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領導力的幾種心理效應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信息爆炸,任何人都要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領導幹部更不例外。

無論身處哪個國家、何種文化,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領導者貫來被認為是一門深奧莫測的學問,這也是很多研究者和領導者十分關注的問題。

今天我們為書友介紹的是與領導者的管理方式有關的一些效應。這些效應有的來自心理學家的經典實驗,有的來自民間傳說與神話故事,有的來自國內外名人名家軼事趣聞的聯想,還有一些效應則與日常生活中的觀察發現有關。它們能夠對領導者的工作方式和決策帶來啟發,比如如何發現和招納人才、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如何恰當地平衡和協調上下級以及同級間的關係等。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充滿奧妙的效應。

1.布里丹毛驢效應

法國哲學家、大學教授布里丹養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餵驢。這天,送草的農民出於對哲學家的敬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可給驢出了道難題:它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距離完全相等的草料之間,左右為難。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於兩堆草料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於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終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於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考慮顏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地餓死了。導致這個悲劇的原因,就在於它左右都不想放棄,不懂得如何選擇和決策。

人們把這種在決策過程中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為“布里丹毛驢效應”。

影響領導力的幾種心理效應

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布里丹毛驢效應”產生的根源之一,恰恰是違背了這條定律,既想得到魚,又想得到熊掌,其行為結果是魚和熊掌皆失。這種思維和行為方式,表面上看是追求完美,實際上是貽誤良機,是在可能與不可能、正確與謬誤之間錯誤地選擇了後者,是最大的不完美。

“布里丹毛驢效應”帶給我們的啟示有:1.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2.要嚴格執行決策紀律;3.要適時調整決策目標;4.要採取穩健的決策方式。

啟示一,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能獨立思考,總是人云亦云,缺乏主見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正確決策的。如果不能有效運用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隨時隨地因為別人的觀點而否定自己的計劃,那自己的決策很容易出現失誤。

啟示二,要嚴格執行決策紀律。利與弊往往是事情的一體兩面,很難分割,有的人明明事先已經做了能有效抵禦風險的決策,但是一旦現實中的風險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往往就下不了決心執行了。因此,作為領導者要有決策定力,善於權衡利弊得失,始終堅定正確的決策信念不動搖。

啟示三,要適時調整決策目標。過高的目標不僅沒有起到指導方向的作用,反而由於目標定得過高,帶來一定心理壓力,束縛決策水平的正常發揮。事實上,多數環境中如果沒有良好的決策水平作支撐,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勢必處處碰壁。而且,很多人不瞭解止損的重要性,當情況開始惡化時,依然緊抱著縹緲的構想,無法客觀分析狀況,以賭徒心態盲目堅守以致持續深陷,直至到達無法挽回的地步。這時平衡的心態往往更重要。

啟示四,要採取穩健的決策方式。在很多情況下,人的選擇都面對一種趨避式衝突,有些人一個勁地陷入哪個好哪個壞的爭論之中,但是隻要沒有明確的二者必選其一的要求,就無須猶豫不決,領導者完全可以整合資源優勢,達到“魚”與“熊掌”兼得。如成語中“一石二鳥”“一箭雙鵰”等,都是穩健決策的成果。

通用電氣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把決策能力看成是“面對困難處境勇於做出果斷決定的能力,始終如一執行的能力”。決策具有複合性,是一種合力,領導者必須從自己的洞察力、分析力、創造力、行動力和意志力等方面不斷地加強訓練,才能擺脫猶豫不決,進行相對理性的選擇,才不會成為“布里丹的毛驢”。

2.鳥籠效應

1907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了,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然地說:“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納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會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然而,這個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懷疑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

所謂“鳥籠效應”,即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因這件物品又會不自覺地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造成不必要的累贅和浪費。“鳥籠效應”也稱“空花瓶效應”。

影響領導力的幾種心理效應

“鳥籠效應”是一個典型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說,買一隻鳥比解釋為什麼有一隻空鳥籠要簡單得多,即使沒有人來問,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釋,“鳥籠效應”也會造成人的一種心理上的壓力,使其主動去買來一隻鳥與籠子相配套。實際上,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們自己,很多時候不都是先在自己心裡掛上一隻空鳥籠或是擺上一隻空花瓶,然後再不由自主地向其中填滿一些東西嗎?這是人們採取的慣性思維,即人們習慣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問題,彷彿物體運動的慣性。

