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傷寒學家李克紹談清陽下陷與陰火上沖

著名傷寒學家李克紹談清陽下陷與陰火上衝

什麼是清陽?什麼是陰火?清陽為什麼下陷?陰火為什麼上衝?清陽下陷與陰火上衝又都表現出哪些症狀?

李東垣說得最明白。他說:“內傷飲食不節,或勞役所傷……脾胃不足,榮氣下流而乘腎肝,此痿厥氣逆之漸也……既下流,其心肺無所秉受,皮膚間無陽,失其榮衛之外護,故陽分皮毛之間虛弱,但見風見寒,或居陰寒處,無日陽處,便惡之也。”

他所說的“榮氣下流”,正如他在《內外傷辨•辨陰證陽證》中所說:“元氣、谷氣、榮氣、清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其實一也”,是清陽下陷的同義語。清陽本應發腠理,若不發腠理,而反下流肝腎之分野,就會皮膚無陽。因而惡風惡寒。他又說:“但避風寒,及溫暖處,或添衣蓋,溫養其皮膚,所惡風寒便不見矣。”這是他把內傷清陽下陷的惡寒,和外感表證“重衣下幕”尚不能徹底消除的惡寒,作了明確的鑑別。

他解釋陰火上衝說:“是熱也,非表傷寒邪皮毛間發熱也,乃腎間受脾胃下流之溼氣,閉塞其下,致陰火上衝,作蒸蒸而燥熱。”其症狀是“上徹頭頂,旁徹皮毛,渾身燥熱作,須待袒衣露居,近寒涼處即已,或熱極而汗出亦解。”

這就說明:促成陰火的物質基礎是下流肝腎的脾胃之溼,而其所以化為陰火,並使之上衝,關鍵在於“閉塞其下”。因為脾溼下流,在一般情況下,只不過是清陽下陷,只有在脾溼下流的同時,又閉塞其下——如下竅或下部某些臟器溼熱腫脹,脾溼不能外洩,才能滯留不去,化為陰火。因為“火之為物,本無形質,不能孤立,必與一物相附麗,而始得存(費晉卿語)”,也就是說,脫離開病理組織或病理產物,火是不存在的。而下流之溼,閉塞其下,正好鬱遏下焦陽氣的升發運行,使其附麗而化成陰火。

陰火既不是生理上的需要,就必受正氣的排斥,不能下洩,就必然上衝,所以才上徹頭頂,旁徹皮毛,渾身燥熱。這段文字對於陰火的成因與症狀,解釋得很具體。

清陽下陷與陰火上衝,具體說明見於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但其理論根據,實創始於《內經》。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這裡出上竅、發腠理、實四肢的清陽,是指飲食物消化後營養物質之輕清者。走五臟的濁陰,是指營養物質之稠濁者。出下竅的濁陰,則指飲食物被消化吸收以後殘留的糟粕。歸六腑的濁陰,則當是稠濁營養物質與糟粕之間尚未分解的混合體。這就是健康人對於飲食物消化後的吸收與排洩過程。

如果營養物質之清者,不出上竅,不發腠理,不實四肢;而營養物質之濁者,以及糟粕之類,不走五臟,不歸六腑,不出下竅,這就叫作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清氣在下,則生饗洩,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這就形成了病態。

“飧洩”和“䐜脹”,這只不過是“陰陽反作”之後所出現的症狀重點舉例而已。臨床所見,清陽下陷與濁陰上逆,都各有其一系列的症候群。清氣在下,除了出現常見的饗洩以外,還能出現帶下、淋濁或崩漏下血等症狀。同時由於膚表無陽,就時時惡寒,喜暖就溫,以及慘慘不樂、聲乏氣怯、飲食乏味等。饗洩、淋濁、崩帶等症,近代醫學都歸屬於下部某些器官、組織的慢性炎症,這些炎症的滲出物和排洩物,也是濁陰,也出下竅。

因此,饗洩、帶、濁等患者,不一定都出現陰火上衝。只有這些濁陰不出下竅,或者下竅不利而受到壅遏,即所謂“脾胃下流之溼閉塞其下”,才鬱而化火,逆而上衝,這就叫作陰火上衝,陰火上衝常致胸中滿悶,滿悶也是䐜脹之類。

同時火尋出竅,這就會或從三焦找皮毛為出路,能出現不定時的燥熱,倏又自汗,使鬱火得洩而燥熱暫解。或出肝竅而兩眼昏花、頭昏腦脹。或出腎竅而耳鳴、耳聾等等。《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謂“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對於這一症候群也是最恰當的寫照。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榮氣上升,則為清陽,清陽是屬於生理性的;而榮氣下流,則為脾溼,脾溼是屬於病理性的。其所以由生理變成病理,關鍵是勞傷脾胃,使脾不升清的結果。脾胃之氣越下陷、下焦溼越重,越容易閉塞其下,出現陰火上衝的機會就越多。反之,如果脾健氣升,則溼化陽升,陰火就不容易產生。這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公式:

脾健→陰火衰,脾弱→陰火盛。

這種關係,東垣稱之為“火與元氣不兩立”。

生理性的清陽,既然可以由於勞傷脾胃而轉變為病理性的脾溼,那麼要從病理狀態的脾溼恢復到正常的清陽,就理所當然地也要求之於脾胃了。因此,治療清陽下陷,必須補中益氣,參、術、芪、草是必用的藥物。在出現陰火的情況下,酌加苓、澤以利下竅,少加連、柏以瀉陰火,也是必要的。祖國醫學中,有所謂“甘溫除大熱”一法,就是指用參術芪草補中益氣以治療清陽下陷的發熱而說的。

東垣補中益氣湯,是治清陽下陷的一張示範方劑。其餘如調中益氣湯、清暑益氣湯、昇陽除溼湯、益氣聰明湯、除溼補氣湯,都是在補脾昇陽的基礎上隨症加減而成。而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則是兼治陰火上衝。東垣《脾胃論》深得《內經》之旨。古人云:“不讀東垣書,則內傷不明”,這是深有體會的評語。

  • 本文摘自《李克紹醫學文集》,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李克紹/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