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柴秀建已成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進駐匠人——

隋朝末年,隋煬帝橫徵暴斂,大興土木,導致全國民不聊生,農民起義瓦崗軍領導者李密在黎陽(今浚縣)與隋軍大戰,眾多將士與戰馬陣亡,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士兵和戰馬,軍隊中一些心靈手巧之人用黃膠泥捏成泥人與泥馬以此來表示懷念之情,這就是泥咕咕的歷史由來。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泥咕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是浚縣民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因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聲音,所以形象的稱之為“咕咕”。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小巧精緻,人物與動物刻畫的惟妙惟肖,斑斕的色彩讓每一個“它”都栩栩如生。現在的浚縣泥咕咕有三大類大概五十多個品種,人物原型以三國、水滸、瓦崗軍為主,動物原型則有獅子、老虎、大象等猛獸,以及燕子、孔雀等飛禽。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泥咕咕擁有四種製作形式,一是模具製作,二是手工捏製,三是模子和手捏相結合,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鋼絲、彈簧。雖然泥咕咕的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精良,但是隨著年輕人對古代傳統手工藝重視程度的下降,即將後繼無人之時,柴秀建勇敢的站了出來,決心將浚縣泥咕咕發揚光大。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柴秀建老師出生於1968年,從小就對民間泥塑藝術有著非比尋常的熱愛,由於生在藝術之鄉,對泥塑文化耳濡目染,兒時就可以根據模型做出簡易的成品。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在從山東青島東方藝術大學國畫系畢業後,為了加深對泥咕咕文化的深入理解,用來創作出精美的作品,柴秀建老師經常求學於民間,與大師們求學討論,取其精華去其糟柏,把秦、漢、唐雕塑造型與浚縣民間的泥塑藝術結合起來,終於自成一派,創作出了擁有濃厚地方特色,古樸風格的作品。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在製作之初,柴秀建老師首先將當地特有的黃膠泥塑成作品,勾勒出一個物體的大概形狀,然後用毛筆蘸上水粉顏料,再以紅、黃、藍、綠鮮豔的在泥塑坯上點點畫畫,與黑漆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然後用清漆罩上一層,放入磚砌小土窯中進行燒製,最後一個個嶄新的泥咕咕就出爐了。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歷經近三十載的鑽研磨鍊,柴秀建的作品已經達到了爐火純情的地步,多次獲得各種獎項,2006年8月,在北京國際會展中心中國藝術博覽會《獅子》榮獲銀獎。2008年10月,作品《獅子踩繡·泥咕咕》榮獲“銅獎”,作品並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現在柴秀建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民間藝術學會理事,浚縣民俗文化藝術協會常務副會長。2011年7月,成功被推薦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泥咕咕|金戈鐵馬,緬懷英雄之魂

身上的榮譽有多大,承擔的責任就有多大,身為一名炎黃子孫,柴秀建老師用黃膠泥所塑造的泥咕咕不僅是一個流傳百年的傳統民間技藝,更是表達了一個發揚傳承中國非物質遺產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