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中用得上的精彩佳句,有文采、有深度、有思想!

公文寫作中用得上的精彩佳句,有文采、有深度、有思想!

1.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錘子砸不出個金娃娃來。

2.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3.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

4.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眾人拾柴火焰高。作為基層組織帶頭人,必須要學會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

5.過去,中國成功解決了“有沒有”“富不富”的問題。如今,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正著力解決“好不好”“強不強”的問題。

6.“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作為適應發展階段需要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滿足的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厚植的是現代化強國的物質根基。

7.時間是偉大的書寫者,而時間書寫下的,正是改革者的遠見卓識和高瞻遠矚。

8.發展的路很長,但關鍵處往往就那麼幾步。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既是一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也是一個主動作為、乘勢而上的機遇期。

9.機遇抓住了就是良機,錯失了就是挑戰。可以說,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不僅關係當前,也關係長遠;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10.從改革層面講,思想觀念裡的革新,較之產業結構、宏觀政策、激勵機制上的改革,更為隱性卻更為關鍵。改變保守陳舊的思想觀念,來一場“頭腦風暴”和觀念革命,是改革攻堅、轉型發展不可忽視的課題。

11.發達省份的幹部遇到新矛盾新問題習慣“向前看”,善用創新的思維尋找解決辦法,一些幹部卻習慣於“向後看”,看有沒有成規慣例可循、有沒有現成經驗可用。因循守舊、害怕改革,為官不為、不敢擔當,只有先克服這些態度問題,發展上的起色才能慢慢顯露出來。

12.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先行先試、敢闖敢幹,改革開放40週年積累的成功經驗,在前進之路上依然大有裨益。

13.轉換動能,轉型升級,是經濟結構向高級階段進階必須翻過的一座高山,是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躍遷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爬過這座山、邁過這道坎,才能迎來一片坦途。

14.責任歷來是沉甸甸的擔子,只有敢於挑起來才堪大任,“愛挑的擔子不嫌沉”。青年一代更是如此,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需要用奮鬥來書寫最深沉的註解。

15.用汗水澆灌才華,用實力激發才思,才沒有浪費最富創造力的時光並換來最耀眼的成績,也擊碎了“破格太過”的質疑、“運氣太好”的嫉妒、“後勁不足”的擔憂。

16.“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更重要的是,不論年齡與性別,無關行業與地域,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踏著奮鬥的節拍,“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我們的時代才會更加絢麗多彩。

17.“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青年的奮鬥一端連著個體夢想,一端連著國家興旺,讓腳步永不停息、與家國榮辱與共,再微小的能量都會迸發出光與熱,再渺小的個人都會成為新時代的弄潮兒。

18.功成不必在我並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澱之後真正的評價。”

19.蓄勢待發之際,更需沉心靜氣、重溫塑造政治生態的深遠意義。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恆正風肅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鍛造優良黨風政風、確保改革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保障。

20.呵護良好政治生態,必須發揮領導幹部的“頭雁效應”,要“整巴實,不吹殼子”。

21.群眾的事,要群眾一起來幹。一個巴掌拍不響,單憑黨支部幾十個人,剃頭挑子一頭熱,幹不成事。

22.要多積尺寸之功。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要牢記“堤潰蟻孔,氣洩針芒”的古訓,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嚴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漸,時刻保持人民公僕本色。

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必須夯實基層。

24.民生工作貴在細與實。如今老百姓看我們幹得怎麼樣,不看總結,也不看樣板工程,就看日常服務是否貼心、排憂解難是否到位。多辦利民實事、多解民生難事,才能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充實。

25.在強化責任擔當中見真章。領導幹部要自覺做到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敢於涉險灘、破藩籬,當好改革促進派和實幹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