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陵墓里到底有什麼,爲什麼近百年沒人能進去?

鄧州市穰東鎮信訪


“驚堂木一響,有書君開講!” 大家好,我是有書君。

之前我們在一起聊了好多歷史八卦,有書君前段時間進行了一個評價總結,發現大家普遍認為凡是正史裡比較普通的事件,到了有書君這裡就變成搞笑的野史了(有書君:說這話的童鞋,你出來,我保證不打屎你!)。

既然八卦久了,大家也會有些審美疲勞,那麼這次有書君就帶著大家一起去盜墓玩吧?(BOSS:你說啥?)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陵墓裡到底有什麼蹊蹺,為何近百年都沒有人進去過。

武則天的陵墓又稱乾陵,因為武則天死後是以皇后的葬禮儀式進行埋葬的,而且是葬到了她老公唐高宗的陵墓處,所以這座墳墓其實應該稱為唐高宗的乾陵。

關於乾陵,從古至今有不少人都打過它的主意。

因為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再加上她老公唐高宗早她一步入土,陪葬品已經埋了不少。

所以,這座陵裡是“兩位皇帝”的陪葬品,數量之可觀,可見一斑!

那麼乾陵為什麼千百年來沒有被盜呢?

這是因為乾陵的地理位置所至。

乾陵主陵利用梁山天然地形依山而建,梁山主峰1047.9米,山石崔嵬,地勢險峻,為東西交通之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梁山原有三座山峰,北側峰最高,南側兩峰較低,東西對峙,地宮位於北峰之下。

三座挺拔俊俏的山峰,呈北高南低之勢,遠遠望去好像一位美麗少婦頭北足南,仰臥於藍天白雲之下,這就是梁山,是有“歷代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稱的乾陵(有書君:“聽這形容應該很美才是。”

BOSS:“越是這樣的地方越存在凶兆!”有書君:“那玩意兒不應該是在超市裡賣的麼?”BOSS:“……”)。

至於為什麼無人能進去,也是它作為唐十八陵裡保存最完好的原因。不是盜墓賊不想盜,而是乾陵防盜措施做的好,盜墓賊根本無法打開。

乾陵本身是一個大山,最外面是土層,當然容易挖動。

但土層下面是整齊的大石塊砌成,石塊相鄰兩面之間除黏結物以外,還有圓錐形空洞,兩個石塊相鄰面的圓錐形空洞相對。

並用金屬熔液澆灌,冷卻後將石塊固定在一起,一層疊一層,也不知道究竟砌了多少層。

曾經有耐心的盜墓賊也打開過幾塊,但畢竟工程太巨大了,全部人工打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賊人們只能放棄。

唐末農民起義軍黃巢,動用了四十萬人工進行挖掘,只挖了幾十米的深溝,連一個入口都沒有找到。

民國時期軍閥孫連仲也曾動用軍隊挖掘乾陵,結果受到雷電的襲擊,最後也放棄了挖掘念頭。

還有些盜墓賊想盡辦法去挖盜,都以各種原因最終失敗,有的連乾陵的入口都沒有找到。

解放後,我國政府對乾陵進行了保護和修善,並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措施,為了讓乾陵的文物得以完整的保存,也未進行任何挖掘行動。

等科學條件達到一定程度,在不損壞陵中全部文物古蹟的情況下,再採取安全的挖掘行動。

那麼乾陵中到底有多少寶貝呢?作為兩位盛唐時期皇帝的陵墓,唐高宗死得時候,就帶進去相當於全國總收入三分之一的藏品;而武則天死的時候,又帶進去了全國三分之一的金銀珠寶。

史書曾記載,李治死前有遺言,要把他喜歡的字畫全部帶走。

因此,《蘭亭集序》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裡,乾陵相當於一個不見天日的巨大博物館,據專家推測,陵內寶物多達500噸。

唐滅亡後,打乾陵主意的人可不少,但大多數運氣不好,根本找不到陵墓在哪兒。

而且就算有個別運氣爆棚的盜墓賊找到了乾陵也只能看看,根本無法撼動這座偉大的帝王之墓。

現在雖說科技手段高明瞭,但是畢竟盜墓行為是遭天譴、遭人唾罵的不恥行為。

國家不可能去做,盜墓者個人也不敢去做。


有書共讀


乾陵,在中國所有帝王陵墓中都算得上最傳奇的一個存在:

第一,乾陵裡面藏的不是一個皇帝,是兩個皇帝,而且是一堆夫妻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

第二,乾陵外面的樹立的61位無頭西域賓王像,讓人匪夷所思;同樣,乾陵前的無字碑也讓不得其解。

第三,乾陵歷史上遭遇過幾次大規模的盜墓行動,但每次都是讓盜墓賊無功而返,據說還引發了天地異變。

第四,據說王羲之的絕世之作《蘭亭集序》就在乾陵裡面。


但凡歷代帝王,在給自己選擇陵墓的時候,無一不是精挑細選,選擇一個風水寶地。不過,究竟是不是真的風水寶地就很難說了,畢竟盜墓者也是專門盯著這些“風水寶地”。十個皇帝有九個皇帝在死後會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真可謂是熱鬧非凡。

不過,對於乾陵來說,則是比較冷清了,1000多年過去了,唐高宗夫婦也沒有迎來一個客人,這就是乾陵最為神奇的地方了!