“鳥籠效應”啟示領導者,慣性思維有時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認識周圍世界,但也會使我們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為此,在合理利用慣性思維的同時,要突破慣性思維的禁錮,這樣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而且我們應該少用“鳥籠邏輯”去推斷別人,更不要使自己陷入“鳥籠邏輯”中,成為一個墨守成規、頑固不化的人。

啟示一,深刻理解人性。雖然鳥籠與養鳥之間有一定關係,但是兩者並不具備必然的聯繫。而故事中,看到鳥籠,眾多客人都會問卡爾森教授養鳥的事情,客人的這種慣性思維方式,反映的是人性的弱點。人性是客觀存在的,作為領導者有必要了解人性,並且要在工作上因勢利導。任何一個人,如果要想與別人很好地溝通,對人性的理解都是一門必修課。對於一個領導者來說,更是如此。進入21世紀以來,管理越來越扁平化,依靠組織職位和權力這種傳統領導方式,已經逐漸不能適應現代發展的要求了。今天的領導者,要想做好對下屬的工作,要擁有一定的軟實力。除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專業能力和個人魅力之外,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對下屬的個性和特點有充分的理解。企業銷售領域有一句流行語:“銷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這句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與客戶建立彼此信任的人際關係之後,客戶購買產品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否則,如果客戶都沒有認可我們,那他購買產品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越是高層的領導者,對人性的領悟越深刻,他個人魅力也就越高。許多領導者之所以成功,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是成熟的智者,對人性的領悟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反之,如果對人情世故的理解不夠,那他很難去領導好一個企業。

啟示二,重審組織結構。上述故事中,本來卡爾森教授不必要去養鳥,然而,就是因為鳥籠的存在,最終他養了鳥。這讓我們想起國內的一些企業,它們的個別部門是成本中心,而且對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貢獻不大,成為閒置或多餘的機構,甚至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累贅。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對那些尚未改制的國有企業而言,必須重新審視計劃經濟時代遺留的組織結構,做到政企分開,並嚴格以客戶和市場為導向,來配置組織結構;對民營企業而言,在不同發展時期,企業的戰略、方針、政策都會發生變化,可能有些部門已經不再適合公司發展的需要,有些事關重大的職能,也並沒有在現有組織結構上體現出來,於是,組織結構要做相應的變革,許多部門和崗位也要隨之調整。否則,機構重疊、人浮於事,必然造成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下降。

啟示三,以崗定人為主,以人定崗為輔。在明確了企業的組織結構後,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定崗定編。在這個問題上,有些企業比較盲目、倉促、隨意,並未經過深思熟慮,結果往往是“決策拍腦袋、表態拍胸脯、事後拍屁股”。《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對於崗位設置這一重大問題,應該從戰略全局的高度科學、系統、統籌進行規劃。以事定人、以崗定人,是企業定崗定編的基本原則。企業應在崗位配置和人數設置方面做好年度計劃,並未雨綢繆,做好企業未來用人的中長期規劃。既要保證有充足的人力資源去完成相關職能工作,又要避免人浮於事,無端增加企業的成本。以人定崗,是特殊情況下的權變之策。比如某些國有企業或政府事業單位,要為多餘人才或部分弱勢群體安排工作,於是就會單獨設置一些部門或職位。

總之,“鳥籠效應”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對一個企業而言,它說明戰略發展規劃應該和能力、資源相匹配,很多時候應該“順勢而為”,有什麼樣的能力、什麼樣的資源,就決定什麼樣的發展規模,防止貪大求洋,造成無謂的浪費。

3.海潮效應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內亂,鄰近的齊國乘機出兵,侵佔了燕國的部分領土。燕昭王當了國君以後,他消除了內亂,決心招納天下有才能的人振興燕國,奪回失去的領土。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

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是三年過去了,千里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這個人用了三個月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千里馬。可是等他趕到這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五百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看到用很貴的價錢買了馬骨頭,很不高興。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想出千金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

