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一笑很有文化,包含了中国神话哪喜庆2仙?雍正皇帝御封

“呵呵”一笑很有文化,包含了中国神话哪喜庆2仙?雍正皇帝御封

网络发达的今天,选择用社交软件聊天交流,既方便,还实惠!

很多人,便逐渐放弃了原有的手机电话等通信沟通方式,而习惯性选择了网络软件交流。

有人在网络交流中,慢慢总结出一句:聊天止于“呵呵”!

为什么人们会对呵呵这个词产生过敏的现象呢?这源于人们的一些日常认识。

“源易缘”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发现,“呵呵”,本意为一种单纯、开心的浅笑声。

“呵呵”一笑很有文化,包含了中国神话哪喜庆2仙?雍正皇帝御封

如今网络用语中,却有几方面的不太好的意思:1、有否定式的嘲讽或不屑;2、容易让对方感到没尊重他;3、有应付、敷衍、糊弄对方的印象;4、表示有些无奈;5、想结束本次的聊天。

因此,在网络中人们就认为”呵呵“一词,成为最伤人的新词。

其实,”呵呵“一词,大有来头。

不论是在名著中,还是在一些趣味小说里,古今的人,都喜欢用”呵呵“这个词。

比如:”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菩萨蛮》的作者韦庄,就被认为是“呵呵”一词的发明者。

“呵呵”一笑很有文化,包含了中国神话哪喜庆2仙?雍正皇帝御封

韦庄还在《天仙子》一文中写道:“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

“呵呵”较早记载于史料中,是《晋书》中的一个典故。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16国大分裂时期。后赵皇帝石虎的太子石宣,见弟弟石韬受宠,忌妒心起,便派出刺客,欲暗杀之。

在嫉妒心的膨胀下,石宣不仅暗杀石韬,还想在石韬的丧礼上,暗杀后赵太祖石虎,结果被石虎发觉,也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原文中写道:临葬前,石宣“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从上面的典故中看,“呵呵”或通“哈哈”,是当时胡人流行的一种笑声。

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看,“呵呵”一词,音通“和合”,并非像现在网络中认为的贬义词。至少他是代表为感情或笑声的中性词。

更难为可贵的是,“呵呵”一词,还代表了中国神话中的“喜庆”二仙。

“呵呵”一笑很有文化,包含了中国神话哪喜庆2仙?雍正皇帝御封

哪二仙呢?熟悉传统文化的人,马上能意会,那就是“和合”二仙。

先看“和”字,中国人倡导的就有“和谐、和平、祥和”的愿望;而“合”字,则是结合、合作、融合的大局观。

民间的百姓们认为,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夫妻和合,有相对应的吉祥神仙,而和合二仙就是主掌婚姻的喜神之一。

相传,和合二仙,一人手持盛开的荷花,一人持有如意的宝盒。莲花取意并蒂莲,盒子象征好合。古人便取“荷、盒”二字为“和谐合好”之意。

“呵呵”一笑很有文化,包含了中国神话哪喜庆2仙?雍正皇帝御封

人们在婚姻中,也会张挂和合二仙之像,或是常年悬挂在厅堂中,以图一家人和气生财,和谐美满、大吉大利!

那么和合二仙具体又是谁呢?

清雍正11年,雍正皇帝御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寒山、拾得就被称作“和合二仙”、“和合二圣”。

从现实生活来看,传统文化精髓的“和合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仍有着它积极的意义。

就此话题,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见,欢迎留言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