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天雲網爲例 詳解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平台價值

以航天雲網為例 詳解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價值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有一個定義:2018年是全面實施工業互聯網的開局之年。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以下簡稱“AII”)理事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則更是形象地表示:“如果說工業互聯網2016年時的溫度是-10℃,2017年時是0℃,那麼今年就一下子達到了20℃。”

6月8日,“以百米衝刺之速跑完了漫漫IPO全程”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業富聯”)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這家 “超級大象”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物聯網互聯互通等8個項目的募資,展示了其向工業互聯網轉型的信心與決心。

在資本市場大概念股吸睛的背後,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已經早有佈局者——航天雲網以一個先行者的姿態讓註冊用戶數超過180萬戶,發佈協作與採購需求突破16萬條且金額近4700億元,近90萬臺設備接入平臺。

應運而生

三年前,“互聯網+”的政策剛提出不久,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應用為基礎,傾力打造了國家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航天雲網。航天雲網採用INDICS+CMSS(工業互聯網空間Industrial Internet Cloud Space+雲製造支持系統Cloud Manufacturing Support System)搭配,目標是構建和涵養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礎的雲製造產業集群生態,兼容智能製造、協同製造和雲製造三種現代製造形態,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第三方商業與金融資源,服務於製造業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

航天科工董事長高紅衛在談到航天雲網誕生的背景時說:“全球製造業正處於群體性的技術突破與根本性的制度創新交替作用的關鍵時期,信息文明的階躍現象已經開始顯現。在全球同質化產能過剩的壓力下,一方面,定製化設計、單件小批量生產、個性化消費的潮流,推動著智能化、協同化和雲化的製造業技術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滿足標準化設計,大批量生產,同質化消費需求同時出現的所謂的現代企業制度,越來越難以適應智能化、協同化、雲化製造技術對於生產方式變革的要求。”2015年6月15日,航天雲網應運而生。

航天科工作為中國航天工業的龍頭央企,何以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領軍企業?其科技探索的動力何在?這其實是很多人心裡的疑問。對此,航天雲網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柴旭東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做了兩點說明:

第一是內生需要。航天科工是一個典型的高科技製造型企業,擁有完整的研製體系,本身就是一個大協作大配套的工業體系。而且航天產品的複雜、高技術和多品種、小批量等特點,對數字化研製和柔性化、智能化生產有內在需求。第二是航天科工多年來在信息技術領域和裝備製造技術領域的積澱,對智能製造、協同製造和雲製造擁有較深厚技術積累。

獨具基礎

國際上最早做工業互聯網的大企業是通用電氣,國內也有富士康、三一重工等公司,那麼航天雲網相對於它們有什麼優勢或者劣勢?柴旭東介紹:“航天雲網擁有做工業互聯網的三個必要條件:工業體系基礎、信息技術基因、裝備製造優勢。”

柴旭東進一步闡述:“航天體系製造是涉及幾百種專業學科門類的大的綜合工業體系,是研究生產系統的集合,從高端科技到精密技術全部涉及,這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工業體系基礎所在。由於航天科工自身發展中涉及的工業種類繁多,所以在發展工業互聯網時,才能夠了解各種類型的工業製造門類的發展需求,從而為從簡單製造到精密加工、到高端技術等各種類型的工業生產提供適合的、恰到好處的互聯網改造和升級服務。裝備製造是重型工業製造,航天製造其中很重要一塊業務是重型裝備製造,裝備製造跟普通的輕工業製造有明顯區別,所以這裡單獨拿出來說一下。工業互聯網要幫助裝備製造企業升級、上雲,也是需要對裝備製造的生產過程、工藝流程以及控制標準瞭如指掌才能對這些大型裝備生產線的升級做到無縫對接。同時,中國的工業互聯網非常重要的網絡安全,基於航天科工多年來的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積累,能夠對專有云的網絡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時也是發展公有云的技術基礎。”

目前航天雲網已佈局全國的多家區域子公司, 分佈在北京、內蒙古、江西、貴州、四川、遼寧、浙江、廣東等多個區域落地工業雲項目,為當地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平臺魅力

