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高度發達,美國年輕人平均工資4萬,而一套住房只有22萬

美國的年輕人,有錢也不比房、車,甚至不比錢,更不羨慕別人。這是自由平等和個人獨立精神的體現。歐美有著相同和一致的社會價值觀,必然是最實用和最正確。比如說美國年輕人基本不關注扎克伯格的身價,而更關注他的貢獻。這是社會責任感,個人自信心的表現。在美國名校年輕人的價值觀裡,你所做的事情本身,比你因為做這件事情而掙了多少錢要重要得多得多,這很對!據說扎克伯格本人對名牌服飾、豪車、多套房產不屑一顧,這在美國年輕富人的圈子裡,並不是一個特例,而是極具代表性的。

這才是高度發達,美國年輕人平均工資4萬,而一套住房只有22萬


 歷史上的美國曾經是地大人稀的國度,只要你勇於開墾土地面積,就有豐厚的產出回報。沒有出現人與人競爭的必要!只要你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術,就擁有財富。他們的文化基因裡沒有人與人之間的攀比,角逐和爭鬥。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引發的內耗很大,往往浪費很大的社會資源。大致在二戰結束後不久,1960年代開始,美國的社會發展就培養了一大批地產、石油,製造業和傳統金融(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產業,開始實現國家產業吸聚世界資源來養育著人民。

這才是高度發達,美國年輕人平均工資4萬,而一套住房只有22萬


現代美國年輕人,特別是名校年輕人的價值觀,已經成為絕對主流。

現在的美國年輕人,所以他們喜歡旅遊,愛好冒險,更是追求一切的好玩的事情,他們更注重的是精神層面的追求,他們和全歐洲人一樣喜歡房車,遊艇。

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後,他們都會得到一個較理想的工作,薪水大概是四、五萬美元左右,這就保證了對美國年輕人來說,買房或者貸款買房是沒有壓力的事。是美國獨特的文化嗎?還是經濟條件的原因,很多年輕人可以不買房,選擇房子租住。這方面和中國大大區別,卻與日本相同。這裡似乎有個問題:那就是,房子是屬於社會的而不屬於個人。每個個人都只是暫時居住。

這才是高度發達,美國年輕人平均工資4萬,而一套住房只有22萬


最新的消息顯示,一處新房在美國的中線價格大概在30.2萬美元,二手房更低中線價格則是22.84萬美元,這個價格相對美國的工薪階層薪水來說,如同中國人買車的輕易程度。

這才是高度發達,美國年輕人平均工資4萬,而一套住房只有22萬

年輕人不上大學也不會被低看,不上大學,高中畢業後做技術工人,所謂藍領,工資依然相差不遠。高中時有免費獲得的美髮美容方面的專業訓練。有的條件好的高中,開設了多種實用技能專業訓練科目。先進入服務業做做看,建築方面做做看,如果不喜歡,或者前景不好了就邊幹邊讀“社區學院”,獲得專業的機能後再轉行。失業率也是國家和社會的問題,不屬於個人問題。

工資薪水無非是用來消費的,它無非是社會生產量和人口的分配!我們也是生產大國。2017年,美國家庭,包括一個獨居的個人家庭,平均收入為69629美元(合約人民幣46萬5000),稅後6萬美元上下(約40萬800元人民幣)稍稍多一點。但美國家庭會花掉其中近5萬6000美元,合約人民幣37萬4000元,其餘剩下的存起來。美國才是消費大國,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2017年美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7564億美元,世界第一。第二是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4246億美元。第三產業極為發達,個人消費支出佔GDP的65%,可見消費刺激經濟增長,是美國經濟增長重要環節。中國是53.6%,這也是自2012年擴大內需政策以來,實現連續六年消費總額佔GDP比重超過50%。

美國年輕人的絕大多數,畢業後會選擇獨住,極少蹭房住家裡的,和父母住免不了爭爭吵吵,還會選擇“出走”,這似乎和中國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