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你好,这里是北京市海淀区xx楼盘,100——150㎡的精品复式,有兴趣过来了解一下吗?”

“你好,请问您是XX先生吗?XX银行信用卡,额度5万,你需要办理一张吗?”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大多数人都在遭受类似的营销电话轰炸!营销电话就跟苍蝇一样,时不时在你耳边嗡嗡嗡,除了愤怒,根本无法杜绝!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营销电话,除了知晓用户基本的电话与名字之外,有的细到你的住址,你最近的一笔消费记录等非常隐私的信息,显然,我们已经被迫裸奔在信息时代!

那么,令人恨得牙痒的问题来了,我们的信息是怎样被泄露的呢?

万恶之源就是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运用越发广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都被互联了起来。

但享受了互联生活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却也被互联网记录了下来。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银行、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商、保险公司、快递公司、外卖机构、淘宝卖家等各种组织机构或企业、个人都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并积累各自的用户信息数据库。

其中涉及姓名、性别、年龄、生日、住址、电话、银行账号等大量个人基本信息。有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被动泄密”,有的则是 “主动泄密”。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一些组织和个人,违反职业道德和保密义务,将这些消费者信息数据窃取后出售牟利。其中不乏有电信公司、快递公司、银行等企业工作人员,也有医院、学校、工商部门人员,他们利用自身岗位的特殊性,轻而易举获得了大量个人信息。

所以在大数据面前,我们基本上是“赤裸的”。

个人信息是从哪些渠道被泄露的?

任何涉及提供隐私的事情都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比如:

物流信息

随着物流行业发展越发迅速,对于用户的实名信息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从而对于用户的隐私信息的保护也在变得重要起来。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公共WiFi

若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旧手机

换新手机时,很多人会将旧手机转卖。尽管你将旧手机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甚至将其格式化,但通过技术手段,专业人员还是可以把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就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能被还原。

社交媒体以及app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等和熟人互动时,或是登录、注册应用程序时,往往提供个人隐私成为了使用前的必要条款。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网络缓存记录

上网时您浏览的任何网络记录,都被浏览器记录了下来。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各类单据

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水电费账单……这些单据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趋利之下,还有一种更恶心的被动泄露。

“花钱买信息”。在一些保险代理内部论坛上,几万份“打包”出售的客户信息,每份合计不足4毛钱。在一些物业公司,花800元就能买到数百楼盘的业主信息。在一些医院,花3毛钱就能收购一个新生宝宝的信息。有人甚至为此开设了钓鱼网站、通讯公司和商业信函公司,专门通过收集、买卖公众“名址库”牟利。更难啃的“骨头”则由黑客出马。据媒体公开披露,黑客实际掌握用户数据库的数量已超过1亿条。

如何尽量防范自己的信息泄露?

专家指出,尽量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互联网环境。这就需要国家的法律法规做支撑,为此我们的政府也努力的在这些方面不断的完善当中。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更加谨慎,培养信息安全的意识。

在合理条件下,尽量保证“百米”内的个人信息

由于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生活中的很多需求都选用“快递”方式来解决。比如送餐、网购等。这样做在获得方便的同时我们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也被公布到商家的数据库,甚至每一个送餐员的手中。信息泄露在所难免。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只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到单元号、楼号,甚至小区门前,这样虽然没有送货上门方便,却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最精准的个人隐私。

尽量减少个人信息之间的关联程度

我们总是感慨,现在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这一部手机也把我们所有的信息和隐私凑在了一起。支付宝等交易软件往往绑定了自己多张银行卡。网购软件中也记录着自己家庭地址、公司位置,生活轨迹一览无余。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受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损害。

尽量将自己涉及隐私的信息单独处理,如使用一张银行卡专用于网络消费;所有收货地址统一选用公司地址等,这样即使个人信息遭受泄露,也可以将损害控制到最小的范围。

经常清理遗留个人信息,以及浏览痕迹

还是物流方面。在收到货物后,一定要确保包装上个人信息已经完全被清除后再丢弃。

同时及时清理自己的上网痕迹,因为浏览器在记录你的上网痕迹的同时,可能也在共享你的隐私。

天天被卖保险、卖房电话骚扰,究竟谁泄露了我们的信息!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之处望告知,相关人员会进行删除处理。

本文首发亿起学,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