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近年来,全国卷和多地高考卷将文学类文本列为必考内容,全国卷三套试卷有两套考查散文,命题点集中在语言表达艺术上,这是对新增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具体落实。与小说相比,散文更适合考查语言。

从近几年的命题来看,散文考查的重点有四个:归纳概括文意、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以及句子赏析、分析散文的表达技巧、结构思路分析。试题选文主要是中国当代名家散文,偶有现代散文,这也是考生在课外阅读中应重视的方向。在考点复习上,考生在重视对语言艺术复习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和鉴赏表达技巧两个考点。同时,不能忽视对散文意蕴和主题的考查。

散文阅读稳拿高分必须具备这样几种意识:

一、文本分类意识

散文可分为三大类:写景状物散文、写人记事散文、议论说理散文。不同类别的散文考查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阅读时要能够意识到文章属于哪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状物类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议论说理类散文从自然、人生、社会中选材,通过对事物和现象的分析深入本质,表达观点和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哲理性思考。

二、阅读分层意识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指的是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散文通常按照一定的思路和线索把材料贯穿一体。因此,阅读散文时要把握整体文意,必须具备“分层意识”,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例如这篇散文《坝上的云》,它从分类上说属于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写景状物不是没有章法的,而是有清晰的层次和思路。第一段总写坝上的“陌生”和“真实”,为下文的写景状物张本,第二段至第五段写坝上的云和天,第六、七两段从“湖水”“鱼”“鸟”“花”“松林”等几个方面写塞罕坝的自然生态。视角有高到底、由远及近,逐渐引出下文对塞罕坝人文生态的描写。

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文章接下来由“老曲”引出对“当代英雄”的赞美,并交代塞罕坝曾经受到破坏的历史和重新治理的背景。写景状物的同时又写人记事,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文章最后两段写塞罕坝创业者的艰辛以及对他们的赞美,并用“天气又变得灰蒙蒙的”表现出今天日益增加的环境压力,表达出对塞罕坝美丽环境的珍惜。

整篇文章层次感很清晰,先由景物写起,中间穿插写人、叙事,最后卒章显志。如果考场阅读时能有分层阅读的意识,有意识的、迅速的把握文章的思路,对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内涵、提高阅读效率和明确答题思路是很有帮助的。

三、尊重文本意识

在散文阅读中,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在解答时都要充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仅凭整体感知的印象冒然做答。例如:

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在做这道选择题时,有的同学选择了C项,理由是“文章没有从侧面表现塞罕坝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而实际上,原文中写到了“这方曾是皇家林苑的风水宝地,历经放围垦种和战乱破坏,全国解放时已变成风沙肆虐的莽莽荒原。”这句话本身就说明了塞罕坝曾遭受过严重人为破坏。写护林者的艰辛自然是从则面表现这一点的。没有选择正确答案B项,原因也是没有充分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解析:选B。B项,文章没有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而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景的。("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四、答案层次意识

散文阅读的问答题是多数考生感觉比较棘手的,有的考生写的内容很多但是得分很不理想。其实,如果文章读懂了,答题时得高分应该问题不大,之所以分数不理想,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在组织答案时忽略了一点:答案要有层次,条理清晰。如下面这道题:

2. 开篇说塞罕坝“一切都那么真实”,又“真实得让人不敢置信”,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文中句子的作用。基本的思路是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答,有一位同学的答案是这样写的:

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解析及参考答案:

解析:首先明确这两句话充满赞叹语气,表达出了作者对塞罕坝的惊奇与赞美,用在开篇,可以自然引出下文对塞罕坝美丽风景的细致描写;从表达效果上看,也起到吸引读者好奇心的作用。另外,文章的最后两句,写归途中的空气污染,与开篇位置相对,内容相反,刚好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倍感塞罕坝的美丽风景和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不易。

答案:①表达对塞罕坝的惊奇与赞美,引出下文对塞罕坝秀美风光的描写。②勾起读者阅读的好奇心。③与文末写归途中的污染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对塞罕坝的珍惜。

该考生的答案有三个要点,参考答案也有三个要点,很明显,从逻辑顺序上讲,参考答案条理更清晰,从完整度上讲,参考答案也更全面。再如下面这道题:

3. 作者发现的两个“精彩的伏笔”,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这道题考查对词语意蕴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是散文阅读的常考热点题型。这位同学的答案是这样写的:

具有这四个意识,高考散文阅读稳拿高分

解析及参考答案:

解析:结合题干提示“两个‘精彩的伏笔’”,结合文本内容,找出伏笔的内容,然后谈谈自己的理解。如第一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老曲能身心年轻、生活满足,是因为有塞罕坝的优美环境的庇护和滋养;第二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塞罕坝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是林业英雄多年征战的结果。两个伏笔,层层递进,强调林业英雄的努力与奋斗。

答案:①第一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老曲能身心年轻、生活满足,是因为有塞罕坝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一优美环境的庇护。②第二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塞罕坝之所以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是因为有几代林业工作者植树造林艰苦创业。③两个“精彩的伏笔”,层层递进,强调塞罕坝的优美环境和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源自几代林业英雄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奋斗。

通过比较这位同学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答案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明白两处伏笔分别指的是什么,二是没明白两处伏笔之间的关系。很明显,这两处伏笔其实就是表达作者对老曲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的原因的深层思考,这个思考是按照“人的生活美好——塞罕坝环境优美——造林人艰苦创业”这样一个“索因”分析的思路展开的,这也是作者要揭示的文章的主题。因此,对这两处“伏笔”意蕴的理解必须按照这个清晰的层次进行。

最后,在上述四个意识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审题意识。审题意识在“二审”(审读文章、审清题意)中非常重要。例如在上面这道题中,题干中说两个伏笔“意蕴丰富、设置巧妙”,其实是暗示考生从“意蕴”和“设置”两个方面回答。参考答案中的“③两个“精彩的伏笔”,层层递进,强调塞罕坝的优美环境和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源自几代林业英雄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奋斗”就体现了“层层递进”这个要点,而这是多数考生容易忽略的,原因就是审题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