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掘土推进,3600颗手榴弹全歼鬼子,现实当中有可能吗?

张晓龙


三千六百颗手榴弹能凑出来就很不容易了,但是掘土推进,想想就算了。

关于3600颗手榴弹能不能凑齐

相对于抗战时期我军每人5发子弹的水平来说,3600颗手榴弹看起来貌似挺多,实际上独立团作为八路军主要部队之一,枪药还是比一般地方部队要好的。

当时八路军为了解决战士的弹药问题,在根据地建了很多兵工厂,虽然生产大炮和机枪能力不足,但是手榴弹这种结构复杂,造价低廉的武器还是能够造出来的。

在剧中也特意交代,李云龙是刚要到这些手榴弹,还没捂热乎呢!所以,以当时的军工生产和影视剧的铺垫,都解释得通。

尤其是这次的战斗任务,歼灭山崎大队,实际原因就是这个山崎大队在扫荡中误入八路军最主要的兵工厂,并将其销毁,对八路军是一次很惨重的损失,因此,彭老总才要求务必全歼山崎大队。

李家坡战斗掘土推进可能实现吗?

在亮剑中这场被称为李家坡战斗的,实际上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关家垴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日军借助先进火力和有利地形,顽强的阻挡了八路军129师主力一万多人的进攻,并且造成极大伤亡。

根本的原因,主要还是八路军缺乏重火力打击和攻坚经验,按照彭老总的意思,这次战斗就是练练八路军的攻坚能力,实际上可能是他也没有想到上万人的八路军主力会打不下一个五百人的支队。

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是骨感的,在经过两天的战斗,日军外援赶到,八路军被迫撤出包围,让山崎大队大摇大摆的走了。

但是电视剧不能这么演啊!电视剧应该表现的是,我军敢于打硬仗,并且完全有能力打胜仗!

实际上在关家垴战斗后期,已经有人想到了这种方式,只是已经来不及了,因此,这个历史的重任交到了李云龙的手上,使他必须要完成,事实上都梁可能根本不是农村人,也没干过农活,根本不知道挖土有多累,有多慢。

纵横的家里是东北的,我们这个地区盛产葡萄,葡萄这个东西秋天要埋土里,春天要挖出来搭在架子上,在以前没有埋土和掘土的工具出现,我们都是用铁锹来完成的,不管是埋葡萄还是挖葡萄都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工作。

所以,剧中给出的,300米外进行挖掘工事,直到30米的时候再进行集中手榴弹压制敌军火力,然后完成冲锋,与日军进行白刃战。

以八路军工兵的作业量,我估计还不知道得多长时间才能挖到呢!即使李云龙能等起,就是彭老总也等不起,最主要的挖掘工事是要挖掘到三十米之内,而赵刚五百米开外就能打鬼子,你认为鬼子的枪法会不如八路军的一个政委?日本鬼子的射击精准度,那真真切切是子弹喂出来的,三百米之内,以鬼子的三八大盖露头就爆头,根本没有啥疑义。

在战场上时间不是金钱,而是生命,如果真有那么长时间,就是围而不打,耗也把他耗死了。

即使真正到了白刃战,一千人八路军拼刺刀也不会拼过五百个鬼子,这就是现实!

当然,亮剑相比现在一些抗战神剧已经好太多了,当下的现实是,我们不愿意去了解过去的自己,也不愿去了解过去的敌人,和当年的小日本做大日本帝国主义梦一样,做起了中国梦,大国梦!


史论纵横


先审题:现实当中有可能吗?(题主问的是,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区别)


《亮剑》这部小说,10年前看那叫一个扬眉吐气,10年后再看,是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的鼻祖。总的来说,尽管李幼斌老师演绎的李团长形象深入人心,“亮剑”精神也成为了社会正能量,但是《亮剑》这部小说在价值观内核与军事细节描写上问题是很多的。

单单从《亮剑》小说开篇独立团全歼鬼子“山崎大队”的战斗来说,其战例原型是1940年10月30日“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15师、129师的3旅又2团打的黄崖洞地区关家垴攻坚战。该攻坚战从10月30日打到10月31日,不仅未能全歼日军冈崎大队约500人,反而给我军造成了约2000人的重大伤亡,相比之下日军伤亡仅仅300余人(不同记载数据不同,一般认为日军被打死约100人,受伤200多人)。此战暴露出我军战术能力较低、协同意识较弱、武器装备低劣、攻坚能力极差的问题,从那以后,我军又组织过数次攻坚作战,但是败多胜少,一般日军依托村庄或有利地形展开防御后我军立刻遭遇攻击困难,只能撤出战斗。华北、山东八路军通过持续不断地的缴获与整训,具备强大的攻坚战能力乃至运动战能力,已经是1943年底到1944年中左右的事情了。

