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不停,或許是腸絞痛

為什麼是腸絞痛?

寶寶腸胃消化功能發育中,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不易腸絞痛。但母乳餵養的方式不正確也會引起寶寶腸絞痛。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又應該怎樣緩解寶寶腸絞痛症狀呢?跟著傑斯諾小編一起來詳細瞭解吧!

寶寶哭鬧不停,或許是腸絞痛

寶寶腸絞痛,普遍有以下幾種症狀

寶寶出生第2周後開始至6個月前容易腸絞痛

1.寶寶出現反覆發生的腹痛及哭鬧,症狀在白天時會比較好,但傍晚或夜間12點前,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

2.寶寶哭時嬰兒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

3.連續新生兒絞痛以間歇性哭鬧為特徵,類似於腸套疊。。

寶寶哭鬧不停,或許是腸絞痛

注意

這些不當餵養方式要戒掉

1、頻繁兩邊乳房餵奶

母親在餵奶時,母乳的成份會不斷地變化。吸吮嬰兒以增加乳汁分泌。如果嬰兒不吸吮牛奶,母親就會換另一邊的牛奶。嬰兒可以吸收更少的脂肪和熱量。嬰兒很快就會感到飢餓,母親需要更多的食物。。

2、餵奶場地不適合

公開場合餵奶不方便,媽媽只能喂幾分鐘奶,應付肚子餓的寶寶。如果環境允許的話,母親應該儘量餵養嬰兒,直到停止吸吮。。

3、不當的餵奶反應

當嬰兒在短時間內吸入太多奶水時,會覺得不舒服,不耐煩。而這些反應常常被誤認為正常的嬰兒腸絞痛。通常嬰兒會撒嬌,過了幾分鐘,嬰孩會開始咳嗽、嗆喉、掙扎、拒絕吃奶。注意這些寶寶才不會腸絞痛

寶寶哭鬧不停,或許是腸絞痛

母乳餵養的寶寶腸絞痛由餵養方式和乳汁過敏引起的,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媽媽們要從這兩方面做好。

1.餵養時間

餵養應該在嬰兒感到飢餓之前。。哺乳的嬰兒,即使在炎熱的天氣,也不需要喝水。。如果嬰兒太餓,他會對乳房不愉快,並引起其他不良反應。。當嬰兒發出飢餓信號時,母親應立即餵奶。。儘量為嬰兒提供一個安全的餵養環境,並儘量避免餵食時的噪音和過度的光線。。

2.餵養姿勢

躺在床上哺乳是一個較好的辦法。。

3.餵養量

餵奶前,最好先擠出至少30ml的母乳以確保寶寶能吃到最優質的母乳。其次,控制牛奶的數量,牛奶的流動過快或過慢,會使寶寶不舒服,不耐煩。。如果你發現嬰兒在牛奶流中速度太慢,你可以幫助他擠進去。。

4.安撫寶寶腸絞痛

當腸絞痛發作的時候,寶寶長時間的哭鬧不僅讓媽媽們感到煩躁,更可能引起寶寶呼吸道、腸胃等功能疾病。所以,平時除了要做好預防工作外,還有必要撫慰患有絞痛的“折磨”嬰兒。。

5.溫水熱敷腹部按摩法

將溫水的熱水袋(不燙手)用毛巾包起來放在寶寶肚子熱敷。進一步放鬆寶寶緊張的胃。。每天做一至兩次,幾天後就緩解了腸絞痛。也可以根據醫生的指示服用硒甲基硅油。。

6.晚去寶寶身軀降低痛感

在寶寶腸絞痛來襲時,要將寶寶面朝上躺在你的腿上,他們雙腿指向你,把他們的頭靠在你的膝蓋上。輕輕按摩他們的腿,類似於騎自行車運動,同時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來轉移他們疼痛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