作為兩個帝王合葬的陵墓,裡面的陪葬品自然是不用多說的。不論是唐高宗李治統治的時期,還是女皇武則天統治的時期,大唐(武周)正處於盛世,有點的是錢。

因此有人估算,李治葬入乾陵時,陪葬品相當於當時國家收入的1/3,到武則天下葬時,又陪葬了當時國家收入的1/3。有人以重量推測陵中的文物, 說至少要有500噸。

還有人傳言,王羲之的絕世之作《蘭亭集序》便在乾陵裡。因為按照一般說法,《蘭亭集序》應該在李世民的昭陵,但是唐末的節度使溫韜在盜了昭陵後,並未發現《蘭亭集序》。因此就有人懷疑《蘭亭集序》在乾陵裡面。


面對這樣的豐厚的陪葬,自然是引來盜墓者的覬覦。

第一個打乾陵注意的是黃巢。唐末,黃巢率大軍殺入長安,為了籌集軍餉,燒殺搶虐,無所不用,唐代的帝王陵自然也是黃巢的目標之一,而乾陵則是首選目標。

據傳,黃巢率領40萬農民起義軍在梁山上挖了幾天,連乾陵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只留下了一條長40米的“黃巢溝”,最後不得不匆忙退走。

黃巢沒有挖的乾陵地宮,其實不難理解。乾陵是依山而建,整座巨大的梁山就是乾陵的保護屏障。在無法得知地宮入口準確方位的情況下,只有把整座梁山剷平或者碰運氣。很遺憾,黃巢運氣不太好,沒搞對方位。


接下的乾陵的這次盜墓有非常有傳奇色彩了。

黃巢走後,五代時期的軍閥溫韜又來了(看過《不良人》的同學應該對這個名字非常熟悉)。溫韜對於盜墓應該還是很有一套心得,李世民的昭陵就被溫韜順利攻破了。

不過,當溫韜把注意力集中乾陵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本來還是晴空萬里的天氣,突然之間就變得雷電交加,飛沙走石。溫韜一見,不得了啊,趕緊跑吧。

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此後,乾陵又經歷了多波拜訪者,但毫無例外都吃了閉門羹。時間來到了民國時期,馮玉祥看到孫殿英盜了慈禧的定東陵,賺了個盆滿缽滿,坐不住了。

於是在馮玉祥的默許下,馮玉祥的手下大將孫連仲率部駐紮在乾陵,搞了一場“軍事演習”,炸藥什麼的都不知道用了多少,也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宮,只好作罷。民間甚至還流傳著,孫連仲炸乾陵的時候,瞬間雷雨交加,差點把孫連仲嚇死。

新中國建立後,幾個農民在種地的時候無意間發了乾陵地宮的入口。這下子有人開始興奮了,決定要組織隊伍挖開乾陵,去尋找那絕世珍寶《蘭亭集序》。

不過,國家還是比較明智的,認為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貿然挖掘乾陵會造成無可估量的嚴重後果,因此斷然拒絕了這次行動。

就這樣,乾陵至今還是完好無損的在那裡,裡面的文物也靜靜的躺著。如果可以,真希望這些文物可以永遠的躺在乾陵裡面!


小鎮月明


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兩位帝王的夫妻合葬墓,也是至今為止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乾陵處於大唐盛世的背景,肯定存有不少珍寶,為什麼乾陵至今都沒被盜掘過,裡面究竟有什麼呢?

乾陵地處於陝西省乾縣城北的梁山上,修建於公元684年,歷時23年才基本完工,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曆史,但至今沒人能夠挖掘。這得益於乾陵依山為陵,將梁山內部整個鑿空,地宮直接建在山體裡,山體內部也複雜。

故盜墓者很難確切找到地宮的入口在哪,當年黃巢動用四十萬大軍挖掘乾陵,最後都無疾而終。其實乾陵的入口在建國之初,就在修路時無意間炸開過,當時郭沫若提議挖掘,可週總理表示反對。他認為當時的技術還不夠,採取保護政策,乾陵才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相傳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把全國三分之一的珍寶作陪葬。20多年後,武則天去世,她兒子又將全國三分之一的珍寶放入了乾陵,據考古專家的保守估計,乾陵地宮有文物五百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雖然當年唐太宗遺詔裡要求把作為陪葬。但在五代十國時期,耀州刺史溫韜,盜掘唐太宗的昭陵時並沒有發現,因此這件頂級國寶,最有可能是保存在乾陵地宮。


