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時間:2017-09-01 來源:鐵兵寫作文苑 作者:四師 朱德全 郭輝 梁團星 鐵道兵戰友網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1975年8月,河南南部發生特大洪水,緊揪著黨、國家領導人和全國億萬人民的心。

受3號颱風影響,7月底至8月初,駐馬店地區連降暴雨,可怕的大雨越下越大,8月7日一天降雨量竟高達1000多毫米,6個小時降雨超過830毫米,5天的平均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均超過了有氣象資料記錄以來的世界最高紀錄。8日凌晨,板橋水庫突然潰壩,下游的數十座小水庫隨之垮塌,數億立方米的洪水傾瀉而下,如兇惡的猛獸吞噬著一切,駐馬店地區及周邊75平方公里內的30多個縣霎時間一片汪洋,人員傷亡慘重。京廣鐵路小商河橋至確山間被洪水被撕開了了個102公里寬的大口子,祖國最繁忙的交通大動脈被迫中斷,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共和國遇到了大災難。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中央軍委緊急命令鐵道兵第1、4、12師和武漢軍區部隊立即投入搶修京廣線的戰鬥。

鐵4師接到命令,立即召開師黨委緊急擴大會議,做出以下決定:全體人員停止休假、出差;成立搶修前線指揮部;爭分奪秒落實搶修人員和搶修機具設備。一天時間,全師動員組織了11個建制營39個連隊的搶修大軍。當晚,師機關與參加搶修的16團部隊乘第一列軍列離開太原飛奔災區。

第二天中午列車到達災區,機關的全體人員不顧驕陽似火,酷暑悶熱,身背行裝,踏著泥濘的道路,徒步行軍到達指定地點。沿途看到災區被洪水糟蹋的一片狼藉。“遠看白茫茫,近看空蕩蕩,到處爛泥塘”,洪水破壞了這裡的一切,村莊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和東倒西歪的大樹。號稱固若金湯的鐵路路基被洪水衝得面目全非,鋼軌擰成了麻花狀,幾百噸重的火車頭被洪水掀翻滾落一旁。看到這些慘不忍睹的景象,大家揪著心,憋著勁,恨不得立即投入搶修戰鬥。

我們住的帳篷搭在靠近搶修鐵路旁的一片高地上,大家一起動手,僅用一個多小時就搭起了帳篷,支起了鍋灶,安好了床鋪,等著大幹了。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按照總指揮部的部署,鐵4師負責破壞比較嚴重的北段搶修,包括1座小橋、2個涵洞和數十公里線路。這段鐵路完全沒有了原來的模樣,搶修採取便線和正線同時搶的方案,任務艱鉅而緊迫。

根據領導的指示,第二天一早,我到當地瞭解社情、民情、災情,以教育部隊,做好安全防範。災區交通尚未恢復,信息閉塞,我踏著泥濘的道路,深一腳淺一腳地步行兩個多小時到達遂平縣政府,一位年長的工作人員給我介紹了情況:這次洪水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大洪水災難,淹沒面積達30多個縣市,死亡和失蹤的人估計在20萬以上,因交通、通訊中斷、基層組織癱瘓,經濟損失和死亡人數無法統計。我連夜把了解的情況寫出了社情報告發到部隊,起到了教育部隊,鼓舞士氣的作用。

晝夜不停的搶修大戰開始了。搶修中遇到了前所未有困難。首先需要清理現場,把被洪水沖毀的鋼軌、枕木拆除,將積水、淤泥排出。清理積水、淤泥就遇到了麻煩,淤泥稠乎乎、粘乎乎、軟乎乎,抽水機抽不了,鐵鍬鏟不起來,有勁使不上。人多智慧廣,大家出主意想辦法,採取用麻袋、面袋裝,往外抬,麻袋、面袋不夠,乾脆脫下褲子,用褲腿裝。戰士們站在齊腰深的淤泥中,不能坐,不能彎腰,喝口水也難,渾身上下都是泥巴,有的一干就是半天,沒一個人叫苦叫累。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搶修現場激情火熱,熱火朝天,根本分不清官和兵,人人都是戰鬥員,機關人員全部到一線。師長、政委和戰士一樣推小車,扛片石、揮鐵鍬。我是“機關兵”,從來沒有幹過這麼重的活,推小車、搬片石學著幹,累了、想一想為國分憂,為民解難,咬牙堅持。片石把褲子磨破了,沒有時間補,在衛生室要塊傷溼止痛膏貼上。手磨出了泡,挑破纏上布條繼續幹。搶修最緊張那幾天,沒有黑天和白天之分,晝夜不停。