至于3600颗手榴弹全歼把鬼子打蒙这种细节,那就是小看了鬼子的工事构筑水平了。关家垴战后八路军首长上去查看鬼子构筑的野战工事,对鬼子的多层堑壕防御体系、防炮火工事、交通壕与火力点上使用顶盖或就便器材加以伪装遮蔽等野战筑城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亮剑》作者大约认为所谓防御工事就是几条光秃秃的壕沟,殊不知这种工事早在克里米亚战争后就被淘汰了。


军武次位面


《亮剑》中这个战斗,其实就是百团大战当中的围攻日军冈崎大队的战斗。
首先冈崎大队所在的地方,位置非常险峻。关家垴地区,沟壑纵横。日军主阵地在一个山岗上,这个山岗的北面完全是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而东面和西面,也都是坡度非常陡峭的坡。
只有南面有一条相对平缓的道路。而在山岗上有几百平米平地,在临近南面的位置,有一排窑洞。日军正是把这些窑洞变成了火力点。而且在关家垴附近的柳树垴山岗,也设立了火力点,形成了相互掩护的态势。
日军还在这2个山岗挖掘了战壕,并且在上面铺上木板,在各个窑洞设立机枪点,在后山设立掷弹筒和山炮阵地。在这种地形,李云龙还想把战壕挖到日军阵地以前30米?
首先在山西的沟壑当中,从山低向上挖战壕,就是一个大工程。其次是,日军居高临下,首先就能看到,我们在挖战壕,掷弹筒早就垂直打击了。但是就是因为有坡度,我们在下面却看不到上面日军的情况。
而且可以容纳3600个手榴弹一起投向日军的前进阵地。需要至少几百名投弹手,需要至少十几条大型战壕一起横向接近日军阵地。从地形上看,根本就做不到,关家垴南面的陡坡宽度非常窄,可以挖一条战壕接近就不错了。可是一条战壕才有有几个人?还是I字型阵地,头部对着日军。
从整个抗战都没有发生过李云龙这种战术歼灭日军来看,在实战当中,这个战术无法实现。否则抗战上千个团长,至少会有人这样尝试过。

烽火观察


《亮剑》是最近二十年来,少有的以抗战为题材的经典电视剧。原著小说作者都梁扎实的文笔,加上李幼斌出色的演绎,让此片红遍全国。我也看了不下二十遍!


但是,此片在抗战片中只能排第二名。因为,在我心目中《亮剑》还是没有《我的团长我的团》严谨和真实!抛开被网友玩坏的“平安格勒战役”,就拿题主说的山崎大队被李云龙扔3600颗手榴弹一事来说,这段就是“神剧剧情”。

首先,剧中说的歼灭山崎大队一事,就是历史上的“关家垴战役”。

此战,彭老总率领3旅加2团,共计1万多人;围歼冈崎大队500多人。经过两个昼夜奋战,在伤亡2000人代价后,依然没有全歼冈崎大队。最终,迫于日军援军压力,我军撤退。


而剧中,山崎大队被李云龙全歼了。而且,李云龙这个不在国军编制“野鸡团”,竟然还嘲笑了一把我129师386旅的772团,772团可是在编制的主力团。建国后,团长起码是中将军衔!李云龙最后也就是少将!你李云龙拿来的勇气?这段也有点不和情理。

其次,“土攻作业”不可能实现!

关家垴战役也用了“土攻作业”。关家垴的土攻作业只是趁日军不注意,偷偷的向上挖暗道,而且,还是失败了。



剧中,李云龙当着鬼子的面挖壕沟,把鬼子当白痴了。很多人说,日军的迫击炮弹和手榴弹被程瞎子的772 团耗完了。所以,日军不能用迫击炮和手雷攻击“土攻作业”的八路军。但是,剧中李云龙部队挖壕沟时,日军是放过迫击炮的。好,不抬杠,我也觉得导演完全可以不给日军发这些武器。