找靚機二手機




武則天的陵墓埋的 不是一個人,而是她和唐高宗李治。因為兩個人不是一起死的,所以陵墓就先後先後修建了兩次。

683年12月,李治死後,就先埋了進去,當時就陪葬了不少東西。705年12月,武則天死後,也埋了進去,同樣是陪葬了不少東西。這兩項疊加,不用猜,就是豬也會明白,裡邊會有多少寶物。

乾陵是昭陵的一部分,傳說當年李世民生前在為自己選墓地時,找的人是李靖。李靖走遍了關中地區後,找到了九嵕山。傳說中漢武帝在選皇陵時,當時就看中了這塊地,只是因為東方朔認為這個地方不好,而最終放棄了。李靖的水平遠在東方朔之上,他早就明白武則天要稱帝,會打破李唐江山,天機不可洩露,只可以破解。


李靖就告訴李世民,這塊地是好地,但陵墓不能修在山腳下,必須修建在山頂上。前臨渭水,輔佐龍脈。後邊的涇水,割斷九嵕山山脈,大的引起江山易手,小的註定國勢不興。當皇陵修在山上的話,雖然國勢會出現動盪,但終究能壓制住,李唐江山還是穩固的。

這就是武則天雖然奪取了李唐江山,改國號為周,卻後來又不得不還政於李家,自己以皇后的身份下葬的原因。

當然東方朔的話也不能說全不對,到了最後,李世民的昭陵被人挖了,裡邊的東西被反覆盜竊了好多次,說明這地方還真不是太好。



到了李治尋找皇陵的時候,武則天派出了自己陣營的頂級高手袁天罡。袁天罡的叔叔袁守誠在西遊記中出現過,和涇水龍王打賭,最後涇水龍王違反天規被魏徵處死了,由此就知道袁守誠有多厲害,袁天罡的本領就是從袁守誠這裡學到的。

袁守誠一眼就看中了梁山,當年秦始皇曾在此處修建梁山宮,漢武帝在原址上進行過擴建。傳說後來楊廣也曾打算在此處修建別宮,可見此處的風水極好。

唐高宗李治雖然不是一個剛強的孩子,但也一樣好大喜功。在武則天的鼓吹下,他曾經上泰山封禪,把自己和漢武帝相提並論,和三皇五帝可以同臺媲美。

既然李治把自己看得那麼高,在埋葬時,自然會特別要求,多放點金銀財寶進去。反正天下都是朕的,朕活著要享受,死了也要和活著的時候一樣。傳說在他的陵墓中有幾百萬兩銀子和數不清的寶物。


並且陵墓是修建在梁山山下,簡稱地宮。乾陵發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麼大的規模,不可能空在那個地方,裡邊會放有多少寶物。到了武則天死的時候,又重新打開陵道,把兩人合葬。

這武則天是個極度愛美和權力慾望很重的人,她生前愛好太多,喜歡的東西也多的不得了,自然死後都要帶走,到那邊還要接著用。

根據相關歷史專家分析,李治和武則天在下葬時,除了寶物和文物外,各自放入了上百萬兩的銀子,傳說總數超500噸。



有人說了既然有這麼多寶物,為什麼一千多年來,怎麼會沒有盜呢?

盜的人多了,但沒有人能搞定。武則天知道自己生前仇人多,所以採用了加固的建築結構,一般人是根本沒有能力破壞這個墳墓的。

並且當時在建造這個陵墓時,設計比較精巧,地宮的外圍和梁山的結構結合的相當好,根本就不給別人隨意破壞的機會。後來有人盜了幾次也沒有成功,就嘆氣說,除非是把這座山給挖了,否則是沒有辦法進入陵道的。

黃巢起義時,打到長安後,嫌搶到的錢太少,就開始打乾陵的主意。他曾發動40萬人開挖,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作罷。這條溝現在還在,被人們稱為“黃巢溝”。

唐朝之後,進入五代十國,後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其它皇陵都被搶劫一空。到了乾陵時,突然風雨大作,天昏地暗,沒有辦法進行了。


到了近代,馮玉祥這個表面上裝窮的主,也盯上了乾陵,他讓孫連仲模仿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的名義,來開挖乾陵。一種說法是用炸藥炸了半天,沒有找到入口。另一種說法更傳奇,說當時炸開了陵道,幾個陝西兵知道里邊有好東西,就直接向裡邊衝,剛進去沒多久,又跑了出來,全都死了。然後就是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孫連仲就驚動鬼神,就只好填埋了陵道入口,然後退出了。

解放後,幾個農民要種地時,無意挖到了了陵道口。國家文物部門找了專家,四處看了看,認為這是沒有被盜過的乾陵。後來郭沫若親自向周恩來總理請求要求挖掘,但總理認為時機不成熟,就沒有同意。


