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炒股一招鲜

2017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是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


要说行为金融学和我们做投资的关系还是挺紧密的,它专门研究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那些不理性的变态行为,比如……

塞勒老师提出的禀赋效应,认为如果人一旦拥有了某样东西,就会认为它更有就价值,更舍不得失去。塞勒曾经做过一个试验,随机挑选一半的人,每人发一个咖啡杯,然后让有咖啡杯的人给咖啡杯报价来卖,同时让另一半没有咖啡杯的人估价来买,结果卖方报价差不多是买方报价的一倍,说明拥有咖啡杯的人认为杯子更值钱。

人总是不想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禀赋效应可以用来解释投资中的损失厌恶。同样是1万块,如果你是从本金里亏掉的,那就肉疼的要命,如果是浮赢亏下来,那心理就会好受好多。但从理性来讲,反正亏损都是1万块,并没有什么差别。

塞勒还进一步用这个理论解释了著名的股票溢价之谜。股票溢价之谜是说,从长期来看,股票收益能大幅跑赢国债这样的无风险利率,但是很多人却不愿意买股票,为什么呢?除非这些人都是极端的风险厌恶者才说得通,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又没有那么高的风险厌恶程度。

塞勒对这个谜题给出了一种解释,他认为股票的短期波动比较大,可能产生短期的亏损,由于投资者厌恶损失,所以更重视短期可能亏损的痛苦,从而放弃了长期的收益。

进一步,他还提出了“输者赢者效应”,因为大伙会放大短期亏损带来的痛苦,所以常常会反应过度,低估表现差的股票,而高估表现好的股票。他研究了1926年-1986年美国的几百种股票,发现过去3年表现最差的35只,在随后的3年内发生反转,将比之前3年表现最好的35只股票平均跑赢25%。

这个结论和直观上的趋势交易思路是正好相反的。趋势交易一般认为,强者恒强,涨的好的有机会涨的更好。后续的研究者用更广泛的数据分析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在3-12个月内,趋势交易起主导作用;但如果把时间再拉长,则塞勒的反转理论能够得到比较好的验证。

你可能觉得又学会了一套新的赚钱方法,但是别急,市场是不一样的……在塞勒开创性的研究之后,后续的研究者还研究了美国之外其他多个市场的情况,发现大部分成熟资本市场,都能在长期观察到反转现象,但是放到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包括A股,就不太灵光了……

但不管怎么说,塞勒作为一名学文出身的同学,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今年这个奖可能略有意外,但也是实至名归,祝贺塞勒教授~

今天开盘银行股领涨,主要受假期间央行降准政策的影响。以前降准都是直接降,最多定向给少部分金融机构降,现在央行也创新出花样了:这次降准是定向延期降。说是定向,但这次基本覆盖了大中型的主要银行,延期是说到2018年再开始执行。也就是说,这次央行的降准,并不是为了解决现在的流动性问题,而是给未来的货币政策做一个预期管理,开始学美联储了。

银行板块高开低走,会议临近,怀疑有国家队在控制大盘涨幅,避免盘面出现暴涨暴跌,但深证、中小创表现都还不错。认为下一阶段仍然应该以持股为主,大盘股在国家队的控制下,我更偏向中等成长性的股票。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韭菜投资学”夜报,一个金融女的财务自由之路,快搜索一下来关注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炒股一招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