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據悉,筆名“金庸”的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之一的查良鏞先生逝世,享年94歲。至此,武俠小說三大宗師金庸、古龍和梁羽生齊聚天堂,天堂裡也有江湖。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 ,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其實,金庸寫小說也是一種巧合,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梁羽生寫出《龍虎鬥京華》,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新晚報》總編輯羅孚很看好金庸,就讓金庸也寫寫試試,金庸就從自己家鄉浙江海寧的民間傳說“乾隆身世”寫起,《書劍恩仇錄》應運而生。此後到寫完《鹿鼎記》封筆,先後有將近20年的武俠創作時期,期間金庸創辦了自己的報紙,左手寫政論,右手寫小說,一步步成為傳媒大亨。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其實金庸一開始是想成為外交官,但是後來被外交天才喬冠華婉拒,他的這一夢想才破碎。後來的他進入職場一直和報紙打交道,從記者當起,到成為主筆,再到媒體創辦人,和報紙的緣分相當深。直到後來的寫小說,這一切都起源於喬冠華的決定,沒有他的這個決定,就沒有今天的武俠小說大家金庸,只有外交官查良鏞。有網友說:如果沒有喬冠華的這個決定,我們可能會多出一名外交官員,但是,我們卻會錯失這麼多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從讀者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幸運的。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15部大作,構築了金庸先生的文學大廈。據說晚年的金庸先生仍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還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讀者的意見,他都會特別地認真對待。往往作為一名作者,一旦交稿,作者一手稿之間往往是在此別過,各自安好,但是作為文字工匠的金庸先生卻為廣大的文字工作者樹立了光輝典範。在此,還要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晚年,體力和精神其實並不太允許他做這樣的艱苦的工作,但是他並沒有因為困難就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令人肅然起敬!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

金庸先生去世,緬懷!沒有喬冠華這個決定,只有查良鏞,沒有金庸。大家都很喜歡金庸作品,請來說出你最喜歡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