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为何在常遇春死后令宫廷画师绘制他身穿龙袍的全身像?

宋安之



意思就是说,蟒袍是仿制的龙袍,与龙袍类似,但是要去掉一趾。蟒袍用的还是比较多的,一品王公贵戚才能服蟒袍,一些受封的诰名夫人也是可以穿蟒袍的。明朝明臣于谦就曾被朱祁钰赐予过蟒袍,夺门之变后,于谦被诬告谋反而抄家。在抄家时,于谦家里只有朱祁钰赐予的蟒袍和剑器,再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这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蟒袍代表了皇帝赐予的最高荣誉。蟒袍还有一个用途就是用在戏曲的舞台上,戏曲中的皇帝龙袍也是蟒袍。

蟒袍是御赐的最高服饰,是朱元璋亲自定下的规矩。蟒袍是四大赐服中唯一一个不用配件道具的。因为蟒袍自成一格,不需要精准的服饰搭配。但是也有一种特殊的蟒袍,就是朝鲜国王的蟒袍。古代朝鲜和完全仿制中国古代的结构,都要低一个等级,所以朝鲜国王的也是蟒袍,而且是衮服的,一般的蟒袍是曳撒式的。


事实上不但有蟒袍和龙长得类似,还有一种锦衣卫的飞鱼服,上面秀的飞鱼也和龙非常相似。飞鱼上半身与蟒相似,有双翼,腰部以下鱼尾处有一对鳍。后来飞鱼绣的越来越像蟒袍,还引起了嘉靖的恼怒。明史记载,嘉靖十六年,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嘉靖非常生气,就问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夏言说:“瓒所服,乃御赐飞鱼服,鲜明类蟒耳!”

常遇春作为和徐达地位相类似的开国元勋,服蟒袍完全没有问题。


渔耕樵读


对于帝王心术用一句话形容最贴切不过:我给你的,你得拿着,我没给你的,即便是我不要的,你不能伸手来拿,或者夺。


朱元璋一生对大明功勋就是这般。我们想想当初的廖永忠,当时可谓是功勋卓著,朱元璋甚至赐给他免死金牌,然而他人心不足,居然私藏龙袍,那就是伸手想来拿了,被朱元璋以意图谋逆诛杀。

再看胡惟庸、蓝玉案,他们看懂了朱元璋心思,勾结党羽打算造反,这就是伸手想夺了,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拿起刀就被朱元璋一锅端了。

他们两个人都是有意在朱元璋手里夺东西,怎能不死?

我们看常遇春,年轻时候,自习十八般武艺,后来辗转落草糊口,但别人有鸿鹄之志,最后投奔朱元璋军中。朱元璋起初以为他不过是为了来军中蹭饭,留下并未重用。但是没有想到常遇春一上战场,万夫不当,骁勇善战,可把朱元璋下巴吓掉了。从此常遇春每战每捷,封为前锋将军,颇受朱元璋重用。关键一战是朱元璋与宿敌陈友谅番阳湖一战,常遇春为前锋,乘一小船,带人冒着敌军箭雨,挥戈冲刺,跃至陈友谅军中左突右刺,为朱元璋杀开一条血路。


也就是这一战,他看懂了常遇春的能耐与忠义。常遇春为了朱元璋,甘为人盾,率先士卒。最终,明军效仿当年赤壁之战,以火攻大败陈友谅。陈友谅于朱元璋无异于项羽之于刘邦。大患除去,常遇春功勋至伟。

后来,常遇春与徐达北征凯旋回来路上暴病而死,此时,朱元璋当皇帝不过几年。也许坐在皇帝那个位置,日子久了,心是会变的。但是此时朱元璋对兄弟的情义还没有被皇位熏腐,并且,后面的路还很长,天下未定,还不至于到兔死狗烹地步,他给常遇春哭灵,甚至亲自把身上龙袍脱下给常遇春盖上陪葬钟山下,后又专门请画师给常遇春画身穿龙袍的画像。


