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1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原本只能設計4-5個車位,像疊羅漢一樣,將汽車裝入一個15米的深井中,現在能停下50輛汽車

停車效率提高100%,這就是當前最牛的沉井式地下機械車庫▼

由廈門海滄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廈門海投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中鐵科建有限公司聯合工程總承包的全國首個預製裝配沉井式地下機械停車庫已建設完成,以下從研發背景及概況、工程方法、BIM技術運用、創新優勢四個方面詳細介紹項目相關情況。

1

研發背景及概況

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與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滯後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是機動車數量增長,停車位供需矛盾突出;二是規劃配建車位嚴重不足;三是土地資源緊缺,停車設施供地難;四是停車管理體制缺乏統籌。由此科學合理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必然成為解決“停車難”的一種趨勢及有效的途徑。

在城市已建成老舊小區配套車位少,居民停車需求量巨大,周邊建築密集又無法實現大開挖進行大型停車庫的建設,供需矛盾更顯嚴重。

所以,預製裝配沉井式地下機械停車庫研發目的在利用城市老舊小區、公園綠地、商業區等周邊邊角狹小地塊建設地下停車庫以解決部分城市停車難問題。

海滄區行政中心周邊沉井式地下機械停車庫項目由兩個獨立庫組成,分別建設在廈門市海滄區文化藝術中心及行政服務中心。單庫地下佔地面積380m2,地面佔地面積120m2,作為試點項目,每個庫設計10個車位,地下5層,供給50個停車位。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車庫結構透視圖

車庫庫體採用預製裝配式技術結合沉井下沉技術完成建設,主體施工工期5個月,目前已完工。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文化中心鳥瞰圖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文化中心建成實體(弱化於綠化中,美觀佔地少)

2

工程方法

本工程使用方法先將井筒沿高度拆分成6層,底層為刃腳層,其餘5層為標準層,每層拆分為10塊,每塊內、外側牆通過連接肋相互固結。所有內、外側牆均採用高精度大塊定型鋼模板在工廠預製,標準化、模塊化程度高。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刃腳塊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標準塊

將預製塊運往現場拼裝,在內、外側牆之間的內腔澆築鋼筋混凝土,保證裝配式井筒連接性及安全性,現場施工步驟如下:

1)將刃腳塊拼接成圓筒形的刃腳層。拼裝前首先要做放線、設置工裝架的準備工作,保證拼裝的精度;

2)往刃腳層內腔一次性澆築鋼筋混凝土,再將刃腳層圍繞的地面開挖出土,使刃腳層下沉到位;

3)吊裝標準塊與已安裝的井筒頂部拼接,並將相鄰標準塊依次拼接,構成井筒上一層。拼裝時不僅要保證井筒的垂直度及塊體穩定性,還要注意不使相鄰層的豎向拼縫在同一豎向線內。

4)往標準層內腔一次性澆築鋼筋混凝土,繼續開挖出土,直至該層井筒下沉到位;

5)重複步驟3),4)安裝井筒其它層,直至井筒逐層下沉到預設的深度17.05m;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刃腳層拼裝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標準層拼裝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挖土下沉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拼裝鳥瞰圖

6)沉井底部分別為素混凝土封底、鋼筋混凝土底板和壓重混凝土;

7)主體鋼結構及設備安裝。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下沉封底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設備安裝

3

BIM技術的應用

本項目體量小,但五臟俱全,在過程中通過採用BIM技術,對構件拼裝、各專業施工碰撞問題及時調整校正,並模擬各種規格車輛的使用過程,對停車失誤核查。尤其在拼裝設計、鋼結構與設備結構匹配設計、材料採購、成本管控、使用功能複核、建設工期把控等各方面均發揮作用。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BIM應用

4

創新優勢

本項目由海滄城建集團投資建設,是福建省首個採用預製裝配+沉井法施工,合理利用邊角綠地地下空間建設的地下停車庫,是為研究解決老舊小區、商業街區停車難問題的實踐項目。中鐵科建有限公司已申請發明專利,可產品化生產、可複製性強。

1、兩種工法結合創新[預製裝配式+沉井下沉法]

1)沉井下沉一般用於橋樑領域,且通常採用現澆施工,分倉單倉小,本次跨領域應用大直徑沉井並結合預製裝配式是首創成功的實踐項目。

2)採用沉井下沉法將基坑支護與結構外牆雙牆合一,屬逆作法施工,減少工序,節約材料。

3)採用圓筒形結構,受力均勻,內腔澆築鋼筋混凝土整體性好,結構安全,無需支撐,提高出土效率,便於施工人員井內作業。

4)將筒體拆分為雙皮空腔結構預製,每塊構件邊緣預埋鋼板,拼裝時連續焊接,形成封閉接縫,預製塊拼接成環疊加層後“錯層澆築內腔自密實砼”,是最核心的結構防水設計。

5)庫體部品部件在工廠裡預製,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開裂、滲漏等質量通病,並提高車庫整體安全等級、防火性和耐久性。

6)工程進度快,裝配式沉井車庫比傳統方式的進度快50%左右。

7)有利於環境保護,節地、節能。

2、停車原理

停車架正中央是一套集平移、升降、360度旋轉功能為一體的停車設備,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將收費系統、存取系統、搬運系統、控制定位系統等形成一體化智能管理系統,並統一接入區域停車信息管理平臺,與動態交通信息聯網共享數據,做到停車信息聯網聯控。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停車時,車輛進入停車門亭,由搬運小車將車輛搬運到沉井中央圓形停車平臺上,設備自動旋轉向下運輸,智能控制定位將車輛停放到地下空餘的車位上;

不但可以垂直運輸

還能360°旋轉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取車時,輸入車牌號或刷卡,搬運小車將自動行走到相應車位取車,90s左右送達出口處取車室。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在中央圓形主升降平臺外增設了停車、取車的獨立出入口,全程由設備自動搬運,實現無人入庫,縮短司機停車等待時間,安全便捷。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停車實例1

全國首個沉井式地下停車庫,大開眼界!

停車實例2

3、示範作用

一是,探索利用老舊小區、綠地地下空間建設機器人智能停車庫。

車庫選擇在老舊小區、綠地地下建設,佔地小,對環境影響小,為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開闢一個新的解決途徑。

二是,推廣新型建築技術,項目高效集成。

採用裝配式建造結合沉井下沉法,將車庫定型產品化是理念上的突破。將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兩種結構的裝配工藝合理運用在項目的不同位置,發揮二者最大的優勢,縮短了工期,為後續作業總結了經驗。

三是,利用“錯峰停車”理念,發揮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

根據項目辦事、周邊小區等人群使用車庫的時間不同,實施“錯峰停車”,最大限度發揮車庫的停車效率和週轉率,做到緩解老舊小區、公建配套等停車難問題,進一步體現為民辦實事的理念,充分發揮項目的社會和經濟雙重效益。

四是,建立停車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停車信息共享。

採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立區域統一的停車信息管理平臺,與動態交通信息聯網共享數據,做到停車信息聯網聯控,誘導信息全方位發佈,並通過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讓市民隨時瞭解停車場位置和停車泊位情況,逐步實現車位預定、錯峰停車等業務,盤活停車資源,實現停車資源的科學統籌與精細化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