新知傳習閣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墓,裡面埋葬了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在一千多年間,有記載的大規模盜墓事件就有17次,規模特別巨大的有3次,但是這些盜墓行為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其實,按我們現在科學家掌握的技術來說,單純挖掘任何一個古代陵墓都不是問題,科學家主要考慮的是古文物如何才能保持原貌,如何才能不違背民意。

而對於乾陵這種規模龐大,具有世界性考古價值的陵墓來說,不是科學家想挖就能挖的了的。

古文物專家郭沫若曾經與周總理交談時提議,乾陵裡肯定會有很多字畫書籍,沒準兒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也在裡面,最重要的是武則天的畫像、“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的手跡能重見天日,真可謂是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對考古學者研究唐朝歷史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

在我看來,郭沫若隻字未提墓室中那車載斗量的金銀珠寶,其實,不難想象,乾陵一打開,其中的珍寶異石必然震驚世界。

周總理並未同意郭沫若的提議,只是把這一切都留給後人去解決,

漫漫歷史,幾多沉浮?對乾陵感興趣的豈止是郭沫若一人?多人代的仁人志士,誰不想有生之年一飽眼福?

唐末農民起義時,黃巢曾動用數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開挖,不料西側那些碎石子只是障眼法,故意留下的,結果可想而知。

史載五代耀州刺史溫濤,盜掘了十幾座唐代陵墓,在面對乾陵時也是束手無策。還有民國初年,國民黨將領孫連仲,更是假借軍事演習作幌子,對乾陵進行破壞性挖掘,甚至動用炸藥,最後都炸開了幾層岩石,楞是沒找到墓道口,天怒人怨不了了之。

其實,在我國曆史,乾陵的盜掘活動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小毛賊數不勝數,正史裡當然不會記載這些活動,野史裡也懶得詳細記載,人們知道的大多數關於小盜掘的記載多來源於口口相傳。

而目前,許多專家認定乾陵乃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的陵墓,理由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從石山腹部直接另鑿新洞進入地宮,難度很大,至於事實是否真像專家們猜測的那樣,只有等到打開乾陵的那天才知道。

等等,剛才不是說數次大規模盜墓都沒找到墓室入口嗎?現在專家們是怎麼確定墓道入口位置的?

其實,在上世紀60年代,幾個當地的老農民在梁山附近無意之間放炮炸石頭,結果竟無巧不成書的找到了墓室入口,這個入口後來經專家確認的確是地宮入口,肯定也是國家機密了,後來人們在墓室口旁邊種上了一顆華山油松,如今已是魁梧偉岸。



對於任何一座古代帝王墓來說,墓室入口就好比一把鑰匙,有了這把鑰匙就算開啟了挖掘的第一步。

陝西省考古界專家石興邦,幾次撰文說,發掘乾陵的各種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因為幾十年來,當地的考古專家隊伍已經在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門寺地宮、秦公大墓的挖掘中,積累了豐富的挖掘經驗,整體專業水平已經排名世界前列,完全能夠勝任對乾陵的保護性開採挖掘。



並且,他們認為,挖掘乾陵是當地政府的一項官方行為,在花重金撰寫數十萬字、眾多科學考古專家參與、異常謹慎嚴密的《唐乾陵發掘計劃》中指出:所謂發掘,就是採用高科技技術在密閉環境中阻隔空氣流通的有效措施下,只允許兩個攜帶氧氣瓶呼吸設備的無菌工作人員(或者高清機器人)進入墓室地宮,用微光攝像器材採回資料就算髮掘成功了,至於怎麼保護,怎麼展出,必須根據採回的資料制定,那是以後需要考慮的事情了,這樣的發掘怎麼會對文物有損害?

其實,在瞭解專家的聲明之後,我們也能看出他們的急切開採的心情,他們急切的想讓乾陵中的文物曝光於天下,也好證明一下自己那高深的學識,那麼他們推斷乾陵中會有哪些文物呢?

地宮中有何無價之寶?

乾陵地宮中,至於到底有多少文物,經過這麼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資深的文物工作者推斷:那些墓道中造型各異的條石定是不可多得的文物,除去這些條石,其它的陪葬文物估計有上百噸。


金銀銅器,自不必多說,必然會車馬同載,除去這些祭器之外,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很有可能在乾陵中,因為之前溫韜盜掘昭陵時,出土的寶物清單上,並沒有《蘭亭序》。

總之,武則天的乾陵近百年沒人能進去的原因,就是以現在的技術並不能完全保護出土文物原樣,盜掘那是破壞性挖掘,無需考慮文物是否為原樣,秦皇陵兵馬俑在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接觸空氣以後不久就成了土色,這已經算是文物界的損失了,科學家不想乾陵再重蹈覆轍。至於武則天陵墓中到底有什麼,都是推測無人知曉,但不可否定的是袁天罡選的乾陵必然是一塊風水寶地。

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合,乃生萬物,葬者,乘生氣也,藏風驟氣,得水為上,故葬者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位玄武。

小小嬴政


據傳,乾陵之中有一件稀世珍寶,珍貴到什麼地步呢?古往今來無數帝王將相趨之若鶩卻不可得!無數文人騷客想一睹其真容而不能!

