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洋房鬼宅,父债子还!舞女下班,每晚回殡仪馆!

鬼宅报仇

民国时期,抗战胜利后,上面派官员来接收大上海。老百姓称这些来接收的官员为“接收大员”。当时,有个姓黄的接收大员,因为他手段毒辣,平时又会拍马屁,深受上司的青睐,被提升为科长。

民间故事:洋房鬼宅,父债子还!舞女下班,每晚回殡仪馆!

黄科长到上海后,挑拣了在司高脱路(山阴路)的一幢三层楼小洋房。这幢房子,过去是日本人在沪的住宅区。日本鬼子投降后,这幢花园洋房自然也空着。黄科长就以“接收大员”身份“接管”了这幢洋房。于是,他手下的一批狐朋狗友,奔波忙碌起来,有的帮助打扫、油漆;有的忙着送家具、送名人书画;有的帮助叫来了厨师、佣人……共二十来人。黄科长搬进住下后,上海滩上那批找“靠山”的人,连续上门来请他赴宴,请来舞女伴他跳舞,每天晚上不鬼混到半夜绝不会罢休。

黄科长有个嗜好:对进舞厅跳舞好比吃“灵丹妙药”,特别有精神,当他看到那些舞女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像天仙玉女一样在他身边旋转时,他几乎醉倒了。他眯着色迷迷的眼睛,一会儿盯着这个舞女,一会儿又盯着那个舞女,真是神魂颠倒。有一次,黄科长在同一个舞女跳舞时,那舞女说:“黄科长,您人生得漂亮,办事真有手段。论地位,是从重庆来的接收大员,可真是财大气粗,靠山石硬!”黄科长听到这样的赞扬声,更加得意忘形,并且把那舞女搂抱得更紧了。这样,一日三,三日九,黄科长对那舞女有意思了,后来竟与那舞女结了婚,住进了那幢整修一新的洋房。

有一天夜里,黄科长的表兄从苏州到上海来探望他。对方寻到黄科长的新居,就按电铃,按了半天。无人开门,就从铁门里爬进去。他进了庭院就去敲门,竟没人出来。再一看,门未锁上,便推门而进。来到二楼房间,再推门一看,发现黄科长口吐白沫,生命垂危。苏州表兄马上叫车把他送到医院抢救,总算救活了一条命。

从这天起,黄科长总感到胸闷,口干舌燥,浑身像火烧一样。这天,他还未起床,妻子在镜子面前梳妆,他从镜子里发现妻子是副人骨,他顿时吓得大叫:“你……你...…”话未出口,妻子转过身来,果然是个一身骷髅的鬼魂。黄科长大叫一声昏死过去。于是,黄手下的人,又把他送到医院。最后,他搬离了这幢房子。

民间故事:洋房鬼宅,父债子还!舞女下班,每晚回殡仪馆!

从这天起,黄科长又专门派了四个得力助手,身上带着武器弹药,对这幢房子进行专门值班。到了夜里没有什么动静,半夜过了,仍然没见什么异样。四个人心想反正值夜班没有事,就去买酒菜,边吃老酒边聊天。谁知,在半夜过后没多少时间,楼梯上传来了“咯噔”、“咯噔”的声音。

四个人的眼睛一齐朝楼梯看,发现有只白色的米袋,一步一步地往楼上来。奇怪啊,半夜过了还有人送米来?四个值班家伙马上将枪握在手里,准备应付万一。这时候,那只白米袋依然一步一步地上楼来。四个人喊了一声:“不许动!”可米袋依然没停止。于是,四个人扣动扳机,枪子朝白色米袋打开去。几十发子弹打光,米袋还是“咯噔”、“咯噔”地的直向他们走来。四个家伙慌作一团,大喊:“你是人还是鬼?”这时,从米袋后面走出两个人来,他们都是一身骷髅。

其中一个先说:“我就是舞厅里的舞女!”另一个骷髅说:“我就是这幢房子的房东老板!”“啊!有鬼,有鬼!……”四个家伙正欲拔脚溜逃时,巡捕赶上门来了。

隔壁邻居刚才听到枪声,就向巡捕房打电话作了报告。巡捕在房间里、楼梯上看到到处都是撤落在地上的白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黄科长的父亲在敌伪时期充任日本的翻译官,当了汉奸,很多老百姓在他手下被无辜杀戮了。这幢黄科长现在居住的洋房,过去是个开米店老板的私宅。他父亲看中了这间房子,就耍了手段,借口向日本宪兵队告了状,结果查封了米行,强占了房屋,枪杀了老板,奸污了那老板的妻子,打死了老板的女儿。那个在舞厅里伴黄科长跳舞的舞女,就是米行老板冤死的女儿。后来黄科长的父亲虽然不在了,房子也荒废了,阴差阳错,但他们见到汉奸的儿子又上门来作威作福,父债子还,便使出鬼魂的本领,要讨还过去所欠的血债。

黄科长听到这些事情真相后,再想赎罪已经来不及了。没过多少时候,黄科长就一命呜呼了!

舞女回殡仪馆

有个踏三轮车的青年叫阿发,为人忠厚老实,生活俭朴。一天夜里,满天星斗,时间已经十二点敲过,南京路上的仙乐舞厅即将散场。阿发把三轮车停在舞厅门口。这时,有个全身珠光宝气的舞女从舞厅出来,她用纤细的手一招,机灵的阿发连忙将车子拉到她面前。舞女跳上车子,关照三轮车车夫踏到万国殡仪馆。

民间故事:洋房鬼宅,父债子还!舞女下班,每晚回殡仪馆!

阿发心里一愣:到殡仪馆?但又一想:殡仪馆也有工作人员嘛!于是,他低着头用力踏车子。当路过新城隍庙时,天下起雨来,路边有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连连呼叫三轮车。阿发只顾自己往前踏,没有去理睬。这时坐在车子里的舞女却招呼阿发停一下:“落雨天,还是让他上来吧!”三轮车夫抬头朝舞女看看。

舞女说:“只要坐得正立得正。不怕和尚尼姑合板凳。”阿发一听客人不介意,把车停下,让他上了车。这个中年人原来是新城隍庙附近一家店里的经理,身边带了一只包,包里有六百块钞票。是他今日店里的营业钞票。他上车后一看,旁边坐着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子,心里顿时一阵高兴:真是送上来的一朵鲜花!于是,他忘了自己的身份与人格,伸手在舞女身上东摸摸,西摸摸,最后又凑上去想接吻。哎呀不好,她的面孔怎么冰冰冷的?又一想:对了,天在下雨受了凉。店经理放肆地与她拥抱、接吻。一时被弄得昏淘淘。

到了家门口的马路上,阿发就叫他下车。雨还在下,阿发用力地踏着三轮车。车到万国殡仪馆停下。舞女就从车上下来,给了阿发一百五十元美金。阿发讲:“这点路程,车费太多了。”说完,把多给的钱要退给舞女。舞女又说:“你这人真老实,给你钱,你就收下!多余的钱,给你买两件衣服穿穿,我这里有的是钞票。”说完小姐就走进万国殡仪馆。阿发拿到许多钞票,心里非常高兴。当他在整理三轮车坐垫时,发现一只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六百块钱。这一定是那个半路上叫车,又戏弄舞女的店经理的。

第二天晚上。阿发又把三轮车踏到仙乐舞厅,停靠在马路边上。跑马厅大钟随着“嘀嗒嘀嗒”的声响,已经敲过十二点了。.....篇幅有限,进入下面,了解更多,可阅读全部故事。原文标题是“舞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