我想,这与别人开口来要,伸手来拿本质不同,这是朱元璋真的对哥们的情义,心甘情愿给的。


不书公子


主要是常遇春有大功于明朝,而且别看常遇春是位猛将,其实他和朱元璋配合默契,还救过老朱的命,关于常遇春的功绩不细说了。

(常遇春画像)



说说这件“龙袍”吧,“龙袍”是绯底,明朝的高级文武官员,都是绯色官服。所以,也不能算是“天子龙袍”。

明朝开始有赏赐有功之臣的“蟒袍”,可能就是因为朱元璋对常遇春的特别恩赐而发展来的,之前的朝代却无此先例。到了清朝,叫“吉服”。

“蟒袍”上其实和龙袍上的龙一样,但是为了区别龙袍的“五爪金龙”,“蟒袍”上的“龙”少一爪,为四爪,所以称之为“蟒”。

(蟒袍)

但是,常遇春画像确实是“五爪金龙”,应该是朱元璋确实对常遇春去世十分悲痛所至。于是,他和礼官商量用宋太祖对韩王的礼仪来祭奠常遇春,并用龙袍覆盖遗体。到了画师画像,自然不可能真画黄色,五爪金龙的“天子龙袍”,于是衣服底色自然是一品武官该有的绯色。

(飞鱼服)

既然朱元璋开了先河,估计后世皇帝也想继承关于赏赐有功的大臣这一方式,又觉得“真龙天子”放在大臣服饰里,有欠妥之处。于是就有了“蟒衣”,“飞鱼服”,“斗牛服”这样有“龙”的服饰。


(斗牛服)


当然,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有不当处,请海涵。欢迎大家的补充,点赞,关注,评论。。。


大飞熊ヽ骑士


这个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长久统治的需要,毕竟,朱元璋杀了那么多的开国功臣,留下挑选一两个作为自己这个时代英雄楷模也不为过吧?

还有就是这个常遇春本来就是在乱世当中难得的一位猛将,他还在危机时候还救过朱元璋的性命,他还是在北伐的途中突然暴病而亡的。可能是因为朱元璋也为他的意外死去感到非常的惋惜吧?所以就给他来了特例吧?

再说了明朝时期,朝廷大臣们衣服装上的花纹图案也是大有讲究的。不同级别的官员他们身上的官服的花纹图案也各有不同,那一些有功之臣一般都穿着“蟒蟒蛇图案的官服”,因为这种图案更像是龙的图案,但是,又跟龙有着很大的区别。

而常遇春画像当中穿的这个“龙袍”,不与其说它是“龙袍”,还不如说他是“蟒袍”呢!它更像是“龙袍”的次品,更像是朱元璋的心思呢!毕竟,这可是朱元璋亲口下令让宫廷画师给他加的“五爪金龙”。

对于古代的那些皇帝们,他们大多都是在功臣们死去的时候才让功臣享受到这么大的特大封赏,以表达皇帝对他们功绩表彰。反观他们活着的时候却又是皇帝的心病,老是生怕大臣们威胁到自己的专制统治。

对于明朝那些大功臣,皇帝们一般都赏赐他们穿着“4爪金龙”的衣服,不过他们通常称它为“蟒袍”,而常遇春画像上这个“五爪金龙”这或许就是朱元璋个人对他开的特例了,毕竟,就是常遇春死了之后才能够享受到的。


野史记忆


符合王一级别的礼制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明朝的蟒服也是非常著名的,而常遇春这就衣服上是正面的五爪是无疑的。而且秀龙的衣服不一定是皇帝的专有特权,而且皇族和一部分有大功之人的特权。天子的龙袍绣饰要复杂很多很多,而常遇春这件,就和明史中写的亲王服饰差不多,而常遇春也被追封为了王,所以符合礼制。


