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同齡人的拋棄,但我們需要知道另一些人在幹什麼

(1)

這幾天的朋友圈先是被一篇標題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刷屏,隨後引來一陣更加猛烈的抨擊,大肆批判這類雞湯文。

有人說胡瑋瑋的創業,三年公司被賣,套現出局,根本談不上一次成功的創業,絲毫不值得學習。

這類說法,大致都是出口於非創業者,或者偽創業者,摩拜如今的既成事實,已經充分的展示出了這個項目對於國人日常生活的影響,理應給予稱讚。

其次,每個人的創業初衷不同,如餓了麼賣身阿里,摩拜賣身美圖,其實都是為了讓這個項目做的更好。

國人創業,大多都是把項目當孩子去養,與其耽誤了孩子前途,不如交到更有能力的養父母手中。

並且像摩拜這個項目,創始人的收益絕對沒有外部盛傳的那麼多。

沒有什麼同齡人的拋棄,但我們需要知道另一些人在幹什麼

當然國內也有創業者,跟國外大多數創業者一般,把一個項目當成豬去養,從一開始就是希望這個項目能賣個好價錢。比如去哪兒的初始定位就很清晰,高價賣個攜程,最終得償所願。

因此創始人從一個項目裡的退出,並不等同於失敗,更取決於其的初始定位。

(2)

80後胡瑋瑋,90後李叫獸,00后王源、易烊千璽,這些人在同齡人之中,確實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可是那有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正像有人25歲當上CEO,結果50歲就去世了,而有人50歲才當上CEO;奧巴馬55歲退任美國總統,而特朗普卻70歲才選舉上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我們需要努力,需要拓寬自己的視野,但過度的焦慮、急於求成卻毫無益處。

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我們確實沒必要看一些標題黨的文章,讓自己更加焦慮,尤其是販賣焦慮。

我一直很信奉查理芒格的複利積累,雖然開始速度慢一些,但堅持下去,後續的增長就超出想象,這才是更適合我們大多數人走的道路。

創業顯然不適合大多數人。

沒有什麼同齡人的拋棄,但我們需要知道另一些人在幹什麼

(3)

當然,我也很反感,一些人似乎見不得別人好,面對一個優秀者時,他們想的並不是對比自身存在的缺陷,而是第一反應去質疑,時刻覺得,這有什麼了不起的。

接下來,他們可以找出種種依據,去佐證自己的觀點,比如富二代啦,運氣好啦等等。總之,作為天生的評判家,他們可以評判認識的所有人,唯獨缺了自己。

由於一直做大學生市場,我常建議二三本大學的學生,找機會去到一些985高校看看。有了對比才知道,大學之間的差異,絕對不是此前想象的,高考只是在不同學校打王者榮耀。

我不喜歡被同齡人拋棄這種表述,但是我們需要知道同時代的一些優秀者,他們在幹些什麼。

切勿在信息無比暢通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仍舊成為一隻井底之蛙。

聽多了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並不是道理錯了,也不用怪雞湯毒,只是我們聽完了,卻沒有去行動。

我們不會被任何人拋棄,但有可能會被時代所遺棄。

沒有什麼同齡人的拋棄,但我們需要知道另一些人在幹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