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作者 |袭明 · 主播 |阿成

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不知道大家在学习数学时有没有这样痛苦的体验:看着老师讲解似乎很容易就懂了,可临到考试却只能对着可恶的双曲线发呆。

为什么有那么多公式定理需要记忆?我怎么知道哪一步要运用哪一个公式?

如果有一个万能公式,能解答试卷上的所有难题该多好啊!

不得不承认,万能公式是个极具诱惑力的概念,不只是对于想要偷懒的学生,对富于钻研精神的科学家而言也是如此。手握这一利器,人类足以信心百倍地面对各种未知。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物理学现象,称之为“大统一理论”。今天,物理学仍然在做这样的尝试,并且已有许多突破。

那么,在历史学领域呢?有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串联起所有的历史,为我们讲述一个完整的关于过去的故事呢?

《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就是我们要找的这个故事。

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将共读《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这本书。

通过了解其中的内容,我们将惊奇地发现,那些渺远的过去被一根线穿插牵引,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整体。

最重要的是,书中给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身处的世界、我们的历史,甚至我们自己。

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大卫·克里斯蒂安

本书由大历史学科的三位开拓者撰写。其中第一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也是著名的《极简人类史》作者,担任国际大历史协会主席,是大历史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大历史不仅考察人类的过去,也关注地球和宇宙的过去。他们回溯到宇宙的开端,试图构建整个过去的历史。因此,本书涉及到

历史学、宇宙学、地质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

虽然内容包罗万象,但你在读的过程中并不会觉得混乱。因为它开篇即指明了大历史的基本特征——不断增强的复杂性。简单的事物会复杂性渐增,最终跨越一道门槛,演变为新事物,获得新属性。本书便围绕着历史跨越的八道重要门槛展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宇宙地图”。

比尔·盖茨接触到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念后深受震撼,斥资一千万打造了大历史在线教学项目。本书实际上是网络课程的内容收录,因此,读者会有一种听教授在课堂上讲解全新观念的感受,也容易理解得透彻。

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

最近几年,历史类书籍很受读者欢迎。对于这种历史热现象,《枢纽》的作者施展这样解释:

“一个迅猛崛起的大国,其崛起本身会造成所处体系的深刻变迁,过去所习惯的参照系不再起作用。于是它无法再说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往往会陷入一种深刻的身份焦虑。”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对于这种身份焦虑,《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是最好的药方。从大历史的视角看,时间长河中的脉络清晰可辨。它就像一幅导航图,上面明确标识了方位。

假如有这么一位“宇宙史官”,在宇宙诞生之初,他便执笔在一旁记录,记录地球形成、生命出现,记录帝国兴衰、王朝更迭,记录一切高尚的、平凡的、丑恶的。

当我们拥有了这么一本详实客观的史册时,意味着什么呢?

我想,那意味着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来时的路,看到是哪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塑造了现在的我们,意味着我们能在“宇宙地图”上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迷路的人,总要先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才能大步向前。

接下来,我将通过十个主题点带领大家阅读《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

  • 你的体内,藏着一颗爆炸的超新星
  • (第一章:15页—43页)
  • 雨一直下,下了几百万年
  • (第二章:45页至74页)
  • 香蕉和人类在10亿年前是一家?
  • (第三章:77页至109页)
  • 当团队开始携手,当文化不再泄露
  • (第四章:111页至145页)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 (第五章:77页至109页)
  • 前脚踏进定居陷阱,后脚落入循环魔咒
  • (第六章:181页至215页)
  • 身披铠甲,四趋并进
  • (第七、八、九章:217页至307页)
  • 人在网中,却拥有更多的自由
  • (第十章:311页至347页)
  • 跨越第八道门槛:通往现代世界
  • (第十一、十二章:349页至413页)
  • 历史睡了,时间仍然醒着
  • (第十三章:415页至439页)

宋代李淑在谈读书三味时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我想,大历史不只是肴馔,它还大胆添加了全新的调味料,变成一道你从未尝过的新菜式,让我们一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