關於這座陵墓的擁有者,李治不必多言,而武則天的代名詞,除了她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身份外,就是那塊知名度頗高的無字碑了吧!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超級名人,武則天無論生前身後都受盡了非議,而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其身後事也同樣讓人好奇不已

一塊無字神碑,表明了武則天的處事態度——“做我自己!功過交給後人評!”,這件事兒做的很拉風,讓人很是著迷;但更讓我著迷的是在這塊碑後的故事,也就是武則天和李治同葬的乾陵!


帝王陵墓為何會讓人神往?僅僅是因為皇帝身份的神秘嗎?

古代帝王陵墓,是中國歷史上單體面積財富值最高的建築,大量的奇珍異寶被隨葬其中,所以古往今來盜墓者的聖地也是這些個地方

而乾陵之所以神秘,是因為它像秦始皇陵一樣,是沒有被挖掘過的!也就是說,有大量的奇珍異寶等著我們去探尋,而其中埋藏珍寶的明細也需要我們去猜測!

中國古代的皇陵基本都被盜掘過,比如漢梁武王墓等超級大墓,而墓中隨葬品之豐厚也讓人歎為觀止,作為漢初最有權勢的王爺,其墓中出土的文物足夠曹操同志維持十萬大軍維持三年開銷,而且是已經被人盜掘過一次的情況下,由此可見帝王陵墓中的財富是多麼讓人著迷!

乾陵和秦始皇陵一樣,是為數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地王陵寢

除了像成吉思汗這樣,把陵墓修建在大漠中不好找的以外,大部分帝王陵墓都遭到盜墓賊的光顧,因為目標明顯,有跡可循啊!但為何乾陵卻保存如此完好呢?

就像是魔咒一樣,乾陵遭遇過侵犯但從未讓人得逞過。歷史上一共有三次規模巨大的盜掘乾陵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是黃巢,第二次是溫韜,第三次是馮玉祥;可他們三個人的結果卻是一樣的,那就是失敗告終。手握四十萬大軍的黃巢,只是挖了一條40多里的溝渠;而號稱盜墓祖師爺挖遍天下墓的溫韜也沒能動的了乾陵,至於到了近現代,馮玉祥在武器火藥的助力下,也依然無法越雷池一步

由此可見,乾陵足夠神秘,竟然抵禦了幾代人的覬覦,依然完整的保存下來

這座神秘的皇陵,裡面究竟埋藏了什麼寶貝呢?

奇珍異寶自然不必說,大量金玉石器也必然是珍品,就像慈禧一樣,其棺槨中有大量珍珠寶石,古玩佛像;李治和武則天自然也不會落下風

慈禧的驕奢淫逸是出了名的,而李治也一樣好大喜功,去過泰山效仿秦皇漢武封禪的李治,其陵墓規格自然要向此二人標榜。武則天就更不用說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自然也不會虧待自己

無數帝王將相趨之若鶩的,就是這一幅空前絕後的作品!

我們無法想象,在盛唐時期的二人,究竟能將多少財富帶入陵墓,而這些物品每一件都可以說是價值連城,但有一樣東西,卻是超越一切的無價之寶,而且很有可能就在乾陵之中!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在唐朝為李世民所得,亦是李世民生前摯愛,喜歡到什麼程度呢,根據其遺願,這部傳世珍品是要隨葬的!但結果卻是,更加喜愛這件作品的李治,不捨得給老爹,自己留了下來,並帶進了自己的陵墓!

雖然這只是一種說法而已,但至少有證據表明,《蘭亭集序》或許就在乾陵之中!(過程不多表,通過多方論證,《蘭亭集序》確有可能在乾陵之中)

或許,更多人是想一睹《蘭亭集序》的真跡,因而對乾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畢竟,作為中國歷史第一行書,王羲之的這件作品已經成為書法界標杆性的存在,雖然也有臨摹版流傳於世,但畢竟不是原版!

曾經我們有機會來驗證這一說法的真偽性,那是在建國後,農民無意間發現了地宮入口,隨後上報國家,當時已經主持開挖定陵的郭沫若提出要挖掘乾陵,卻被周總理以時機不成熟為由拒絕

不得不說,周總理這一選擇是對的,因為定陵挖掘失敗的陰雲尚未過去,乾陵如若重蹈覆轍,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是無法估量的損失!

