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的能讓人改變麼?(環遊中國小記1)

這是一個知乎上的問題,上千網友對這件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人回覆:可以的,我有一個朋友,他去泰國回來後連性別都變了。誠然這是一個打趣的回答,但是不可否認,出去旅行應當是能讓你發生改變的,踏上陌生的環境,看到陌生的風景,遇見陌生的人,在路上的每一分鐘,都與上一分鐘的自己不同。

首先我想強調一下我所說的旅行。絕對不是那種小長假人擠人,跟著旅遊團不停趕景點,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遊”。自從有過節假日去上海外灘坐輪渡被擠的差點喘不過氣,在摩肩擦踵的古街被偷了手機的經歷後,我對這類趕在小長假的出遊可以說是深惡痛絕。一來時間短,去某個城市或者景區需要趕景點,本來出遊就是為了放鬆,這般趕景點卻比平時學習工作還要疲憊,豈不違背初衷,二來節假日出遊人數多,出去哪裡玩都要排隊,實在敗壞興致。所以,這類出行在我這裡是不能算作旅行的,若要說有什麼改變的話那大概是每次放假就蠢蠢欲動的心再也不會躁動了,勵志做一個別人放假我工作,別人工作我放假的人。

在拒絕了朋友們的各種小長假邀約後,我終於把所有精力和資金都用在了去年的暑假旅行上面。我幹了一票大的。西安—寶雞—天水—蘭州—西寧—青海湖—成都—南寧—北海—潿洲島—無錫,這是我暑假的總路線,不近不遠,竟也繞了小半個中國,積攢起了一小疊火車票,最初也沒想著走多遠,只是開始了就沒想輕易的停下,於是走著走著,也就攢出了這麼多的里程。行程有點長,我會分成幾章來寫,第一章寫的是西安到青海的旅程。

旅行真的能讓人改變麼?(環遊中國小記1)

雖然在城市轉移的時候會途搭,但是陸陸續續的還是攢了這麼多火車票。

旅行的最開始是源於一個從西安到青海的公益遠行的活動,當時的自己年少輕狂也敢想敢做,揹著一個70L的登山包,捆上睡袋和帳篷就出發了。平時晚上睡帳篷,白天在城市裡晃盪,城市轉移時豎起大拇指進行途搭。回顧這一階段的行程,頗有一些值得回味之事。途搭時在近40度的天氣下在太陽底下站了幾個鐘頭卻無人問津,有的地方偏僻缺糧,晚上露營時沒有水,三十多度的高溫愣是堅持了三天沒洗澡。作為一個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父母寵著的孩子,這怕是自己目前的人生中都算是最艱難的日子,但經歷完這些,才發現自己其實也是能忍的人,未來的日子裡或許會有比這個還要艱難的時候,但是再難又能比這些難多少呢,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旅行真的能讓人改變麼?(環遊中國小記1)

從西安到寶雞時途搭

更想說的是在這一路上接受到的好心人的饋贈,這對我的影響頗深。一路上有太多人在我揹著幾十斤重的包擠公交但沒有座位搖搖欲墜之時扶我一把,或者在我起身下車把包重新甩回肩上時為我託包,尤記得在西寧坐公交,把包放地上由於人多沒有一個好的位置去放包,揹包倒地幾次我便只能艱難彎下腰幾次去將它擺正,但幸運的是旁邊的一位阿姨看到後一直到我下車全程都幫我扶著包,於她而言舉手之勞,於我而言不勝感激。

也有很多人在看到我們的行裝詢問情況後主動向我們推薦當地好吃好玩的地方,熱情似火。也尤其感激那些在路上載我們一程的好心司機,有急著趕路但仍然將我們載了幾十裡的大叔,有自駕環遊大半中國的新疆大哥,有從成都去西寧避暑的老夫妻,也有自己創業小有所成感情甜蜜的青海湖自駕遊的小哥哥小姐姐。印象最深的是在天水,我們的營地在偏僻的村子裡,去鎮上要走近五公里的路,但每每我都搭上了沿途村民的“高級敞篷車”,雖然顛簸但著實有趣的緊。自己本來也只是一個僅限於看到老人會讓座的平凡小青年,沒想過報復社會卻也沒有心懷天下的大善,但經歷這些事,我會願意去變得更好一些,對身邊的人、對陌生人更好一些,更多的去投入到公益事業中去。

旅行真的能讓人改變麼?(環遊中國小記1)

高級“敞篷車”

這半個月裡。我在西安的城牆腳下大口的嗦過面,在偏僻的小巷裡擼過三毛錢一根的串,也在寶雞的高級酒店裡吃過大餐。住過繁華的街區也露宿過缺電少水的山區,在四十度高溫的烈日下奔走也在青海的夜晚瑟瑟發抖過,最後在青海湖邊搭帳篷坐著看看遠方的花海和大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竟然就在眼前,原來故事裡的生活真的存在,而自己竟然如此真實的感受過。我是喜歡這樣的生活的,一張椅子一襲風,彷彿一眼望得見餘生。

旅行真的能讓人改變麼?(環遊中國小記1)

搭帳篷的營地前就是這樣的風景

經歷過這些,現在再回頭看看,僅僅幾個月當初的自己到底和現在是不一樣了,曾經的自己會抱怨苦難追求享樂,而現在會把苦難和享受都當成生活的饋贈,不論苦樂,總歸是豐富了生活。

在青海湖邊,我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感謝勇敢跨出第一步的自己。

第二章會更從青海到潿洲島的旅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