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街道王戶口:城區旁的陶藝特色村等你來遊玩

江北街道王戶口:城區旁的陶藝特色村等你來遊玩

距離王戶口自然村不遠就是浪坑溪。

2016年,江北街道甘溪村王戶口修復了一座沉寂30餘年的龍窯,並連續舉辦了兩屆陶藝文化節,一舉成為“網紅”村。上月,市旅遊局邀請來的A級景區村莊創建服務團隊專家,在走訪了王戶口後,對其生態環境、道路交通以及文化底蘊等給予了充分肯定。

“我們離市區近,這是最大的交通區位優勢。兩屆陶藝文化節打開了知名度,這是品牌優勢。村裡有山有水,這是自然生態優勢。”近日,甘溪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德福說,今年,王戶口還被列入2018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助推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基礎和平臺正在著力建設中,“基於這些優勢,王戶口提出了創建3A級景區村莊的目標,著力打造陶藝文旅特色村。”

江北街道王戶口:城區旁的陶藝特色村等你來遊玩

通過人造藤蔓隧道,沿石階就能登上山頂。

王戶口離城區僅十來分鐘車程,依山傍水,稱為城市後花園並不為過。8月26日,記者來到王戶口,剛到村口,便被兩隻象徵著陶藝的大缸吸引住了。村口道路兩側,分別立著一隻5米高、5米口徑的大缸,缸體還有紋路和彩繪。據悉,這兩口缸是用鋼筋水泥澆築的,通過彩繪呈現出仿真泥缸的效果。在大缸一旁,立著一塊“王戶口陶藝小鎮導覽圖”,上面用簡單的手繪圖案介紹了村裡各個景點的位置,還貼心地標註了距離村口的路程。

2016年,王戶口恢復了一條沉寂30多年的龍窯,並舉辦了首屆陶藝文化旅遊節。去年,王戶口請了專業團隊,掌管龍窯,併成功燒製出精美陶器。作為柴燒窯的一種,龍窯在燒製過程中,會因為落沙、落灰等因素,在陶製品上形成火燒紋、鐵器色等效果。龍窯“進窯一色、出窯千變”的魅力,吸引了不少製陶大師紛紛把作品送過來燒製。

江北街道王戶口:城區旁的陶藝特色村等你來遊玩

2017年底,王戶口舉辦了第二屆陶藝文化旅遊節,數百名遊客在一睹龍窯出窯風采同時,還體驗了陶藝製作。王戶口的名氣越來越大。

今年,王戶口的危舊房改造熱火朝天。“趁這個機會,我們計劃建設東派民居特色村,結合陶藝特色村莊建設項目,進一步挖掘村莊文化底蘊。”王德福說,陶藝廣場、大師工作室、綜合文化禮堂、陶藝體驗館、遊客服務中心、兒童勞動成果交易館等項目均在穩步建設當中,其中不少項目已經結頂,預計10月底建成。

在與陶藝相關的場館和廣場之中,王戶口融進了農業體驗內容,將推出“小手牽大手”活動,以20至30平方米為一個單位劃分出租,承租的市民可在農場裡開墾種菜,成熟後,還可以交換勞動成果……王德福說,體驗教育越來越流行,這方面的需求很大,市場空間開闊,“前不久我們剛接待過一批廣廈學院的學生團體,學生們的反響都很好。”

江北街道王戶口:城區旁的陶藝特色村等你來遊玩

位於村後山上的攀巖基地已完成基礎建設。

在王戶口的後山上,攀巖基地已初具雛形,陡峭的巖壁完成了基礎設施,下一步將對地面及配套設施進行完善。

順著石階可以來到山頂公園,那裡有一片約40畝的野梔子花,“因為多年未養護,偶有老人登山健身才會上來。”王德福介紹,在前不久對王戶口進行的A級景區村莊考察活動中,考察組專家對這個梔子花公園表示了期待,希望能夠將其融入到整個村莊的提升改造中去,作為一個景觀點。

目前,王戶口的A級景區村莊建設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遊客服務中心已結頂、停車場拓寬建設正在進行、旅遊廁所已選址確定、導覽系統也將繼續優化和完善。

東陽日報 記者 胡鼎 胡揚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