朱元璋很喜爱常遇春的

常遇春一路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号称常十万,算是明朝开国将领里面的一号人物了。常遇春的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当太子妃。他的孙子本来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惜八岁便早逝了,不过还是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器重和喜爱。


所以按照礼制再加上朱元璋的喜爱来说,常遇春是有资格着绣龙的服装。然而常遇春却没有生前穿上,而是死后才被画上,的确可惜。


淡看天上月


这副画是在常遇春去世后画的,穿的是蟒衣赐服而非龙袍。

常遇春生前官至中书平章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薨后追赠靖远功臣太保中书右丞开平王,并配享太庙。现在我们看到的这轴写真,是在其身后所绘,不仅穿着一袭五爪金龙的圆领袍,也保留了元末明初上流社会男子很普遍的打扮(比如两耳挂金耳环)。


男子耳挂金环本为游牧民族之俗,元明之时中原塞北西番高丽皆有此风。

明朝有一套完整的赐服制度,一般情况下以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这种总结性的说法来自于晚明笔记《万历野获编》:

“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

而蟒衣制度的源头又始于元朝。根据元朝《通条格制》衣服部分的记载,大德元年,也就是元成宗即位的第一年,曾今颁发禁令:

“中书省奏,街市卖的段子,似上位穿的御用大龙,则少一个爪儿,四个爪儿的织着卖有。……胸背龙儿的段子织呵,不碍事,教织者。似咱每穿的段子织缠身大龙(就是画中常遇春所穿的这种花样)的,完泽根底说了,随处遍行文书禁约,休教织者。”

也就是说在元朝民间便有了将龙纹去一爪的做法,只不过此时官方还没有“蟒”这种称谓而已。并且元成宗的禁令中还规定胸背龙纹的衣料民间可以织造买卖,但是“缠身大龙”、“云肩龙纹”民间就不能使用。至大德十一年,元廷又明令禁止民间织造五爪双角缠身龙、五爪双角云袖襕等衣料。而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民间也开始有了将四指龙称为“蟒”习惯。 据元明之际对外汉语教材《朴通事》记载当时元大都的两位美少年的打扮,其中一位:

“又有一个舍人打扮的,白麂皮靴子,鸦绿罗纳绣狮子的抹口。青绒毡袜上,拴着一对明绿绣四季花护膝。柳绿蟒龙织金罗帖里,嵌八宝骨朵云织金罗比甲,柳黄饰金绣四花罗搭护。八瓣儿铺翠真言字妆金大帽上,指头来大紫鸦忽顶儿,傍边插孔雀翎儿。”

这种华丽的打扮不是特例,因为在山东邹城李俨墓中出土的衣冠便可以做证据。李俨为元代邹城儒学教谕。按照今天的话讲,就是邹城的党校校长,官职虽然不大,但葬制不低。李俨遗体最外层穿着一件短袖菱纹绸夹褡护,前胸与后背处各织一方形 "喜鹊登梅胸背 ",也就是后世的补子。而在褡护之下便穿了五爪龙纹贴里。可见此时对于龙纹的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比较宽松的。



山东邹城李俨(容庵)墓出土的鹊梅胸背菱纹夹绸褡护(局部)

大明前期多承元朝旧制,将龙纹袍当做赐服赐予重臣以示殊荣也是常事,但要称为“蟒衣”。此后功臣权贵心照不宣的“僭越”五爪龙纹也是常有,比如严嵩家中就有好几身五爪龙纹的衣袍,定罪时也没有以此为证,判决严氏父子有谋逆罪。到了明熹宗天启朝,魏忠贤等便公开穿着五爪蟒服,出入宫禁,不以为异。而明朝诸侯王(包括郡王级别的朝鲜国君)则经常穿五爪龙纹衣裳。常遇春薨后追封为开平王,所以袍子上织出二角五爪缠身龙也就不足为奇。而画中的这件可以说是大明朝早期赐服的款式。



