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习近平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

商洛广播电视台隆重推出广播纪实文学

《梁家河》

第九集:山顶洞人

点击音频 马上收听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

主播:马文雅 王皓东

为深入推进《梁家河》学习宣传工作,用好习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宝贵财富,同时为在广大听众中掀起学习阅读《梁家河》的热潮,让人民领袖的初心和风采更加深入人心,商洛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系列节目《梁家河》 ,敬请收听。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学习《梁家河》

走进习近平总书记

在梁家河的知青故事

追寻人民领袖的初心

向我们青年的人生导师学习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

山顶洞人

梁家河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从沟口往里走,沟道时宽时窄,沟岔纵横,梁家河村就在这条狭长沟道的后部。

从文安驿到梁家河村有15里路,窄窄的小路上积着浮土,人走过,尘土飞扬,直冲人的鼻子。习近平后来回忆说,比现在的PM2.5难受多了,那叫PM250。

在梁家河,知青们吃到的第一顿饭叫“抿节”。

“抿节”是一种陕北传统的饭食,主要以豇豆粉或豌豆粉做原料,也可以掺入一些小麦粉或玉米粉,加水和好面团后,把擦子架在沸水锅上,将面团从擦子的孔中搓下,形成两头尖的细碎短条,故称“抿节”。在那个年头,这种饭算是“奢侈品”了。平时,村民们吃得最多的是将谷子皮、玉米皮掺在玉米粉中做成的窝窝头,当地人叫“团子”。

梁家河有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天慢慢黑下来,站在沟边看村子,窑洞里油灯的光亮星星点点透出窗棂,能看到的最大平地也不足100平方米。

商洛广播电视台录制纪实文学《梁家河》第九集:山顶洞人

“这不是山顶洞人的生活嘛!”习近平当时说。

15名知青分成了两组,9人去了一队,6人分到了二队。习近平、戴明、雷平生、王燕生、杨京生等分到了二队,清一色的男生。 他们暂住在大队团支部书记张青远家的一孔窑洞里。

窑洞里有炕,炕的一边连着灶台,炕下留有烟道与窑洞顶部的烟囱连接,烧火做饭的时候炕也就烧热了。这是陕北人的生存智慧。习近平他们六人就挤在一个炕上。

插队生活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