豫南的8月的天氣特別悶熱,白天太陽火辣辣,烤得人難受,加上溼度大,悶熱得很,衣服一會汗就溼透了,大家乾脆脫了衣服光著膀子、穿著褲頭幹。熱了,用涼水沖沖,渴了,喝口涼白開或綠豆湯,繼續幹。老天爺也不配合,時不時就下雨,給搶修帶來很多困難,但炎熱、酷暑、雨天絲毫難不住搶修進程,搶修一刻不停。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搶修期間,部隊生活遇到不少困難,一是吃水。災區飲用水井全部汙染,公路、鐵路不通,乾淨水運不進來,部隊自己想辦法。師機關把附近村莊被汙染的水井淘幹,挖去淤泥,讓新鮮水滲出來消毒後飲用,因水質差,幾天後,許多人出現了肚脹,吃不下飯,拉肚子等症狀。但沒有一個人因此而離開搶修現場。睡覺是個大問題,在河南,“秋老虎”太厲害,帳篷裡的溫度高達40多度,加上成群結隊蚊子的騷擾、叮咬,睡不好覺。但困難從來難不倒英雄的鐵道兵。大夥抱定一個決心,大幹快乾,早點搶通京廣線!

經過日夜奮戰,8月25日,首先便線搶通。當第一列客車緩緩通過搶修現場時,現場一片歡呼,旅客列車上的乘客也紛紛把頭和手伸出窗外,向搶修大軍致敬。那一刻,大夥感到特別高興和幸福。提前一週通車,一天可以為國家挽回損失一億人民幣。中央軍委向搶修部隊發了賀電,表彰和慰問搶修官兵,河南省委、省政府派出慰問團到現場慰問。黨中央的表彰和全國人民的期盼,激勵著搶修大軍,現場一片歡騰,搶修部隊毫不鬆懈,再接再厲,9月22日京廣鐵路被洪水中斷的線路雙線恢復通車,達到交付運營的標準。

京廣線搶修,再次證明了鐵道兵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鐵別能奉獻的部隊。我參加這次搶修,掉了幾斤肉,胳膊、腿上嗮脫了一層皮,身心都得到了鍛鍊。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遂平十七日

1975年8月,一場前所未有的特大暴雨,襲擊河南中部地區,給遂平、西平一帶造成滅頂之災。京廣鐵路漯河至駐馬店段被洪水徹底摧毀。河南、安徽兩省共30多個縣的受災民眾,急切盼望救援。

鐵道兵第四師接到中央軍委搶修京廣線的緊急命令後,立即進行簡短的戰前動員。經過3小時準備,由師長彭紹智率領師機關及師屬各團指戰員5900餘人,從剛剛竣工不久的通古鐵路沿線,乘坐悶罐車直奔災區。

根據安排,師直電影組5人攜放映設備隨機關行動。5人中3個女兵、2個男兵(我是其中之一)。大家恨不得立刻到達災區,每一顆急跳的心,己經和災區人民系在了一起!

列車到漯河就不能前行了,中斷的鐵路兩端,停滿了運送救災物資的車皮。有從黑龍江運來的糧食,以及從各地運來的衣物、藥品、農機具等。看到此情形,我糾心的淚水模糊了視線。

師機關駐紮在鐵路邊一箇舊窯址上。災區的洪水還沒退盡,到處一片泥濘,氣溫高達攝氏四十六、七度,到處散發著惡臭,成群的紅頭蒼蠅翁翁作響。

電影組的任務是白天和部隊一起搶修作業,清理路基;掩埋死難者的遺體和死畜死禽;配合管理科做好駐地消毒防疫;為部隊分發防暑降溫品。晚上給救災部隊和倖存的鄉親放映電影。我們帶去的影片是《激戰無名川》和《戰洪圖》。

受洪水的猛烈沖刷,鐵路路基蹤影全無,鋼軌被擰成麻花狀,陷在爛泥和淤積的石頭雜物裡,清理作業非常艱難。我們帶著口罩,五、六個人一組挖土坑,將死者遺體一具具就地掩埋,稍有動作不齊,死者的骨頭就會從衣服裡露出來。真是難為了女兵們啊!她們一邊翻腸倒肚地嘔吐,一邊冒著酷暑和男兵們一起勞作。

