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摘录」什么东西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你还记得吗?

「咨询摘录」什么东西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你还记得吗?

小喇叭:儿童心理成长课堂,集本号5年来全部的家长课程,并提供儿童行为的原因测试(免费)。

「咨询摘录」什么东西已经被人们所遗忘,你还记得吗?

这是一个令人焦虑的时代,工作、家庭、交际,沉重的压在每个人的背上。因为焦虑,所以追求快速。把孩子给会带的人来抚养这也是一种人尽其才的效用最大化,不是吗?

隔代抚养孩子成了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养育方式。长辈有丰富的育儿经验,但是有利也有弊, 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则咨询。

家长:

我家宝贝是女孩,四岁了。之前是爷爷奶奶带,现在我和孩子爸爸来带她。宝宝从小两地跑,很独立,离开哪一方都不会哭闹。虽然爷爷奶奶带的多,但她对父母更亲一点。可每次她被接回父母家,她就完全不理睬爷爷奶奶,打电话的时候连叫他们一声也不愿意,我很疑惑。我现在就很焦虑,想知道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

根本原因

孩子的生活环境,频繁的改变,会让她有一种漂泊的不安全感。

如果这是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最好也是要跟孩子说明情况,就算听不懂也没关系。起码她会知道,每次离开爸爸妈妈都会跟她说清楚,不会睡一觉或者玩了一会玩具,身边人就变成爷爷奶奶了。

所以,最忌的还是偷偷离开。因为,孩子搞不清楚状况,却只能被动接受身边人和环境的忽然转变,孩子会害怕、恐慌。如果我们自己设身处地的设想一下,就会知道这种情况会让人有多不安。

建议

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也需多和孩子沟通,跟孩子说说自己的生活,多倾诉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想念,也多引导孩子说说自己,从生活琐事、细节片段的事情说起,当然也要考虑孩子的接纳能力,碎碎念就好。

建立分离仪式

不要偷偷离开,而是跟孩子平静地说再见。下次再见时,还要和孩子确认,妈妈回来了,妈妈爱他。孩子会知道,妈妈的离开是暂时的,还会回来。

和孩子建立属于你们的分离仪式,也是建立安全感非常关键的一步。每次要离开孩子时,可以亲亲他(她)的小额头,告诉他(她):“宝贝,妈妈很爱你,但妈妈要去(哪里),大概(多久)会回来的。”以这样的方式跟他(她)说再见。

和孩子交代清楚

和孩子交代清楚关于他(她)的所有生活计划。比如,要上幼儿园了,在哪里上,以后都会在这里或者在这里上多长时间。如果孩子不得不和父母分开一段时间的时候,不仅要说明时间,还要告诉他为什么,尽量具体化。当然不分开肯定是最好的。

多和孩子表达爱

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通过亲吻、拥抱之类的行为或者多说“我爱宝宝”这样的话语,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被爱包围的孩子慢慢就会有自信和安全感,随后也会大胆表达自己。

孩子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我们需要将他(她)当做大人,事事与他(她)说明白、道清楚,要多抱抱、多亲亲他们,要让孩子能感受得到爱。

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也是这个时代里最容易被人遗忘和缺失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