優勢,尤其是在商業模式創新上的敏銳與勇於探索,使中國互聯網企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儘管從現有的排行榜上看,資產最雄厚的,依然是能源、銀行及實業領域,中國上榜的互聯網公司屈指可數,但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和愛奇藝在內的7家互聯網服務公司的總市值超過了7萬億,佔比接近5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5%。

JAT時代到來?

從位居前列的三家互聯網公司分析看,論技術與資金的雙重長板,阿里在三者中比較強大,而從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過程看,騰訊的優勢又最為顯著。

從過往虧損反彈至今爆發式增長的京東,而今更是憑藉無界零售帶動產業發展,保持高速增長。

京東與阿里雖同為電商,但二者經營模式差異,京東作為一家自營B2C+平臺模式的電商,除自營業務板塊收入外,第三方平臺的收入來源為廣告、交易佣金以及技術服務費等。

而阿里自始至終作為一家單純的平臺式電商,收入來源全部是作為第三方服務平臺賺取的廣告、佣金和技術服務費等,平臺上產生的交易流水,都是屬於入駐商家的營收,與平臺無關。

正是這個原因讓京東在收入排行上遙遙領先於中國互聯網公司陣營中的阿里和騰訊第一梯隊,這也讓業內一度認為“BAT格局變成ATJ後,又將革新成JAT。”

但依據盈利能力和市值規模,京東與阿里和騰訊間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