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买定期保险,保障期限该选多长?

关于这个问题,恐怕就是保险业内人士,也得颇费一番思量。

在“保险观察”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用"买定投余"的思路来选择终身保险和定期保险。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对自己理财颇具自信,愿意选择购买定期险来提高保障杠杆,同时通过理财来覆盖定期保险到期后的保障缺口。

不过,即使决定购买定期保险,但应该选择保障多长时间,仍然是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各种保障期限对应的保费罗列出来,分别用内部收益率IRR计算一下"买定投余"的年化收益率,计算出年化收益率最低的那一项,就是"理论上"最佳的保障期限

不过,“保险观察”这里不建议再用IRR计算保障期限了。

我们在决定购买定期还是终身保险时,已经用了一次IRR来计算,这其实并不完全符合保险的本质。

因为保险赔付是基于大数法则和精算原理的,仅就我们个体而言,再精确的计算公式也无法计算出我们的风险

在"买定投余"的保险购置方法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投资风险,当节约的保费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时,整个计划就会遭遇失败。

我想买定期保险,保障期限该选多长?

投资风险无法计算而出

在这种情况下,难倒你还想让保障期限的选择再经历一次看似准确的数学推导吗?

我的答案是NO!

在保障期限的选择过程中,“保险观察”建议还是尽量感性一些。

其实,我们看问题要抓核心,抓主要矛盾。所谓保险,核心就是冲着"转移重大风险"去的。如果不是担心未来万一出现重疾等重大风险,还买个啥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拿这点钱吃喝玩乐,有啥不好?

虽然说,人生风险,无处不在,但是大致上还是有迹可循,尤其是健康方面。而这恰恰是我们考虑保险保障期限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人年轻时,总归元气充足,身患重疾的概率比价低;但是,一旦到了中老年,随着元气衰竭,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各种重疾,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冒出头来。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权威的官方数据,看看在人的一生中,重疾大致分布的数据是怎样的。

我想买定期保险,保障期限该选多长?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就像一个照妖镜,各种疾病在人生各阶段如何分布,一目了然,无所遁形。

1、购买定期保险,一定要覆盖45岁-59岁年龄段。

比如肿瘤,作为25种必保重疾之一,在年龄段45岁-59岁中,大概占到了所有癌症患者的三分之一。

而对于女性来说,45岁-59岁这个年龄段,情况更加恶劣,女性在该阶段,特别容易高发特定的恶性肿瘤,此类病症患者,差不多占了所有患者的一半以上。

我想买定期保险,保障期限该选多长?

恶性肿瘤是重疾之王

随着被保人逐步进入知天命之年,除了肿瘤这种耸人听闻的重疾开始缠上身来,肺结核、肝炎、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也开始如影随形。像心脑血管疾病,更是棘手,它的出现,犹如一个个定时炸弹,直接影响到投保是否成功。

因为此类慢性疾病萌芽出现,意味着以后发生重疾的风险概率急剧上升。

所以,这种潜在的大坑,投保人千万得注意避开——在最初购买定期保险时,一定要将45岁至60岁的年龄段给覆盖掉。

不然,等慢性疾病风险悄然临近,预感不妙之际再想"嫁祸于人",保险公司是不会背这个锅的。

因此“保险观察”会建议在做投保规划时,至少应该要保至60岁,因为45-59岁是癌症高发的年龄段,同时又是家庭责任最重的年龄段,而且保障至60岁的保费一般家庭也负担的起。

无论是从重疾发生概率来看,还是从家庭责任来看,这个年龄段都应该保障进去。

2、保额高低与期限长短,孰轻孰重?——依据投保人年龄而定。

如果是给中年人购买定期保险,由于人至中年,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也是逐年增高,所以,关注重点,最好落在保单的期限长短上。保单期限越长,对投保人越有利,因为避免了中途续保时,需要再次面临健康告知的问题。

如果是给儿童购买定期保险,那么,“保险观察”建议,还是先侧重保单的保额高低。保额越高,越能保障儿童健康权益。保障时间上倒是不一定非得买终身险。

为什么同样是购买定期保险,给儿童买,与中年人买,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归结到一点,就是"通胀猛于虎"!

我想买定期保险,保障期限该选多长?

通货膨胀之压力巨大

因为相较于中年人而言,儿童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从0岁到80岁,漫长的人生岁月,横跨80年,其中增长的不仅有年龄,还伴随有剧烈的通货膨胀和医疗通胀。

根据中国官方渠道数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就翻了60多倍。未来如何不好预估,但是通货膨胀的态势应该是要继续延续的。也就是说,当下给孩子投保50万保额,在七、八十年的通货膨胀作用之下,势必会大大缩水。

与此同时,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涨。

想想看,依据未来的医疗费用,缩水的保额还足够治疗重疾吗?

因此,我们在为孩子配置保险时,一步到位是绝对不可能的,一定需要后期再加保。

而作为孩子的父母,此时是家庭最重要的两名成员,承担了家庭重要的经济责任,是需要重点保障的,当占据了家庭保费开支后,给孩子先配上一款定期保险,以后再根据情况加保,不失为一个好的投保选择。

总结一下,个体的风险是难以用公式来进行精确计算的,因此在选择保障期限时建议从重疾高发年龄段、以及家庭责任期来综合考虑,至少保障至60岁。而宝宝的保险由于需横跨很长的时间,出于通货膨胀考虑,可以适当考虑更为短期的保险过渡,或者采取长期+短期保险的形式进行组合。

我是保险观察,一个客观、专业、有温度、有态度的保险自媒体。请关注我,让我把专业带给你!也欢迎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本人公众号哦!如果有任何保险问题,欢迎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