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可我管不住我寄几啊!

道理我都懂,可我管不住我寄几啊!

自古以来,有交易市场的存在,就会有“庄”的存在。

作为参与游戏的一枚菜鸟,在进场之初,就需要知道前提:

接受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

【老司机教程一 前景理论】

盈利时保守谨慎,亏损时鲁莽好赌!

现在有两个选择:A方案可无风险获得100个柚子,B方案则有60%的几率获得200个柚子,你会选择哪个?

如果现在规则改为:A方案会损失100个柚子,B方案有60%的概率损失200个柚子,40%的概率不赔柚子,你又会怎么选择?

作为一根儿嫩韭菜,在甲选择方案A;在乙选择方案B,是不是很开心?

只是这样选择,你就中枪了,跌进“前景理论”这个坑。

那么,什么是“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

面对获利时,人们讨厌承担风险;

面对亏损时,人们反而喜欢冒风险。

在获利时,大家习惯选择确定的收益而放弃赌一把的机会,哪怕赌一把的获胜概率更高,收益更高。

面对亏损时,人们却往往会选择“勇敢”地赌一把,即使从理性角度看,不赌的实际损失更低。

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前景理论”,让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老司机教程二 锚定效应】

对市场的判断常常被参照点耍弄。

已买入的柚子现价30元一个,当市价上涨时,你会怎么操作;而当市价下跌时,你又会怎么操作。

影响你操作的变量因素有哪些呢?

技术指标,市场基本面,更重要的应该是你的持柚价。

那么,问题来了,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持柚价与市场接下来可能的变化有关系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面对28元与32元的持柚价,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所谓,风未动、幡未动,只是你的心在激动。

这就是所谓的“锚定效应”(anchoring)——人们在做定量决策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锚点)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锚点过多的重视。

如果你是20元的持柚价,你可能会担心,30元市价一个柚子会不会太贵了?

这样一来,韭菜就容易过早清仓出局,错失更大的盈利机会。

如果是35元的持柚价,你可能会笃定柚子的价值被低估,相信它必然会重新回到35元一个柚子的价位,这样就容易导致越套越深的情况。

【老司机教程三 害怕错过】

“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缩写为FOMO)指的是担心自己缺席时,其他人会获得有益体验的一种普遍的忧虑情绪。

比如低头族们,有事没事都要刷刷手机,看有没有新的消息,看到微信提示就忍不住点开。

“害怕错过”还可以定义为一种遗憾,这有可能导致一种强迫性的关心,比如担心自己可能错失了一次社交机会,一种新奇的体验,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等等。

周围人都在买柚子,那我也不能错过,不然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暴富的机会,不管怎样,先上车再说。交易中,我们常常看到追涨的冲动,即是我们所说的FOMO。

【老司机教程四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成本/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单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还会考虑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统称为“沉没成本”。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小韭菜在家里免费下载了一部电影,看了一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关掉不看了。有一天,小韭菜去电影院看一部票价80元的电影,开场10分钟后发现是一部烂片,完全不想继续,但是这时候想走又舍不得走,毕竟钱已经花了,没法退。即便明明知道接下来将面对无聊的时光,一想到来都来了,为了已经花出去的钱,也要硬着头皮看下去。这个时候,80元的电影票就是就是沉没成本,因为你摆脱不了它的影响,所以额外又付出了90分钟的代价。

这种心理反应在交易市场中,最常见就是所谓“bu仓”。

很多人初次投资不会倾其所有,而是先少量买入,直到发现价格暴跌,自己被套住了以后,反而开始连续bu仓,以便“降低购买成本”,结果窟窿越补越大。因为总是执着于在这个柚上收回成本,希望付出一定有所回报,而忽略错过了其他投资机会。

以上,就是各位在买柚时常见的“韭菜心儿”,学习老司机教程不能让你赚钱,但可以让你交易时默念“淡定淡定,智商不归零!”


更好的区块链投资参考

For better Blockchain investment advice

加入UP链参社群 请加小秘书V信:mopangxie

UP链参 电报群

https://t.me/upbitgogog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