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文爵字話麻風

千百年來,人們視麻風如虎狼,談之色變、聞而生危、見者逃避,古今中外,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究其原因是害怕被傳染,導致人類社會對麻風患者不公正待遇、偏見和歧視,被看作“不治之症”。人生苦,不外乎疾病磨;疾病磨,莫過於麻風惡!是人世間對麻風認識的真實寫照。沾上麻風,對患者產生無邊無際的痛苦、無休無止、不堪入目的悽慘、心有餘悸的恐慌、難以啟齒的憂傷與悲涼及斷親、斷友、斷故、斷情的絕望。

稽文爵字話麻風

最早收容麻風患者的“癘人房”

英國有一古老的諺語:‘Once a leper,always a leper’,中文為:“一旦成了麻風佬,他就永遠是麻風佬”!與印度電影《流浪者》中一句話‘賊的兒子永遠是賊’毫無二致,‘ leper’即是麻風佬﹙麻風病人﹚,其含義是:‘由於道德敗壞和汙穢不潔、別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由此可見得了麻風病,身體受害不能得到應有的同情,反而連道德也敗壞了,令人咋舌無語。在中國,麻風的名詞有3000多年曆史,林林總總就其麻風名詞的演變,也能看出麻風被歧視的坎坷經歷,如‘厲、癘、癘、癘風、癩、冥病、惡疾、大風、天刑、麻瘋、痳瘋、麻風’。依據漢字的派生規則,習慣把有病用詞冠以‘疒’字頭,顯然造字‘痳’欲和‘麻’會意,借字於‘瘋’,將‘麻風’寫成‘痳瘋’有太多的情理不合,而‘瘋’為精神症狀的表現之實。公元978年《太平聖惠方》首次使用‘麻風’一詞,該詞應視為相對科學、合理、嚴謹,較為和諧、規範及文明的詞語。麻,臨床表現為麻木不仁矣;風,其致病也。微微兩個字把麻風症狀、因果關係釋然的淋漓盡致,可謂言簡意賅,是中華傳統文化醫學命名的精巧之作!儘管宋朝有此高大上、非常專業、非常犀利且具有現代氣息的名詞出現,但明清兩朝及民國並不認可,仍襲用‘痳瘋’或‘麻瘋’。就連中國最早經典學術刊物《痳瘋季刊》也不例外,且多混用,時至今日中國港澳臺部分文獻仍有使用,最令人費解的是臺灣旅遊體檢也有‘麻瘋’字樣及旅遊限制之規定。

稽文爵字話麻風

彗介﹙疥﹚疒﹙病﹚甲骨文龜板

稽文爵字話麻風

有關麻風康復英文描述為‘leprosy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習慣翻譯成:麻風病的殘廢和康復。單純從英文字典上解釋沒有錯,但意義有所不妥,仔細推敲字面發現,“殘”是指外觀形狀,可以應用,“廢”是“無用”的代名詞,帶有明顯的歧視不可用,一個‘廢’字很可能使麻風康復工作大打折扣,反覆推敲,翻譯為:麻風病的殘疾和康復。“殘疾”和“殘廢”一字之差,體現了中國麻防工作者的睿智和博大情懷,傾注了對麻防工作的忠誠及人文關懷。

稽文爵字話麻風

1985年,全國現症麻風病人6.5萬,每年新發病人1.5萬,黨和政府提出到20世紀末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的目標。在馬海德博士的倡議和老一輩革命家習仲勳等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麻風防治協會於1985年在廣州成立。作為協會的機關刊物及麻風學術交流平臺,《中國麻風雜誌》應運而生。1988年開始把每年元月最後一個星期天定為中國麻風節。

人們因缺乏科學知識避麻風而遠之,不知者有情可原。如果明白了麻風可防可治不可怕的道理,相信大家不會再往麻風傷口上撒鹽加醋,再也不會歧視、汙名麻風病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麻風防治增磚添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