但是,首先,咱们看下土攻作业的工作量。日军士兵三百米内打中人形目标,属于日常训练要求。所以,李云龙至少要从300米以外开始S型/“之字型”掘进!壕沟深度要容纳一个人弯腰通过。宽度不会太宽,因此,每次只能一两个人在前面挖。我觉得,在没有日军骚扰的情况下,没有一两天时间是挖不到日军阵前30米距离的。



其次,抛开工作量,土攻作业要想成功,需要的前提条件还有很多。

第一,土质疏松,不能有石头。要是山地,彻底没戏。

第二,日军在高处,八路军的所有坑道都要是他们射击死角。坡度是个最要命的漏洞!此地名叫李家坡,肯定是有坡度。而且,李云龙在阻止骑兵连参加进攻时,也说是仰攻!


第三,手榴弹三十米的功绩距离,对日军能造成多大的伤亡,也是未知数。就算日军再傻,李云龙扔完第一波手榴弹,日军肯定后撤十米了。日军不可能待在手榴弹攻击距离内,等着挨炸!

唉,《亮剑》虽然经典。但是,也免不了有神剧桥段。

建议大家看下《我的团长我的团》。我觉得该剧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应该排名第一!


勇战王聊历史


首先一件事,李云龙不是用手榴弹消灭的的日军,李云龙策划的是一次精密的冲击动作。这次冲击动作分为4个环节。

第一个是利用土工作业把战壕挖到距离日军30米的前方,缩短冲击的距离。

第二是用3600颗手榴弹在2分钟内投空,利用手榴弹大量的杀伤日军,这个就和炮火准备一个道理,只不过是用手榴弹罢了。

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几乎是同时进行,李云龙集中全团的轻机枪压制日军,在轻机枪压制日军的同时团主力突入日军的阵地,和日军进行白刃战,利用白刃战消灭日军。

这才是李云龙进攻的全部过程,按照小说里边,独立团冲进日军阵地以后还进行了一场白刃战才歼灭的日军,而不是手榴弹就把日军给消灭的。

八路的手榴弹其实来源十分混杂,有边区造,还有一些正规的手榴弹,比如晋造手榴弹,百团大战前,国府还是每个月给八路一些银子和弹药的,而阎老西也给一些弹药,比如平型关战斗以前,八路就是得到了一批阎老西给的弹药,使参战的八路军每人可以有100发左右的子弹。而关家垴时八路还是有一些补充的。所以八路使的手榴弹了不一定是边区造。

百团大战后,朱老总给蒋校长发的第一封电报,除了报告战役的基本情况以后,就是管蒋校长要弹药来着。

至于土工作业,一般要是缩短冲击距离的话,一般的程序是这样的,利用夜暗把部队拉上去,首先由单兵挖掘卧姿掩体,之后加深掩体从卧姿加深到跪姿,在加深到立姿,然后分别向左右延伸,和邻兵挖通形成交通壕,然后再加固,大白天的上去挖有点悬。

当然对于这种凭险死守的敌人,如果有炸药和时间,还可以往深挖洞,把敌人阵地的下边挖通,构筑药室装填炸药,把敌军和阵地一起炸上天去,这种办法英法在凡尔登干过,后来中国人在松山也干过,就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有痰


《亮剑》作为一部经典抗战剧,反复重播,甚至重拍,可谓耳熟能详,不过万幸的是,由于抗战神剧太多,绝大部分观众不会把剧中的剧情当做是真实历史。

不过,作为都梁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而言,其情节在原著文本上,是有非常浓重的“军迷”味道的,一方面关注一些之前抗战剧中忽略的军事常识,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人物和事件也都是由历史原型改编的。

比如李云龙围攻山崎大队这一战,其实就是作者对于“关家垴战斗”的一个自行推演,有点类似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结尾对“血战松山”的一个推演,也就是“假设”。

“关家垴战斗”的规模,在抗战中并不显眼,但是,面对“冈崎支队”(二字之差的原型),一支混成部队,只能算是大队规模,但并不是“大队”编制。指挥官冈崎谦受中佐也并不是大队长,而是第37师团226联队副联队长。

部队组成为:步兵3个中队(基本部队是第226联队第12中队,外加第41师团1个中队和独立步兵第12大队1个中队),1个山炮分队、1个工兵小队、1个辎重兵小队、1个无线电分队和1个战斗救护班,总兵力535人,其中军官19人。

冈崎支队从武乡县东村出发,裹胁了300多名民夫,携行的弹药量是每支步枪120发子弹,每挺轻机枪870发子弹,每挺重机枪7200发子弹,每门掷弹筒16发榴弹,每门山炮100发炮弹。山炮分队的2门山炮和足够支队使用7天的辎重粮秣则由243匹骡马驮运。

对他们进行围歼的,是八路军的9个主力团(129师386旅772团、16团,385旅769团、13团,新10旅28、29团,决死一纵25、38团,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外加总部炮兵团,

总兵力近2万人。

这次战斗,之所以让众多军迷扼腕的核心原因也就是这个兵力对比,500:20000!