明初的乌纱帽和常服袍在样式上更接近晚唐的风格。


鄂国公开平王常遇春衮衣容像


天纵奇才,旷世大贤王阳明先生赐服容像。所服蟒衣为明中期款式。


陳大舍


常遇春天生的先锋,每战必先锋,从无败绩。他是不幸的,但也可以说是幸运的。

不幸是因为年仅40岁就去世了,帮助朱元璋刚刚打下江山,还没有享受一下自己的成果就死了。幸运也是因为早早的去世了,朱元璋还能心存感激,才有了如此待遇,穿龙袍的画像、葬太庙、后代享受高官厚禄。



看看天下太平后朱元璋是怎么对待那些功臣的就会发现如果常遇春不是死的早或许比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汤和、刘基、胡惟庸、蓝玉等等。这或许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朱元璋因为出身贫苦,社会经验丰富,生性多疑,在打江山时好兄弟一起闯有福同享。坐稳江山之后朱元璋怎能让这些手握兵权的好兄弟在自己身边转悠,万一哪天取代了我的位置怎么办。退一步说我朱元璋能镇住你们这些大臣,但是我的后代能不能也震慑住你们就不一定了,因此我必须除掉你们。这或许是古代帝王的通病。

再说常遇春的龙袍画像。

常遇春在班师回京在路上暴毙,灵柩回到京城之后朱元璋开棺看常遇春一眼,想到常遇春和自己的相识,相知,每战所向披靡,为自己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没等到好好享受生活就死了,想到这里悲痛不以,脱下自己的龙袍盖在常遇春的遗体上,作为他的寿终锦服,以此表彰他的功勋卓著,然后命画师为常遇春画了这副穿龙袍的画像。


一门土炮


朱元璋如此厚待常遇春,总的来说还是因为常遇春功劳太大。朱元璋的大半江山都是常遇春,徐达打下来的,这种功劳赏无可赏,只能在死后多加哀荣。而给常遇春以天子龙袍加上代表一品武官的绯色,再配享太庙,功臣庙,自己被封王,长子封国公,可以说此等殊荣是臣子的顶级待遇了。



常遇春是真正习武出身的人,,在明史中说他“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在投奔朱元璋后,常称自己能将十万众,可横行天下。常遇春虽然兵书读的少,但是用兵方略可以说是得了兵法的精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而常遇春带兵打仗,奇谋迭出,各种奇思妙想,攻城器械层出不穷,甚至还用上了地道战,而在对付陈友谅的水军时,还无师自通的使用小船能够快攻快打,快闪腾挪的优势,一边袭扰陈友谅的大船,一边组织火攻。可以说有点游击战的味道了。



常遇春在多次战争中,无一战败,和徐达相得益彰,配合默契,可以说确实是朱元璋所倚重的关键人物。明史中说“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为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入。”可见,常遇春当时已经名扬天下了。常遇春一生所有大小战争中,影响最大,对朱元璋的明朝建立至关重要的则是三场大战:即消灭张士诚,大败陈友谅,灭元大都北平,上都开平(这也是常遇春被封为开平王的原因)。

常遇春立下如此泼天大功,所以在其暴病死于军中时,朱元璋“闻之,大震悼,亲出奠”,还将其以亲王礼厚葬。这也无愧于常遇春一生为朱明冲锋陷阵了。




我知道有人肯定觉得,还是因为朱元璋看在常遇春死的早的情况下,才不吝赏赐。虽然老朱确实很腹黑,在后期的时候大杀功臣,残酷到极点。但是我相信在洪武早期,老朱还不是一个那样的人,彼时天下不稳,太子朱标也尚在,老朱应该没有理由排斥这样一位常胜将军。所以主要原因我还是认为因为常遇春的功劳。


夜月下鸣蝉


这就是死得早的好处。

常遇春死在了洪武二年,死于军中,朱元璋刚刚坐上龙椅,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事情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常遇春是军事人才,号称“常十万”,自称能将十万兵,而他在帮助朱元璋开疆拓土时,也屡建奇功,尤其是和陈友谅大战的“龙湾大捷”,常遇春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战让朱元璋彻底站稳了脚跟,有了图谋天下的底气。

