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手足口病防控信息显示,根据既往流行规律,

自3月起,我国手足口病疫情将逐步上升,进入春夏季流行季节。对此,建议5岁以下儿童尽早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4—7月会迎来手足口第一个发病高峰,国家卫计委官网最近已经把手足口病防控信息挂到了热点提示的第一位。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近十年来名列中国法定传染病月均发病人数的首位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主。其好发人群往往为

5岁以内的孩子,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这种病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

无论宝宝以前是否得过手足口病,如果TA正在上述年龄范围内,正在上幼儿园,或者曾到过人群密集的地方待过,爸妈可要特别注意了!

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体后,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随后出现症状。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个病特别可怕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手足口患病初期跟普通的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没什么区别,容易误诊。有时,直到手掌心、脚掌心、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才发现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第二,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肺水肿、神经系统感染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一听到有可能会导致死亡,爸妈就慌了。实际上,绝大部分手足口患者所患的是轻症,而非重症。

★轻症手足口

患轻症手足口的孩子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

图片来源:nhs.uk、diseasespictures.com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发热1—2天后会出现皮疹,典型的会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红疹及小泡样损害,病程一般 5—7天

重症手足口

如果已经明确诊断了为手足口病的孩子,在快睡着时,反复发生类似被惊吓的突发性全身性肌肉收缩动作(神经系统受累的早期指标)爸妈可要警惕是否感染了手足口中偏重的类型了!

重症手足口病还可能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持续呕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状,很多患儿在发烧3—5天后病情突然恶化,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肺功能衰竭。

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大部分患儿会在入院 24 小时内死亡。即使存活下来,也可以有后遗症。

之前媒体曾报道过,山东一名7个月的宝宝,在上午10时危诊入院,当天晚8时23分抢救无效死亡的案例。

除了可能被家长忽视、延误病情外,主要还是因为宝宝感染的是重症手足口。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

手足口病的疱疹,并不仅限于手、足、口这三个部位。

很多不典型的疱疹会出现在其他部位,如前臂、臀部、甚至脚趾甲,形态也各有不同。比如下图: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疱疹性咽峡炎

说到手足口,就不得不提到它的“近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有个小名,叫“隐形手足口病”。两种疾病的元凶都是肠道病毒,并可能由同样的病毒导致,不仅传播途径相同,也常常在同一时期暴发。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疱疹性咽峡炎仅仅会引起口腔后部出现红色的疱疹或溃疡,而手足口除了口腔,手上、脚上、屁股,甚至全身都会出现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和影响往往没有手足口严重,也没有被纳入我国的法定传染病。但很多研究证明,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概率会发展为手足口。

感染手足口怎么护理?

1、宝宝出疱疹可以用针挑破吗?

不可以!应由其自行消退,不能用针挑破以免继发感染。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疮止痒,或是用利巴韦林喷剂多喷喷患处,口服蓝芩口服液或抗病毒口服液 。

如果是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搽破溃处。

2、能用84给宝宝的衣物消毒吗?

也不可以!84属于化学剂,比较刺激,对宝宝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最健康安全的方法就是用开水烫洗,还有在太阳下晒晒也是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只要宝宝没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难或者是疲乏无力、面色灰白等这种重症情况,一般的家庭护理就可以。

多数宝宝,基本在7天左右都可以逐渐恢复,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多喝白开水。

如果宝宝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长都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一刻也不要耽搁,由医生来诊治。若有重症倾向的则需留院观察或者住院治疗。

注射疫苗最有效

但不完全保险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分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等。

肠道病毒EV-A71的示意图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据统计,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的82%,死亡病例中的93%,都是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我国现已研制成功并全面上市的疫苗,就是肠道病毒EV71型疫苗

这也是目前全球上市唯一可用的预防手足口病疫苗。中疾控专家表示,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6个月以上至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以接种,一共需要打两针,属于自费疫苗

一般来说,带孩子进行两次EV71型疫苗接种,免疫后两年中和抗体水平和临床保护效力仍能维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

如果孩子得过手足口,但不是EV71型病毒,也可以补打。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如何预防才是关键?

1、勤洗手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一定要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

2、隔离意识

不要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

3、提高免疫

规律的生活作息,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都能增强免疫功能水平,这才是长久、稳定的防病措施。

4、非常时期能带宝宝下楼去玩吗?

很多家长在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就将宝宝关在家里,不敢带宝宝到外面玩。

其实户外活动是完全可以照常进行的,

只是不要去人多、拥挤、不通风的地方,外面空气流通,阳光很好,所以宝宝在室外玩是非常安全的。

手足口病高发期又来了!有关发病症状、预防、疫苗、护理的解答

得一次就终身免疫?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且之间是没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再次染病。

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所以宝宝反复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被子”是预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

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在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