所以,乾陵的秘密何時能解開,真的要打一個問號了吧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 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墓,論起考古挖掘的難度,除了嬴政的陵墓就是武則天和唐高宗的乾陵。



秦始皇的陵墓之所以不能挖,是因為這之中佈滿了水銀,一個不小心不但挖的人有生命危險,陵墓之中的寶貝也是玉石俱焚。而武則天的陵墓,則是根本讓盜墓者和考古學家摸不到頭緒,至今都是考古界的一個謎團。


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建造在梁山之上。傳聞當年武則天修建陵墓之時,曾有風水方士向武則天建議,因為梁山山形酷似女子的螓首和豐乳,是最適合女帝下葬的風水寶地。當年武則天修築自己的陵墓之時,乃是唐朝國力最為昌盛之際。武則天從即位開始就在籌劃著自己的陵墓,這麼多年不知請了多少能工巧匠、機關大師,最後留下的這座陵墓堪稱皇陵之冠。


唐高宗李治生前酷愛收藏字畫,他死的時候,武則天依照他的遺言將他最喜愛的字畫全部陪葬進去,光陪葬的寶貝佔據了國庫的三分之一。後人傳頌的書法瑰寶蘭亭序,很可能就當做陪葬品葬在乾陵之中,這種猜測在清朝乾隆時期就已經十分盛行。



後來武則天死的時候,又下旨抽空國庫三分之一的寶貝作為陪葬品。如此算來,乾陵之中光陪葬的寶貝就重達500噸,更別提裡面還有書法字畫這等價值連城不可估算的國寶,一旦挖掘出來,真是顛覆國力的財富。

有這等雄厚的財寶藏在乾陵之中,又經歷了這麼多次朝代的更換,怎麼會沒有人對乾陵打過心思。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盜墓賊暫且不說,五代時期的溫濤,盜完李世民的墓之後就在打乾陵的注意,但是怎麼挖都挖不到入口,最後只得不了了之。



黃巢起義之時,黃巢軍40萬人同時挖掘,最後無功而返。民國時期,軍閥拿炸藥炸了半天,也沒找到個頭緒。

整個乾陵遠遠看去規整肅穆,看似十分簡單,但是身在其中的盜墓賊就傻了眼,因為到處都是擾亂盜墓人視線的陷阱。整個陵墓的修建理念和手法完全不同於任何朝代的任何王陵,所以無論後人怎麼琢磨,都只是徒勞。而兩位帝王就這樣靜靜躺在乾陵之下,無人能打擾他們享受著生前的繁華。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於陝西咸陽乾縣梁山,號曰乾陵。

由於乾陵地宮尚未考古發掘,因此墓葬中埋藏著的遺存尚不清楚。但通過乾陵的地上設施、地宮墓道與周圍的陪葬墓規格,能預見到乾陵的陪葬品數量之多,品類之盛,規格之高,不可估量

。更何況,乾陵作為大唐盛世兩個帝王的合葬墓,隨葬品僅數量上就不是一般帝陵所能企及。

從乾陵的地上設施看,乾陵作為“因山為陵”的典範之作,園區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經考古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

在神道兩側,自南向北依次排列著華表,翼馬,鴕鳥,石仗馬,翁仲,石獅,六十一蕃臣像,這些石像佈列森嚴,雕刻精美,氣勢恢宏,無不顯示著墓主人的帝王威嚴。

同樣,從周圍陪葬墓規格也能反襯出乾陵的至上等級。乾陵陪葬墓共計17座,目前已經發掘了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等墓,出土四千多件精美文物,珍貴墓室壁畫一百多幅。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盜掘,保存最為完好的帝陵。近百年來,乾陵地宮雖未被盜,但不同程度的盜擾卻時有發生。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國民黨軍官孫連仲妄圖使用炸藥妄圖炸開乾陵,結果不了了之。

建國後,乾陵還是迎來了被喚醒的日子。1958年,當地人開山取石,意外發現了地宮墓道,這引起了各級文物單位的高度重視,遂成立專門委員會著手對乾陵進行專項考古與遺址保護。自乾陵地宮大門發現後,郭沫若-吳晗等人多次要求發掘陵墓,打開地宮
所幸周總理以及大多數考古專家一致堅持暫不發掘乾陵,按照原狀進行保護。直到今天,乾陵依然未被髮掘,關於乾陵內的遺珍依舊在人們的神往之中。


百戲俑


千百年來,無數人生前富貴,死後大興土木修建陵墓,而盜墓賊更是你來我往,絡繹不絕的深挖洞,求珍寶。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乾陵當然是不可多得的有著眾多奇珍異寶陪葬的大墓,一千年來大小盜墓者不計其數,但是這些不請自來的客人卻沒有一個能夠進入乾陵。但是幾十年前,乾陵的入口已經被意外發現,但是時至今日我們並沒有發掘乾陵,所以人們對於乾陵裡面到底有什麼,充滿了好奇心,也傳出了各種說法,今天,小史官就和大家聊聊乾陵裡到底有啥,為啥千百年沒人能夠進去。