施工現場中暑暈倒的人隨時都有。他們被抬到醫務室救治,醒過來後又馬上返回工地投入戰鬥。

特務連女兵在清理一個橋墩下的樹枝雜物時,發現五個手拉著手、身挎十字藥箱的女兵遺體(可能是當地駐軍的醫務戰士)。那是為搶救群眾沒來得及撤離的戰友啊!見此情形,她們止不住掩面痛哭。她們為犧牲的戰士整理了軍容,舉行了簡單的安葬儀式。戰友的犧牲更加激發了鐵四師官兵的救災搶修鬥志。

在數公里搶修沿線,師長彭紹智來回奔忙著。他挽起褲腿,腳上的解放鞋己經露出了腳趾頭,踏著爛泥淤石指揮搶修,鼓動士氣。他所到之處,戰士們抖擻精神,施工的號子此伏彼起。

有的戰友腳丫子爛了不能走路,乾脆撕下褥墊裡的棉絮包在膝蓋上跪在地下拉車。剛塗刷瀝青的枕木,在烈日烘烤下冒著藍煙,戰士們扛起它,肩背上燙得血肉模蝴,沒有人叫一聲苦!滾燙的鋼軌,一排人大吼一聲,鐵鉗般的手抓起鋼軌,穩穩地放在枕木上!

洪水退後,倖存的老鄉逐漸返回故地,尋找家院。他們中有的是被東海艦隊的魚雷快艇救起的,有的是被直升機救起的,有的則是抓住漂浮物衝到安徽境內獲救返回的。但哪裡還有家呀!原來的村莊不見了房屋,只剰一片土坡。親人失散,家園被毀,他們就在土坎下用樹枝和雜草搭個窩棚,有衣穿的人在野地裡尋找堆積物裡裹著的玉米棒和紅薯根充飢,沒衣服的躲在窩棚裡等待救援。

飛機來了,空投了紅紅綠綠的衣衫,鄉親們不管男裝女裝,穿上衣服走出窩棚,互相看著,悲傷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慰藉。他們紛紛來到我們駐地,索要鐵鍬、鐵鎬,主動參加搶修。

開飯時,參加搶修的鄉親們卻一個個地不見了,戰士們端著飯菜到處找,發現他們仍在尋找生玉米和紅薯。看到解放軍送來飯菜,他們眼裡淌出熱淚。

這就是我們的親人!這就是我們鐵道兵戰士!此情此景,我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爭分奪秒、加緊搶修!

電影隊幾個人白天和大家一起搶修施工。女兵董曉黎個子小,力氣不足,在清挖爛泥時扭傷了腰,卻一聲不吭。有時夜晚要出去放電影慰問鄉親,可是來看電影的鄉親了了無幾。在返回駐地的路上,夜深人靜,窩棚裡隱隱傳來鄉親們的哭聲。我們感同身受,他們的哭聲也揪著我們的心!我心裡想,我們作為人民子弟兵,只能以最大的努力,加快搶修,爭取早日通車,儘快把救災物資分發他們手中,讓他們重建家園,才能撫平心中的傷痛。

經過17天艱苦奮戰,鐵四師擔負的搶修任務提前17天完成。京廣鐵路在中斷一個多月後,終於鋪通了最後一根鋼軌。

那天,沒鞭炮聲,也沒有鑼鼓聲,師首長與搶修部隊一起,手挽手站在鐵路便道兩側的泥水中,等待第一趟旅客列車通過。

一聲汽笛長嗚,列車緩緩開到枕木撐起的鐵路便道上。師長帶領我們一起對著列車高喊“同志們,不要怕!”“同志們放心!”

車上的人們熱淚盈眶,“向解放軍學習!”“解放軍同志辛苦了!”他們紛紛拿出旅行食品遞出車窗外。而我們的手,挽得更緊了!

列車逐漸加速駛去。望著遠去的列車,我的心情又一次激動不已。鐵道兵曾在炮火和轟炸中搶修通往前線的運輸線,建立了不朽功勳。而今在和平年代,鐵道兵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頭,衝鋒在前,吃苦耐勞,搶修鐵路,為人民再立新功!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追憶1975年鐵四師醫院醫療隊赴河南遂平搶險救災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回憶往昔 多彩崢嶸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7週年之際,迎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組建70週年的重要時刻,我滿懷深情地又一次翻閱今年4月間鐵道兵戰友青島大聚會的系列視頻影像資料,看到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老戰友激情豪邁的生動情景,我感同身受,熱淚盈眶,真誠地體會和領悟到那種令人難忘,觸動魂魄,淨化心靈的軍旅生活……。於是,我也情不自禁翻出塵封幾十年的老影集,急切地尋覓部隊工作生活照,要傳上網與戰友共享。忽然間,一張參加河南搶險救災的照片跳入眼簾,幾名束髮挽袖的女兵正在施工工地打夯勞動,使我回想起那激動人心的火熱歲月。