后来鄱阳湖大战,常遇春犹如三国时的黄盖一样,率军深入陈友谅军中,点火烧船,陈友谅的战船有点像当年的曹操在赤壁上的船,船大而坚固,但是行动迟缓,一般性攻守战这种船只优势明显,但是鄱阳湖大战中明军运用了三国火烧战船的方法,明军的船只小,活动灵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尤其放火的时候。

常遇春领人乘风放火,放火完就跑,据说,陈友谅的很大一部分兵力都损失在战火中,陈友谅也死于鄱阳湖一役。

陈友谅算是朱元璋的一生之敌,歼灭了这位对手,老朱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天下了,这有点像项羽之于刘邦,项王活着一天,刘邦都如鲠在喉,但是项羽一死,天下能撼动刘邦的人也就几乎没了。

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当时也是如此。

战后朱元璋曾经夸奖常遇春:“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

而作为副将军的常遇春,其后协助徐达大破张士诚,收复元大都,可谓战功累累。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毙于柳河川军中,这之前他和徐达刚刚在开平取得大捷,把元朝皇帝赶到更北边去了,史书记载: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其智勇不在中山(徐达)下。

朱元璋得知常遇春死了,很悲痛,要用天子礼仪安葬他,后来朝臣商量就用宋太宗赵光义安葬赵普的礼仪来安葬了常遇春,朱元璋还让人画了常遇春身穿五爪金龙蟒袍的全身像,并且赋诗曰:

朕有千行生铁汁,

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

泪洒乾坤草木湿。


老朱的诗还是蛮有特色的。


总觉得有些武将死于军中还是蛮幸福的,比方说巴顿将军,比方说常遇春。

如果常遇春活到了后来,朱元璋国事平定大杀功臣,常遇春也许不但不会有这种哀荣,大约连活着都得战战兢兢吧,毕竟后来的徐达,刘伯温都获得战战兢兢的死的疑点重重。

不过我觉得1369年在还有点暑热的风中大哭常遇春的朱元璋是真心的,他此时还没有后来的算计,此时只是为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的死而哀伤,下意识想用一些方法去弥补这种哀伤,绘制龙袍像,这在古代算是最高荣耀了。

朱元璋为老兄弟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于左非常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原因如下:

常遇春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战将,在朱元璋的开国勋臣中,战功仅次于徐达。

《明史》记载,洪武二年,常遇春死于军中。同年十月,朱元璋亲自出面参加常遇春葬礼,其中的仪式,参照宋太宗祭葬赵普的仪式。

常遇春被安葬到钟山,朱元璋赐给九十件明器,随之下葬。同时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谥号为忠武。《皇明异典述》中说,朱元璋追赠常遇春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三代为上柱国等,并加谥号。这种待遇历史上极为罕见,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重视。

此外,常遇春配享太庙,并在功臣庙中绘制他的画像。注意,《明史》中所说的绘制画像,是放在功臣庙中。明朝原本没有武庙,直到嘉靖年间才增设武庙。

明朝建立之初,各种制度并不完备,朱元璋刚刚登基,天下未定,还需要将士们尽忠效力,所以他对于曾经并肩作战、一起出生入死的旧将深怀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常遇春猝死军中,朱元璋痛惜之余,有一些出格的表现,既是真情实意,又可以激励将士,这些都可以理解。

常遇春的画像摆进功臣庙中,不管朱元璋对他的感情有多深,都不可能给他画一张身穿龙袍的画像。那样会造成很大的混乱,也会给后代的皇帝、大臣造成很大的困扰,朱元璋不会犯这种错误。

此外,朱元璋晚年时,频兴大狱,大力整肃勋旧,就算当初有过这种画像,这一阶段也会毁掉,别人更不敢保留或者妄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