乾陵位置絕佳,找不到入口就只徒勞一場空。

乾陵畢竟埋葬者兩位皇帝,而且是夫妻皇帝,這是亙古未有的,再加上同時代有袁天罡李淳風兩個神人,那乾陵的風水以及安全在古代那就是天下一絕了。遠遠望去,乾陵就在那裡巍峨的矗立著,但是隻要那你找不到墓道,任你如何挖掘,都是徒勞無功的,傳說中的大半個盛唐就在山裡,可是看似觸手可得卻也無可奈何。

歷史上打乾陵主意的盜掘者不勝其數。黃巢厲害吧,從山東一路南下,打進廣州,再後來佔領洛陽,攻進長安,但是,任由他有將士五六十萬,卻也進不了乾陵,40多萬人日夜不停地挖,整個梁山被挖出許多溝壑,但是直到黃巢失敗都沒有挖到墓道,只留下“黃巢溝”在那裡,千百年來警示後人。五代十國時期也有人試著挖掘乾陵,這個人叫溫韜,溫韜可是挖掘唐朝帝王陵墓的專家,他挖掘過唐太宗的昭陵,於是也沒把乾陵放在眼裡,但是努力了很多天,結果連個墓道都沒找到。

後來,在民國時期,馮玉祥的手下孫連仲,學習孫殿英盜墓,也打著軍事演習的幌子準備盜掘乾陵。孫連仲帶著人,比黃巢厲害,畢竟有炸藥,但是到處炸也沒能夠炸開,後來迫於壓力只能放棄。也有人說,孫連仲的部隊遭遇到了靈異的事情,所以不敢繼續炸了,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新中國建立之後,由於修路,施工隊意外找到了乾陵的入口,於是上報縣政府,縣政府繼續上報。專家經過考察,發現乾陵從未被盜掘過,沒有損失,郭沫若知道後,一心想要挖掘,但是卻被周總理拒絕了,理由是時機不成熟。

人們想象中的乾陵珍寶,簡直就是半個大唐。

武則天時代正是大唐盛世,所以她和李治的陵墓裡一定是琳琅滿目,甚至是半個大唐,而加之千百年來無人能夠進入陵墓,但是仍舊有大批盜墓者趨之若鶩,於是更加豐富了乾陵的神秘感。

有人說,乾陵裡有著500多噸寶貝!看清楚了,那可是500噸!就是500噸唐朝的鍋碗瓢盆也能價值連城了,更何況,這500噸可能是黃金和奇珍異寶呢!

除了比較俗套的金銀財寶,乾陵裡還可能有很多具有人文價值的文物,這些才是真正的瑰寶。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有人說《蘭亭集序》在唐太宗的昭陵之中,但是昭陵被盜,並無《蘭亭集序》。

宮室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朝書畫、鍾(繇)王(羲之)筆跡,紙墨如新”——《五代史》

唐高宗李治生前酷愛古玩字畫,作為皇帝,他的收藏品一定是上上品,所以乾陵裡的無價之寶也肯定不止一兩件。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

我是酷愛歷史的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的朋友別忘記右上角關注哦!


潁州小史官


乾陵,一是埋葬著唐高宗李治及其皇后武則天;二是陪葬著數不清的奇珍異寶。數百年沒人能進去,是因為乾陵獨特的設計和質量,絕對的良心工程。

說起乾陵,大家都知道這裡的“無字碑”、61尊無頭石人像,以及數百年來,各大盜墓賊頻繁光顧你,為盜掘陵墓無所不用其極,直至如今,卻無一人能進入陵墓內部的神秘。

乾陵裡有什麼?專家推測是無數奇珍異寶。

乾陵至今仍未被挖掘,最核心的地宮內部結構,以及墓葬內的陪葬品只能是猜測。專家根據相關文獻和資料推測,整個乾陵陵區的地面建築和地宮,應該是仿照古長安城修建的,其內部也會有大量奇珍異寶作為陪葬,這樣才符合乾陵是唐代宮廷形象縮影的設計。

這些奇珍異寶,經過專家推測應該有如下內容:

1、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棺槨及其陪葬品

這是乾陵地宮的核心,也一定是必然存在的。專家推測,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棺槨必定是精妙絕倫、舉世無雙的藝術品,傳說是最精良的美玉製成,可以有效防腐,讓屍體栩栩如生。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神仙難斷寸玉”,想找兩塊可以製作玉棺槨的玉石難如登天,也有可能退而求其次,千年楠木等名貴木材製造棺槨。

