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 行致远

变则通 行致远

“变化太快了,简直没想到‘日行万里,朝发夕至’这么容易就成为人们的生活现实。”8月16日,看着电视里播报川航首架身披熊猫彩绘新装A350飞机的新闻,交通局居民大院里“老运输”蒲富杰老人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感慨——他一家两代奋斗在双流交通运输战线,见证了40年来双流交通发展的变迁。

一辆“飞鸽”

从南京到双流的“不离不弃”

回望历史,记录变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标签。

今年86岁的蒲富杰老人改革开放之初从南京调到双流后,就一直在交通系统运输科、公路科、养护科工作,在大家眼里他是个地道的交通人。伴随他上下班、跑基层以至日常生活的是一辆“二八杠”飞鸽牌自行车。

变则通 行致远

“那时候有辆自行车是很多人奢望的事,不仅价格和人们的收入相比相当昂贵,而且还凭票限购,和现在买房限购差不多了。”蒲老冷不丁一记玩笑,却深刻地道破了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的荣耀。这辆自行车是他在南京交警大队工作时专门托朋友帮忙才买到的,刚拿到车就赶紧用塑料条把大梁、车把缠起来,以防磨损,隔三岔五还要用碎棉旧布精心擦试,生怕生锈,即使到双流,他也“不离不弃”将它带了过来。“40年前交通远没现在这么发达,自行车除了用于上下班乘骑,更有个任务是负重运输,出门办事或者买个东西什么的,简直顶现在一辆小皮卡。”

有人说,满街自行车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性景象。在交通局居民大院,很多人对那个年代的“自行车盛景”都有特殊的记忆。院里的刘大爷回忆,改革开放后,自行车成为很多人成家置业的必备物件,作为家庭“大件”之首,无论城乡,自行车到处脱销,地位不亚于现在的私家车。

“自行车也是我工作上的伙伴,是那些年我来来去去的唯一‘座驾’。”蒲富杰感慨,当时双流客运线有限,县上大力推进交通建设,“从城区单位到乡镇公路建设现场走路要两个多小时,因为有了这辆‘二八杠’,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蒲老说,这辆“二八杠”也见证了双流交通线路的延伸,“双流—华阳—黄龙溪”和“双流—华阳—三星”两条客运线开通后,尽管全程运行需两个多小时,但乘坐的人却趋之若鹜,公共交通出行自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次更迭

私家车兴起后的“完全替代”

时间的齿轮飞快转动,双流的道路建设不断推进。

蒲富杰记得老双中路是双流改造的第一条柏油路,而后又在90年代改成了沥青路。对于改造的记忆,他的儿子蒲海这样描述,“那时候,父亲经常骑自行车载着我去修路现场。当时没有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都是肩挑背扛。”改造后的双中路来来往往车辆增多,附近居民更是充分感受到了宽阔道路带来的好处,纷纷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出门就可以赶车也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现实。

变则通 行致远

今年63岁的张元培是老双中路的“原住民”。他回忆,碎石路铺设成沥青路后,路好走了很多,自己家里也有了自行车,骑车去城里时间大大缩短了。道路改造后,短时间内,文星场镇的店铺从之前的70多家增加到350多家。

仿佛冰河化开,仿佛种子萌芽。进入90年代,双流道路改造加速。1995年,双流第一条一级公路双崇路全线通车;1996年,双华路通车;1997年,人民南路南延线华阳段开工;2000年棠湖大道建成通车……水泥路、沥青柏油路逐渐替代了砂石路,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除了普遍的公交出行,私家车也开始争相进入人们视线。

随着父亲的退休,家里的“二八杠”自行车逐渐被冷落。和许多家庭一样,私家车开始走入生活,蒲海一家也在那时候购置了第一辆私家车——一辆二手奥拓。

“其实最开始是因为妻子工作需要,随后也就成为我们周边游的工具。”蒲海回忆,这辆二手奥拓瞬间成为家里的新宠。坐进小轿车,蒲富杰也可以和儿子一家去崇州转转,不再日晒雨淋,也不用换乘公交,这对于老人来说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私家车进万家,一家人能拥有汽车竟然如此之快就成为现实。”而“二八杠”自行车由于年久失修,本来光泽的车身已锈迹斑斑,它在楼梯角落渐渐积满了灰尘。

蒲海坦言,40年前,短途出行骑上一辆自行车绝对让人刮目相看,如今开着私家车跑遍大江南北也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出行方式的升级演变烙着厚重的时代印记,从双腿丈量到抬脚上车,“出一趟远门儿”变得越来越便利。

一种新生

多样化选择下的“休闲共享”

历史,总是以令人感慨万千的方式奔涌向前。

“改革开放前,自行车的脚踏板蹬不出前程的灿烂;改革开放后,日行千里的交通网络织出美好的生活……”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对出行方式变化的生动概括。

变则通 行致远

从交通基本靠走,到高铁、地铁、飞机、私家车立体化出行……如今的双流,出行方式更多了,出行时间更短了,出行地域更广了。数据显示,双流国际机场航线总数已超过320条,其中国际航线109条;今年,途经双流的五环路将动工修建,沿线与2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2条地铁、12条主干道交接。我区规划地铁线路16条,总长约216.8公里,目前已开通运营1条,在建6条。

在这期间,许多家庭的家用车更新换代,蒲海一家也换上了全新速腾。闲暇时,带上耄耋之年的父亲到处走走看看,共享天伦。然而,他对那辆放楼下不明就里丢失的“二八杠”自行车一直深感自责,好在自行车并未因此远离他的生活。

变则通 行致远

而如今的自行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它渐渐有了时尚、运动、休闲的新定位。在共享经济的新应用场景下,自行车又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一辆自行车;从慢速绿皮火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搭公交车到网约车;从私家车进入家庭到共享单车成为时尚……改革开放40年来,双流人的出行体验感也从过去的“颠簸劳累”向“平稳舒适”转变。开了30年出租车的邓师傅告诉记者,最早的出租车都是拉达等老旧品牌,后来才变成大家熟悉的夏利、捷达、桑塔纳等车型,再后来众多国产汽车品牌也加入到出租车大军当中,交通的变迁映衬的是生活的日新月异。

车辆滚滚 映射时代

从双流出发,没有去不了的远方。数据显示,目前双流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472公里,路网密度达316公里/百平方公里,机动车驾驶者57万余人,机动车保有量52万余辆,居全省前列。便利交通让说走就走成了现实,远方不再远。

车轮滚滚,折射出的是时代的进步和变迁。

记者 侯林利 王鸿明 摄影报道 编辑 黄诗婷 审核 张化彬 曹月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