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安徽文化源远流长,哪些在历史长河的耀眼的文化之光经历时间与地理的变迁,有的已经无处可寻,有的黯然失色,有的传承了下来保持着鲜明的特色。现在就让小便我带你一起去看看安徽16个地市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和文化魅力。

合肥——吴山铁字

“以锤代笔,以铁代墨”,吴山铁字将铁的刚劲和书法艺术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华一绝”。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凤阳——凤阳凤画

凤画又称龙凤画,是凤阳县一带流传的汉族民间绘画,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现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多以凤凰主题为主,象征吉祥、幸福,一般绘制成中堂形式与春节时张挂。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亳州——五禽戏

五禽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华佗创编五禽戏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随着历史的沿革,五禽戏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少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不相同的风格和特点。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灵璧——皮影戏

灵璧皮影戏自清道光年间传入,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灵璧皮影戏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又称“梆子戏”,是流行与淮北地区的艺术个性比较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芜湖——铁画

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说法,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蕴藏丰富的铁矿资源,春秋时期就有铁匠在此从事铁艺锻造。而清康熙年间一名铁匠偶然的奇思妙想,更是创造了一绝的艺术奇葩——芜湖铁画。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池州——傩戏

池州是傩戏之乡,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池州傩戏最早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随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社戏,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宣城——宣笔

宣笔源于秦代,盛于唐宋,因产于古宣州而得名。是隋开皇九年,宛陵改称宣州,遂改秦笔为宣笔。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黄山——歙砚

歙县古称歙州,后改为歙州,歙砚因产于歙州而得名。一方歙砚,千金难求,万石之中,难觅一宝。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蚌埠——旱船舞

“登浮山,看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河潼沱”。一首老的民谣唱出了独特的神采。旱船舞就是这水乡的典型代表。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阜阳——剪纸

阜阳剪纸,历史悠久。早先,剪纸是衡量妇女心灵手巧的一门手艺,旧时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门神、窗花、中堂花,都是剪纸。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安庆——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十八世纪后期在安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淮南——推剧

推剧,原名“四句推子”。安徽省地方戏曲之一,稀有剧种。它发源于淮河流域,形成与凤台县,由淮河流域民间歌舞花鼓灯后场小戏逐渐滋生、演变出来。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马鞍山——当涂民歌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当涂县各类民歌的统称,且种类繁多,是全省乃至全国民歌最多的县,素有“民歌之海”的美誉。曲调优美,节奏轻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六安——舒席

舒席又称龙舒贡席,因古产于舒城,而得名“舒席”。其选料精严,专用水竹。竹篾通过剖、刮、煮、晒等工序后方可编织。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铜陵——竹马灯

竹马灯起于明末,兴与清代,是铜陵市传统民间艺术的优秀代表之一,在铜陵市钟鸣镇流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竹马灯又叫“耍马灯”“踩马灯”“跑马灯”“唱马灯”,是一种民间歌舞。

安徽一城一艺,又有多少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