郭隗講完上面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馬骨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您是真心求賢。您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您。”燕昭王認為有理,就拜郭隗為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修築了“黃金臺”作為招納天下賢士的地方。消息傳出不久,樂毅、鄒衍和劇辛等一大批賢士紛紛從各自國家來到燕國。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強盛起來,最終打敗了齊國,奪回了被佔領的土地。

用買馬骨的方法來買千里馬,用修築黃金臺的方法來吸引天下人才,所運用的都是一種“海潮效應”,即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海潮,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的現象。

影響領導力的幾種心理效應

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人才乃強國之本,求賢納士,選人用才,貴在誠心實意。“海潮效應”帶給領導者的啟示有: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不斷強化物質激勵,重視非物質激勵作用,努力營造人才“共生效應”。

啟示一,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如何設計激勵模式是一項重大的課題。隨著信息流量加大和社會化的人才市場的逐步建立,人才流動靠行政手段是行不通的,而且往往還會陷入法律糾紛。因此,必須建立適應自身工作特點和生產經營需要的,富於魅力的人才發現、吸引、培訓、管理、使用機制和激勵機制。

啟示二,不斷強化物質激勵。由於物質需要是人類的第一需要,也是基本的需要,所以物質激勵是激勵的主要模式。物質激勵是我國企業內部使用的非常普遍的一種激勵模式。物質刺激主要是改善福利分配製度,使其具有激勵功能。一是用拉開檔次的方法,這一點在集團公司的工資改革中已經體現出來。二是對人才的合理建議和技術革新者提供獎勵,使這一部分人的收入得以提高。三是完善多種分配機制。對於不同類型的人才、不同工作性質的單位或部門應當建立不同的獎勵方案,可以結合績效考核情況,完善獎勵分配方案,使之適應不同類型人員的需求,從而發揮激勵作用。四是領導者或管理層,應把握住企業創新的原動力,採取國際上通用的技術入股、利潤提成等措施,通過公平的分配體制,實現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大家感到:有創造力就有回報。

啟示三,重視非物質激勵作用。非物質激勵包括職位升遷、權力擴大、地位提升、授予各種榮譽等,這些使他們精神上產生滿足感,同時也包括進修、學習等提高自身素質和生存能力的培訓。每個人都有對職位、權力、地位、榮譽等的追求,這是人的社會屬性決定的,所以當一個人的工作業績很好,即便得到了物質獎勵,仍然有對職位升遷、權力擴大、地位提升、榮譽獲得的要求,如果這種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必然會嚴重挫傷其工作的積極性,所以必須對人才這種需要有所考慮,並通過適時激勵,引發“海潮效應”。

啟示四,努力營造人才“共生效應”。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往往植株矮小,甚至畸形,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主幹挺拔、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為“共生效應”。人才也同樣存在“共生效應”,它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引進和優待一個傑出人才,可以使四方人才紛至沓來,進而形成一個人才群體;二是指在一個人才薈萃的群體中,人才間的信息傳遞、優勢互補,能夠極大地促進人才群體的共同提高。為此,領導者應充分運用並不斷強化人才“共生效應”,形成一個吸引人才、利於人才成長的群體,推動單位的建設和發展。

4.破窗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科斯區。停在布朗科斯區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停在帕洛阿爾託的那一輛,一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一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車就不見了。

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例子:桌上的財物、敞開的大門,可能使本無貪念的人心生貪婪;對於違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規定的行為,有關組織沒有進行嚴肅處理,沒有引起員工的重視,導致類似行為再次甚至多次發生;對於在工作中不講求成本效益的行為,有關領導不以為然,使下屬員工的浪費行為得不到糾正,反而日趨嚴重;一面牆上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及時清理掉,很快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而在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會很不好意思亂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地亂扔垃圾,絲毫不覺得羞愧。

所謂“破窗效應”,是關於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暗示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指的是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甚至變本加厲,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影響領導力的幾種心理效應

