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週日的晚上,按常理,我應該感覺沮喪、焦躁,因為明天是星期一。”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在《控制焦慮》一書中所寫的一句話。
“焦慮”這個詞漸漸的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之中被提及的次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對於生活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的年輕人來說,從週一一週的開始到週日一週的結束,週而復始,“焦慮”逐漸成為他們要一天要面對一次甚至很多次的一個集體“感冒”現象。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焦慮中掙扎徘徊著。
“累與焦慮總是縈繞著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打電話的時候跟我說道。
他曾經是一個活潑的射手座,總是把自由和快樂掛在嘴邊。現在的他不禁讓人心疼。“七或八小時的上班時間,上司很多時候都會無休止的讓我加班。為了養家餬口只能如此堅持。 ”
伴隨著這樣的高強度工作隨之而來的是生活總是亂而無序。
就這樣,抱怨似乎漸漸的成了都市人生活的常態,抱怨的累積讓焦慮情緒就像一個寄生蟲一樣,隨之不斷地最大化,最後消極的可怕。
平靜,沒有什麼波瀾,但是背後卻是快節奏的生活,休息時間變少,工作成了你時間的大部分。
生活的焦慮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你的非理性意念,而不是這件事情本身有什麼值得你焦慮的。其實陽光不曾離去,幸福和期待仍舊還在你的生活中。
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我們總是不給自己留退路,總是用“絕對、必須、一定要”這樣的剛性字眼,來逼迫自己和他人。
最終的結果是我們無法接受事實,無法接受自己,也無法接受他人。從而讓就焦慮的情緒,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流感病毒一樣蔓延,而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人不得不去適應它的存在。
其實不是世界太快了,是我們逼自己逼的太厲害。慢一點再慢一點。
我和那位焦慮的朋友分享了下面的一些看法,如果正在焦慮之中的你可以用自己的理性態度去看待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首先,你會接受自己的工作;其次,給自己充分的休息時間;最後,學會放鬆,去以一個相對放鬆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面貌,焦慮不安這種心態在你的生活中漸漸消失。
其實,學習一些方法去“回應”焦慮是很重要的。
工作沒有興趣時,換工作或者換工作方法和思路;.不能勝任某個職位時,要時刻抱著學習的態度,一步一步積累,從不勝任到勝任,或者和主管領導敞開心扉地談談。感覺到自己因為工作苦累的時候,要經常提醒自己學會忍受和樂觀態度,改善工作方法是個最有效的方式。
生活像一杯溫水,當你的內心在躁動的社會中不斷加熱你的日子,生活的這杯水的溫度越來越高,直至沸騰,焦慮燙傷了你的的心。
其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人生來孤獨,卻又要在生活中調整自己,放空自己,採用適當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生活,慢慢的也許你會發現,你面前的生活不像你擔憂的那樣沸騰而是你夏日想來一沁人心脾的冰可落,所以別浪費時間,開蓋即飲。
我相信從古至今人活著總會產生焦慮,只是多與少的區別。願焦慮多些遠離你我,快樂多些伴隨。
閱讀更多 大細佬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