專家還推測,棺槨外部一定是鑲金嵌銀,點綴著美玉寶珠,雕刻著精美的刻畫,裝飾得金碧輝煌、光彩照人;內部一定是堆滿了各類珍寶美玉,很可能是珪、璋、璧、琥、璜等“六玉”;棺槨內壁應該鑲飾著象徵皇權的黃帛,上繪日、月、星辰及金烏、玉兔、龍、鶴等象徵高貴的圖案。

專家繼續推測,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衣冠鞋裙,必定是金絲銀線,鑲嵌著各種奇珍異寶,極盡奢華,屍體頭枕玉匣,口含玉石,表現他們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

2、書籍、文獻、字畫等貴重陪葬品

專家推測,地宮內除了最貴重的棺槨外,還有其他大量陪葬品,這些陪葬品應該包括唐高宗和武則天用過的玉璽、私印、文房四寶、書籍等,因為唐高宗李治十分喜愛書籍、字畫。

曾有史料記載,李治前留下遺囑,要求將生前收集的書籍、字畫等全部陪葬。如果此事屬實,乾陵裡面一定埋藏了很多珍貴書籍、字畫,而且都是唐朝以前的稀世珍寶,價值無法衡量。

更重要的是,這些書籍、字畫可以為我們研究唐朝歷史提供寶貴資料,幫助我們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宗教、藝術等情況,文獻價值難以估量。

龐大的地宮內,除了核心墓室,還有其他墓室和各類空間,這些地方應該也有為數不少的金、銀、玉、瓷、漆器和古幣,這些可能不如棺槨內的奇珍異寶更珍貴,但也是價值連城。

3、地宮內部的各種壁畫和線刻畫

按照古代墓制,帝王陵墓中除了陪葬的奇珍異寶,地宮的地道、石門、棺槨、牆壁等各處都會有大量壁畫和線刻畫,這已經為無數考古成果所證明。這些壁畫與很多書籍文獻一樣,基本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宗教、藝術等情況,是寶貴的財富。

可以說,整個乾陵就是一個古代藝術寶庫,具備難以估量的歷史價值。如此神秘的乾陵自然引來各路盜墓賊覬覦,這些盜墓賊和專家一樣做出各種“美好推測”,推測陵內的眾多奇珍異寶,因此引起各路盜賊頻頻光顧,也是必然之理。

據史料記載,乾陵在歷史上曾遭遇三次大規模盜掘:

一是唐末黃巢起義時,黃巢曾召集了40多萬農民工兄弟,扛著大型洛陽鏟等強悍工具,靠著最原始的挖掘方式開挖,但最後連乾陵的入口都沒找著。

二是五代盜墓專業戶,號稱挖遍唐朝皇陵,包括唐太宗昭陵在內的溫韜,也曾不信邪搞過乾陵,但他使用自己的盜墓專業隊伍挖了好多天,也是連個墓道門都沒找到。

三是民國時期,盤踞西北的著名軍閥孫連仲,跟東陵大盜孫殿英一樣都姓孫,也想搞開乾陵,他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用黑色炸藥炸開了三層墓道,卻突遇黑色龍捲風,把士兵捲上天。

這三次大規模盜墓,都動用大量人手,手段更是無所不用,但結果都是不得其門而入,並且都遇到了大風、暴雨、電閃雷鳴等各種異象,嚇的這些大盜墓賊倉皇逃竄,放棄盜墓。

那麼為什麼數百年來,乾陵無數盜墓賊光顧,卻沒人能進去呢?

首先是乾陵的選址好。

據說是唐代兩大風水大神,寫出預言奇書《推背圖》的袁天罡和李淳風共同勘探選擇,並由武則天欽定的。兩位大神本來是各自選各自的,但兩人在沒有任何協商的情況下,居然不約而同選了同一個地址——咸陽市乾縣北部的梁山,當然是好到不能再好的風水寶地。

其次是乾陵的設計好。

乾陵的建造採取“因山為陵”的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還有17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而主墓的墓道十分隱蔽,外面完全看不出來,很多盜墓賊圍著梁山轉了多少圈,也找不到墓道。

再次是乾陵的質量好。

古代建築工程大多是良心工程,尤其這種皇帝陵墓,屬於天字第一號重點工程,誰也不敢偷工減料,否則死去的皇帝和活著的皇帝都不會放過他,因此乾陵的工程質量是頂呱呱,後來的孫連仲雖然使用了黑色炸藥,卻也沒有徹底打開墓道,可見工程質量之硬。

建國以後的1958年,考古專家終於發現了前陵地宮的墓道,但由於受技術限制,國家決定暫不對乾陵進行發掘。挖墳專業戶郭沫若曾向周總理提出炸開乾陵進行發掘,但被總理拒絕。

老郭遺憾之際,留下了一首詩:“巋然沒字碑猶在,六十王賓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權衡女帝智能全。黃巢溝在陵無恙,述德紀殘世不傳。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不知道哪一年,我們才能進入乾陵內部一探究竟呢?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