據此,政治學家詹姆士·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喬治·凱琳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事實上,現實社會中的人群良莠不齊,往往存在一定的從眾心理,有著若干人雲亦云、不分善惡、盲目效仿的習氣。“破窗效應”啟示領導者,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及時做好“亡羊補牢”的工作。

啟示一,要警惕“破窗心理”影響。從“破窗效應”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種信息會導致不良現象的無限擴散,同時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過錯,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聞不問,熟視無睹,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就會縱容更多的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以致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破窗”的出現,會助長人們四種心理的形成。一是“頹喪”心理。因為壞了的東西沒人修、公家的東西沒人管、環境遭破壞、制度無人遵守、有法不依、執法不嚴、腐敗分子逍遙法外,所以對社會的信任度就會隨之降低,對己、對人、對社會、對未來缺乏信心,懷有這種“頹喪”心理的人,即使有做人的法律底線、道德底線、良心底線,即使主觀上絕不去做壞人,但是消極的言行會不自覺地道出一個人的情緒和境界來,對人和社會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二是“棄舊心理”。懷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既然已破廢,既然沒人管,那就隨它去吧。”如果窗戶僅僅是因為破損並且具有一定的修復價值就輕易棄掉,則是一種浪費;如果一項規定、制度、法律僅僅是因為執行的不力或遭到破壞就輕言放棄,就會給管理造成無序,給社會造成混亂。三是“從眾心理”。良莠不分、盲目隨從、消極規避風險與責任,甚至明知是錯誤的,卻要“別人能夠做,我就可以做;別人能拿,我也可以拿,不拿白不拿”,而不考慮行為的後果。四是“投機心理”。這是一種不想努力就要達到目的的歪曲心理,當看到有機可乘並且能夠得到利益的時候,就會僥倖去試一試。“投機心理”有時是“從眾心理”的階段性、機會性的表現,看見別人這樣做過了,靜觀其變,若無不良後果,認為時機成熟,便開始行動。這種非光明正大之人,往往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甚至付出慘痛的代價。

當然,“破窗效應”也不是沒有破解的方法,威爾遜和凱琳在提出這個理論的時候,是有前提的,一是出現“破窗”,二是“沒有及時修復”。也就是說,只有在“破窗”沒有得到及時修復的時候,“破窗效應”才會應驗。

啟示二,要打造“好窗”。“好窗”,就是質量高的、結實耐用的窗戶。對於個人來說,就是要求領導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修身立德,嚴於律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對組織和團體來說,就是要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文化氛圍和工作秩序,完善制度體系和獎懲機制,弘揚新風正氣;對於社會來說,就是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覆蓋各行各業的法律法規,營造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環境,使“破窗”的違法行為不想為、不敢為、不能為,形成和諧穩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因此,“好窗”要精心打造,“好窗”貴在堅固。安全穩定工作是永恆的課題,既不能一勞永逸,又不能忙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注重打基礎、固根本、管長遠的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安全穩定的長效機制。

啟示三,要精心“護窗”。總結近年來“破窗效應”發生的原因,多與規章制度不落實有關。當前,各個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但很多制度只是講在口上、寫在紙上、貼在牆上,並未真正落到實處,沒有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遵守和執行。因此,當前重點是抓好政策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解決好“有章不循”的問題。制度規章一旦出臺,就要嚴格執行。領導者要敢於堅持原則,在政策法規面前要一視同仁,不打折扣、不開先例,對於無視黨紀國法,破壞制度規矩的人和事,不管涉及哪一級、什麼人,都要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處理,絕不姑息遷就,以實際行動維護法規制度的嚴肅性,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和經濟社會的安全穩定。

啟示四,要及時“補窗”。一項建設、一個制度如果出現紕漏,又不及時修補,將會帶來更多的“破窗”者,從而導致整個建設垮塌和制度形同虛設,社會如此,一個單位也是如此,作為領導者,查漏補缺是應具備的能力之一,一個微小事件經過不斷演變放大,在未來也許會造成巨大影響,甚至成為動亂的決定因素。

(以上內容摘編自《領導者應關注的60種效應》,圖片均來自網絡)

《領導者應關注的60種效應》

陳金明 編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5月

如轉載,請註明來源(人民出版社讀書會微信公眾號 ID:rmcbsd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