戰前動員 組織救援

1975年8月8日在河南省駐馬店等地區,因連日暴雨,洪水氾濫,共計60多個水庫相繼發生垮壩潰決,洪水肆意橫流,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很大損失,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線被沖毀102公里,中斷行車,影響運輸,成為當時最大最慘烈的水庫垮壩慘劇。當時鐵道兵四師奉命派出在華北地區執行任務的三個團赴災區搶險救災,同時要求四師醫院迅速抽調醫療隊配合搶險部隊參戰,時間就是命令,8月12日,醫院領導立即召開全院動員大會,號召大家自願報名參加,群情激奮,報名踴躍。我當即寫了請戰書,表明參戰的決心和信心,院領導進行緊急研究,確定組織救援名單和措施,並組成了30餘人的醫療隊,由劉雯清副院長帶隊,當日下午便出發。我被榮幸地編入醫療隊,深感驕傲且責任重大。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蘇小伶等戰友沒被選入醫療隊感到非常遺憾。30人的醫療隊中有8個女兵參加,在我的記憶中有:姜魯平、謝福君、趙宣、朱玲、楊京燕、李建軍、孫芳蘭、梁團星(隨想隨記,不分前後)。男兵有:劉雯清等20餘人(具體名單請戰友們幫助理清)。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趕赴災區 救治傷員

動員大會的當日下午,醫療隊一切準備就緒,在北京周口店火車站乘軍用專列出發直奔災區中心。我們30人帶上所有的供給,乘軍列悶罐車,8個女兵一個車廂,列車行程兩天。我們在悶罐車內吃喝拉撒,車廂沒有電燈,漆黑一片,條件非常惡劣,8月的中原大地,天氣相當炎熱,車內憋悶,蚊蠅肆虐,我是O型血,特別怕蚊子叮咬,在車上睡覺時全身套上塑料袋,醒來後大汗淋漓,幾近虛脫……。因洪水災害剛過,鐵路路基鬆軟,列車行駛很慢,每當停車時,幾個女兵抓緊清理糞便和垃圾,扔出車外。8月14日列車最終到達河南駐馬店遂平縣,洪水已退,一片乾涸的土地已經龜裂,視野中連一株草都看不到,更別說房屋了,全被洪水衝跑了,鐵軌都擰了麻花,大油罐被衝到十幾裡以外,慘不忍睹,醫療隊沿著京廣鐵路線搭了十幾頂帳篷,我們8個女兵住一個帳篷,收住了很多病人,白天一部分人在帳篷病房值班看護病人,一部分人各戴一頂草帽在京廣鐵路沿線巡迴醫療。每天的供給全是空運,洪水過後,井水受到嚴重汙染,不能直接飲用,必須使用淨化劑,淨化了的水質也很差,水色十分渾濁,且異味濃重,我們吃這樣的水生活,幾乎每天都有發生腸道傳染病的情況。戰士們在這樣的條件下施工,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為了儘快搶通京廣線,大家一邊服藥一邊幹活,還自覺延長勞動時間。晚上,鐵路沿線燈籠火把形成一條光明的長龍,堅強的鐵道兵戰士和鐵路職工,不分晝夜,全天候搶修,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儘快使祖國的南北大動脈重放昔日的光彩。火熱的搶修工地,頑強的救援場面,忘我的拼搏精神,深深感染每一個戰士的心靈,醫療隊的8個女戰士,除參加醫療護理本職工作外,主動投入施工現場,搬運貨物、傳送物資、固土打夯……,這一場景被救援的戰地記者發現,攝下了那張令人難忘的像片。

參加京廣鐵路搶修記

全線通車 勝利凱旋

具有光榮傳統的鐵道兵戰士們,繼承發揚了戰爭年代勇往直前、連續奮戰的精神,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新的篇章,本來預計國慶十一通車,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高質量完成了搶修任務,9月25日京廣鐵路全線正式恢復通車。通車兩天之後,時任鐵道部部長的萬里和鐵道兵部隊第一政委呂正操來現場視察,並檢閱了搶修部隊,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為搶修部隊發來了慰問電和嘉獎令,這是最高的榮譽,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的勇士們,經受了新的考驗,創造出更大輝煌。隨後,我們醫療隊帶著勝利喜悅返回周口店鐵四師醫院駐地,醫院領導召開總結表彰大會,認真總結高度評價了醫療隊的豐碩業績。我也榮獲了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