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衣成共享经济创业新宠,别人穿过的衣服,你穿吗?

爱美人士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

所以不少时尚达人每次剁完手,落得钱包空空后,可能都在幻想,拥有一个无限容量,衣服怎么穿都穿不完的衣柜……瞅准了这个商机,许多平台开始为这些女孩“造梦”。

租衣成共享经济创业新宠,别人穿过的衣服,你穿吗?

“共享租衣”就在这样的理念下诞生了,乘着当年共享经济的东风,从2015年开始,这一领域共有衣二三、女神派、哆啦衣梦、轻衣橱、那衣服、美丽租、摩卡盒子等14家企业成立,发生16起投资事件,先后共融资额约8.5亿元,其中不乏包括红杉资本等知名公司的身影。

不过,不同于单车、充电宝等随借随还,随拿随放的便利,衣物始终属于贴身品类,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共享租衣面临的问题相比于前两者要更加复杂,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更多。

你愿意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吗?

共享租衣,其实就是所有用户都共享一个“大衣柜”。现在共享租衣平台上比较通用的模式是用户按月缴纳会员费,然后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可挑选数件自己想要穿的衣服,由平台方承担来回的快递费及干洗费用。

租衣成共享经济创业新宠,别人穿过的衣服,你穿吗?

这样的模式有点类似于以前的服装租赁,只不过后者更倾向于特殊场合,而共享租衣则是将这种模式日常化、高频化。市场需求是有的,如今服饰快消品牌的繁盛,侧面说明了流行趋势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许多消费者对于衣物开启了频繁换新模式,这一季流行什么就买什么。一旦过季,消费者立马又钻进了下一个流行趋势里去,此前买的衣服就快速“折旧”“过时”,在衣柜里堆成小山,再不过问。

有了共享租衣,消费者紧跟时尚趋势的同时也没有了折旧处理的烦恼,相比于拥有,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注重“体验”。

租衣成共享经济创业新宠,别人穿过的衣服,你穿吗?

这也很快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衣物在不同人之间穿脱,肯定会产生破损、清洁、变形等问题,许多用户对此最大的心结,就是在于“这是别人穿过的衣服”。

这样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共享单车盛行之时,网络上那些恶意损坏单车、偷车甚至于在坐垫上安插针头的“恶作剧”视频就已经疯传各社交平台,让人感叹共享单车是人性的放大镜,尚属“安全”的单车都可破坏至此,贴身衣物就更加让人“防不胜防”。

如果消费者穿了之后,尤其是夏天的衣服,得了皮肤病,或者关于衣服质量和商家产生纠纷,怎么处理?服装卫生的问题一直是各个平台用户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平台在品控上失分即代表着失去用户。从服装洗涤行业自身来看,其亦是常被市场诟病——洗涤质量上缺乏统一标准、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投诉反馈机制不成熟等等。

租衣成共享经济创业新宠,别人穿过的衣服,你穿吗?

这些一整套的流程,都还没经过市场检验成熟完备起来。等到产生纠纷的时候,很可能消费者投诉无门,想找个人工客服对话都不容易。

盈利模式仍待观察

除了上述“内忧”,目前共享租衣也有着不容乐观的“外患”。

共享经济浪潮退却后,租衣的这一细分领域也遭到了行业的大清洗,不少平台纷纷倒下。去年末,一家名为多啦衣梦的共享租衣平台被曝经营发生困难,目前已转型女装订阅,而目前租衣平台仅剩衣二三、女神派等这样的头部公司。

究其倒下的原因,和共享单身类似,都是由“不赚钱”导致的。

租衣成共享经济创业新宠,别人穿过的衣服,你穿吗?

共享租衣在中国是个新兴产物,从最初的出现至今不过两三年时间,盈利模式尚在摸索中。虽然共享租衣已经在国外有着较成熟的样板,如RTR与LeTote,但国内还未形成成熟的二手物品文化,消费者对此未形成消费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台一味照搬国外的模式,创业伊始必定是以烧钱为主,谁钱多抗得到最后,谁就能获得胜利。

钱不多等不到融资的,自然就变成了“炮灰”,有些还需要消费者来为其失败买单。多啦衣梦被用户追要当初上缴的押金时,干脆用自家出借的衣服来抵,还以衣服原价为主,不计折旧费。同时,多啦衣梦也承认,即使融到了8千万,截止去3月份,多啦衣梦仍是尚未盈利的状态。

有了资本加持,仍是无以为继,由多啦衣梦的倒闭可见,共享租衣到底是有多烧钱。据悉,平台们大部分资金都用来购买衣物与库存维护,其中还有不少衣物属于轻奢品牌,另外,衣物的清洁与物流的开支也不容忽视。

而根据平台的设置,一件衣物在租借四五回后就要做下架处理,这还是在衣物不出任何质量问题的情况下……由此一来,一件衣服有可能尚未赚回成本,就已经被宣告“下岗”。

居高不下的成本,尚不明晰的盈利模式,这都限制了共享租衣的发展。不过,它至少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需求,也为共享经济的细分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