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書畫藝術欣賞——“金戈鐵馬”軍旅書法家楊永讓

文:海峽品牌雜誌社 克俊 偉歌 江濤

楊永讓,曾任福建某預備役高炮師政委,大校軍銜,從軍30餘載,平素苦練武藝,閒餘鑄情書法,從普通的警衛員逐步成長為部隊的領導幹部,挑燈舞劍,揮毫潑墨,縱橫馳騁於文武之間,歷練出獨特的軍旅人生。

書畫藝術欣賞——“金戈鐵馬”軍旅書法家楊永讓

40年如一日

楊永讓生於山東書法之鄉,從小耳濡目染,對書法藝術比較著迷。幾十年來,從戎而不棄筆,他無論在基層當戰士,還是任連、營、團主官,甚至走上師領導崗位,不管工作多麼緊張艱辛,他始終心繫書藝,不斷臨池,寒暑不輟、廣臨碑貼,求師訪友,博採眾長,精心鑽石。集諸家妙筆,融戰法於書法之中,求變化於書法之外,行筆起止又流暢而靈動,楷書結構規整,疏朗俊秀,結構嚴謹,氣勢壯闊,有大將風度;行草運筆流暢,氣韻貫通,流轉自如。

書畫藝術欣賞——“金戈鐵馬”軍旅書法家楊永讓

歷代書聖有傳人

征衣常帶淡墨香,落筆驚風浩氣存。楊永讓有著一股北方漢子固有的爽快與豪氣。他將這種直率的內在氣質與筆墨相結合,便形成了他今天書法的風格:勁健、果敢、堅實。如果說,藝術是個性的寫照,從他的書法中,我們看到了他性格中更本質的一面。取法高古,從遠古的漢魏書風中尋找養分,獲得啟迪。於是,他筆下的東西無論是嚴謹的楷書、典雅的行書、瀟灑的草書,還是沉雄的隸書,都能透露出一種凝重、悠遠的氣象。正如先人所謂:“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的楷書結體嚴謹、筆力遒勁,行書瀟灑飄逸、自然流暢,草書狂放不羈、行雲流水,“字如其人”地反映了一位現代軍人,既睿智又幹練的風采。他的作品數百幅作品在海內外書畫大賽、書畫展覽中獲獎和展出,部分作品被中外博物館、企業家和書法愛好者收藏。《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人民前線》、《東海民兵》、《中國書畫報》、《世界知識畫報》、《國際書畫交流》、《中外畫刊》、《聚焦中國藝術名家》、《人民藝術家》、《書法導報》、《新世紀藝術精品博覽》、《中國著名書畫家》、《新領軍人物翰墨巨擘》、《中國書畫一代大師》、《藝術與價值》、《“春天的故事”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集》、中國電視臺、省市電視臺、《福建日報》、《收藏界》、《收藏快報》、《青年博覽》、《海峽書畫報》、《海峽兩岸書畫名家典藏》等幾十家報刊、雜誌、媒體對其作品進行專版和專題介紹。

書畫藝術欣賞——“金戈鐵馬”軍旅書法家楊永讓

現任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粹藝術研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委會書法專業委員會研究員、中國藝術工委常務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副主席、一級美術師、特級書法家、福建省書協會員、省人大書畫院特聘書法師,福建翰墨書畫院院委、福建軍旅書畫院創辦人,香港大中華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研究院蘭州分院副院長,福州市書協理事,被“中國阿拉伯貿易促進會”、“埃塞俄比亞大使館”聘為特邀書畫師等。

書畫藝術欣賞——“金戈鐵馬”軍旅書法家楊永讓

文武雙全鑄軍魂

他對戰士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常說,作為一名軍旅書法愛好者,就要用手中的筆書寫軍人豪氣,描繪軍營生活,無論是當團營連政工主官,還是當師政治部主任和師政委,他經常為官兵輔導書法,為部隊裝飾文化場所。每年老兵復退之際,不論是誰,只要索其墨跡,他總會放下自己手頭的事,蘸墨揮毫,滿足戰士需求,以書法的形式寄語勉勵老兵,兄弟之情,戰友之誼,都在書法線條的飄逸婉轉中凝結,亦成為老兵在軍營中最後一瞬的美好回憶,許多官兵也因此成為他的摯友、書友、知己。

書畫藝術欣賞——“金戈鐵馬”軍旅書法家楊永讓

他的人生交織著書法,書法又滲透於生活,如同樹的枝與葉,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而恰恰是在這數十年的磨鍊與沉澱中,他一路採摘,融會貫通,兼收幷蓄,終於悟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書法之路。其“勢”如浩瀚百川,其“姿”如白雲變幻,其“韻”如萬馬奔騰,大氣磅礴,給人極強的衝擊力,形成了蒼峻崢嶸豪邁奔放波瀾壯闊的軍人陽剛風骨。

楊永讓如今已從福建某預備役高炮師政委的崗位退下來了,面對以往的成就他謙虛地說:“我要履職盡責,一邊滿腔熱血地為部隊、為官兵服務,一邊一如既往地在硯田裡耕耘,在墨海里弄潮,追求書法真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