目前航天雲網已形成覆蓋平臺技術研發中心、工業大數據、智能製造、平臺運營、數據中心建設等核心業務的專業子公司。

聯合華數機器人以工廠產能、產線和設備三類問題為切入點共同打造工業機器人云服務平臺。機器人大數據中心通過網絡接口連接機器人系統,實時採集機器人運行數據,三大雲平臺以實際的應用場景為導向,解決企業的管理需求。航天雲網為華數機器人打造雲平臺之後,華數機器人的空機率從20%降低到10%,減少設備維護時間,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生產環節的優化,使其生產效率提高10%。

在成都,若克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若克”)與航天雲網耗時6個月打造的一條智能製造生產線破殼而出。成都若克的車間實現自動化以後,其設備運行、生產管理等數據都傳輸到航天雲網平臺。根據上傳的數據,航天雲網可以為其匹配合作商、尋找商機,將生產能力和市場對接最大化。在此過程中,航天雲網不僅在技術和設備上給予成都若克支持,還幫助企業以金融租賃方式解決了資金週轉問題。

2017年4月,李克強總理調研航天科工時,為航天雲網發展點贊並給予高度評價。航天雲網為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到2020年,將搭建國家制造業轉型發展新平臺,形成智能製造、工業軟硬件、工業大數據、信息安全等領域的一批核心技術、核心產品和行業標準,爭取實現上線用戶超過1000萬家,平臺年協作配套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

案例解析

案例一,本來銷售樓宇建築中央空調的一家企業,瞭解到航天雲網的服務之後,利用航天雲網對空調的運行跟蹤特性,開展樓宇的空調維修服務,這樣,企業的商業模式就實現了第一步升級,從之前的銷售產品升級到銷售售後服務;之後,這家企業又發現,利用航天雲網對空調的運行調節特性,可以實現根據實際需要,綜合調節中央空調在不同時段的溫度和開關機情況,因此幫助樓宇實現電力節能,於是企業就實現了商業模式的第二步升級,從銷售服務升級到合同能源管理;再之後,企業又發現這種服務模式可以推廣開來,於是又利用航天雲網平臺,整合了一個小的空調服務平臺,這個小的空調產品服務平臺與航天雲網平臺的關係就像商場和商場裡面美食中心的關係,這是企業利用航天雲網平臺實現商業升級的真實案例。

案例二,有一家模具生產工廠,將產品線升級改造之後,從原來的只能生產簡單模具到可以生產高端產品。由於高端產品的市場利潤更高,所以這家工廠自己開始只生產高端產品,原來的簡單模具訂單,接到之後分發給周邊的小廠家,這樣,周邊的小廠家也能接到更多的訂單。可見,一家工廠的升級上雲,不僅實現了從簡單生產到高端生產的升級,還帶動了周邊的產業發展。

改造產品線之後都是進行高端製造了,那簡單製造怎麼辦?簡單生產也可以升級產品線。比如說產品噴漆,這是一項有汙染的生產程序,升級產品線之後,可以不用人工進行噴漆工作,避免了汙染對人體的傷害。

發展前景

與國外先進的製造業互聯網相比,目前中國製造的薄弱環節還是在生產線的基礎設備比較落後,這兩年雖然改造了很多生產線,但是在航天雲網平臺上180多萬家企業中,擁有智能化生產線的只是少數。

但是,航天雲網的整合功能非常強大,通過航天雲網的工業互聯網整合,世界各地接入平臺的生產企業、生產過程,所有的滿負荷生產線和空餘生產線,都一目瞭然。雲平臺能夠協調全世界雲上企業的全部產業過程,監測全部雲上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節奏、產品線的使用情況、消耗情況,每一個生產過程中的每個零部件和工藝過程,哪個先生產哪個後生產,需要什麼時候生產,哪個剛剛完成的生產節點需要組裝,什麼時候需要更換配件、什麼時候需要補充生產資料、什麼時候哪幾條生產線可以同時生產,航天雲網平臺在全部企業的全部的流程中都可以實現統一配置,對提高效率、生產線配置、生產產品的調控和協調發揮作用。目前國內要實現兩化融合,首先要做的就是升級最基礎的工業產品線,之後,上雲實現製造聯網就不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