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下)

貞觀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突然下詔貶李君羨為華州刺史,一月之後又下詔認定李君羨與妖道密謀造反繼而誅殺,並籍沒全家。其中,“籍沒全家”在唐代律法中是最為嚴重的懲罰方式。除李君羨被斬外,李家十六歲以上男子也一同誅殺,十六歲以下的男子和女眷一律撤銷戶籍淪為官奴,本族的叔伯及其子女流放三千里,所有家產田宅沒收充公。那麼李君羨究竟做了什麼事,被唐太宗認定為謀反,而不考慮李君羨曾經屢立軍功的份上,採用了最為嚴重的懲罰呢?在《新唐書》中是如此記錄的:

《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下)

貞觀二十二年,這一年,太白金星時常在白天出現。唐太宗李世民於是召見當時負責觀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風,向其詢問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上天有什麼新的安排。李淳風對唐太宗說,這不是什麼好兆頭,從天象上來看,可能會發生改朝換代的大事,並且說出了“當有女武王者”的預言。於是“女武王者”這四個字就成了李世民晝夜寢食不安的根源。這四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我李世民辛辛苦苦建立的貞觀盛世真的要結束了嗎?這一年李治也剛被立為太子,李世民連接班人都找好了,難道李治接不了班?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在成功者看來,只要他們想成功就一定會想盡辦法達到目的。如何能阻擋這一切的發生,或者說如何能找到那個準備取代自己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事,因為這一年距離李世民去世只有一年多的時間。

李世民苦苦尋找宿命中的那個對手,卻遲遲沒有結果。這天,李世民邀長安城內所有三品以上的武將到宮中聚餐,一來,和那些為自己稱帝出過力的人敘敘舊,聯絡一下情感;二來,因為李淳風的占卜而鬱鬱寡歡,藉機換個心情。於是,君臣歡聚一堂,喝喝酒,聊聊天。這時的李君羨因為在蘭州都督任上的出色才幹,被李世民召回長安,封為左武衛將軍,爵位晉升為武連郡公。李君羨和其他一些武將一同出席了此次宴會。宴會中,李君羨和各位將軍一一碰杯,酒過三巡,有武將提議,這樣一杯一杯的碰著喝沒有什麼新意,不如玩個遊戲,當著皇上的面大家都把自己的小名說說,看哪位將軍的小名最好笑。在場的將軍們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並且也得到了李世民的默許。緊接著將軍們開始挨著報自己的小名,有阿貓阿狗、臭蛋狗剩之類的,大家也都見怪不怪。唯獨到李君羨這裡的時候,李君羨說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大家感到很意外,怎麼武安人願意給男孩子起個女孩的小名?李世民聽後也很吃驚,這麼一位勇猛的武將,居然有如此女性的小名。李君羨解釋說,在老家時,父母起這麼個小名是想讓自己活個大歲數,閻王小鬼之類的別過早的來糾纏自己。在場的武將們紛紛舉杯為李君羨的小名喝酒。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世民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麼,後背冷不搜的一陣涼。

《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下)

那麼,李世民想到了什麼呢?其一,李君羨有個女性的小名;其二,李君羨是武安人,爵位是武連郡公;其三,李君羨不僅勇猛無比,閒暇時間還研讀詩書。種種這些疊加在一起,剛好應證了李淳風的話“女武王者”。李世民終於找到了那個命中註定的對手,隨即下詔,貶李君羨為華州刺史,出京任沒有軍事權力的文官。李君羨在一個該出現的場合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人生就在這不經意的一瞬間決定了。其實這時的李世民還沒有完全確定李君羨就是那個奪走自己帝國的對手,況且念在李君羨對唐帝國建立的功勞上,僅是貶官,因為李世民也拿不準這件事,就在李君羨身邊安插了眼線,藉機觀察李君羨的行蹤。

不明就裡的李君羨沒有任何怨言,也沒有上書為自己辯解,整理好行囊,帶著家人還有李世民安排的眼線向華州而去。到達華州安頓好家人,李君羨總想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或者自己該如何做才能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忠誠的的內心呢?在華州,李君羨沒有什麼故交,整日沉思在自己的苦惱中不能自拔。不日,有一個叫員道信的術士出現在了李君羨的刺史府。這個人在華州一帶小有名氣,傳言該人不吃飯也能夠活幾個月,並且通宵佛法,而且還有一項看家本領——算命,算的了過去和將來。找不到出路的李君羨便將此人留在府中,時而探討佛法,時而把酒言歡。當然每當說到自己的困惱想得到高人指點時,總會讓下人退下,希望從員道信這裡能夠找到排解苦惱的方法。在李君羨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無論如何也和謀反掛不上邊。但這一切似乎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李君羨有謀反之心,原本想借自己在長安的便利條件達到謀反的目的,無奈被李世民提前發現,於是被剝奪兵權,安排在華州,謀反之心不死的他,在華州仍然準備著自己的謀反大計,時常找來能夠使用特異功能的人密謀。這一切就這樣被御史寫在給李世民的奏章中。當李世民看到這些奏章後,認為果然驗證了自己的看法,結果,李君羨在華州刺史的任上沒有待夠一個月就被李世民以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的罪名處死。

《小縣武安》之歷史名人演義——李君羨(下)

毛澤東同志批閱二十四史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用筆在旁邊寫到“李君羨冤死”五個字。一代將軍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不可謂不可惜。在李君羨被處死的四十九年後,也就是武則天天授二年的時候,李氏後人到宮廷前為李君羨鳴冤。最終,李君羨的冤屈得以昭雪。武則天下詔,恢復李君羨的爵位,按郡公之禮重新厚葬。英靈之魂在四十九年後,重新回到了武安,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武安邑城。在明代,有一支遷徙到武安趙店的李氏後人,在趙店村為李君羨建造了一座李君羨威武將軍的牌坊,以此紀念李君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