整个战斗的结果是,从1940年10月29日20时30分左右,日军抵达关家垴构筑阵地,当夜, 就对决死一纵25团2营(也是八路军所属部队)关家垴南面的峰垴(又叫柳树垴),一个比关家垴还高的制高点,用一个中队发动夜袭,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

此后,在八路军2万人的围攻下,冈崎支队困守至10月31日仍在顽抗,当日16时,八路军主帅彭德怀因敌援军迫近,部队伤亡太重,下令撤出战斗。11月1日,冈崎支队残部在铃木支队接应下,回到洪水镇。

此战,八路军并未完成10月29日21时下达的全歼冈崎支队的作战命令,此战,官方战史一直说是毙伤日军400余人,我方伤亡600多人,但陈赓大将后来回忆说部队伤亡应该在2000人左右(史学界普遍认可此数字,其中阵亡约1000人),日军战报确认冈崎支队在关家垴战斗中阵亡52人,受伤97人,失踪2人,合计151人。

这次战斗的过程中,八路军各部的战术上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比如往往是死打硬拼,在不利地形上只能展开波次攻击,而日军重武器占优,且居高临下,给我军造成极大伤亡。

所以,在《亮剑》中,原作者都梁拿出了被军迷们反复讨论的进攻方案,即李云龙所采用的土工掘进,环形壕同时手榴弹压制,然后白刃冲锋,发挥人数优势击败日军。

然而,这个方案在现实的地形和战场态势下是无用的。

关家垴山顶为几百平方米大小的台地,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上下20米左右),只有南坡比较平缓,可作进攻路线,但是,南坡的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峰垴(柳树垴)山岗,与关家垴互为掎角,从柳树垴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

冈崎支队在关家垴山顶台地(几百平方米)挖掘了八卦形的核心阵地,再由交通壕连接到台地边沿的一圈阵地。所有战壕都挖得很深,战壕壁上还有很多能藏人的猫耳洞。所有机枪、火炮都至少有两个掩体。山腰原来50多户人家的窑洞全部打通,每个窑洞都构筑有射击孔,窑洞前挖了防弹壕,在通往山上的唯一道路两旁,各有四个窑洞被改造成配置机枪的暗堡。在关家垴山脚还挖了300多个散兵坑,围绕山头形成外围阵地。整个防线以山脚外围、山腰窑洞、山顶核心呈三线配置。

30日天亮后,决死一纵25团、38团负责进攻峰垴(柳树垴),38团数次强攻,一线战斗兵几乎拼光,团长蔡爱卿组织干部突击队,伤亡数十名营连干部依然毫无进展。25团连续组织7次冲锋,直到黄昏时分,才冲上峰垴山顶阵地,但随即被日军以白刃战压下来。

在其他进攻线路上,情况类似,386旅722团由东北方向攻击,其能接近敌人阵地的只有一条约0.3米宽的小道,只能一点点逐步争夺,至下午14时,该团1营被替换下来,只剩下6个人。

385旅769团由西北方向攻击,此处是一个20米高的陡崖,快到崖顶的地方,有一个凸出来的壕坎,上面是30多米长的一个斜坡,一直通到关家垴山顶日军的前沿阵地,该部1营从侧面土坎上隐蔽挖出一条小路,乘日军被正面进攻吸引之时,冲上去3个连,但日军立即在北坡坟包上架起机枪进行火力压制,部队被压制在壕坎处无法动弹。

至当日16时,八路军发起总攻,772团、16团、38团、25团各拼凑出1个营,再加769团2个营对关家垴发动全线猛攻,接连18次冲锋,各部伤亡极大,直到入夜,才冲上关家垴主阵地,冈崎中佐此时已被击毙,但结果各自为战的日军仍顽强抵抗,以白刃战击退了多次进攻,一直撑到了天亮。

所以,现实的情况是,李云龙的战术,只有到12月30日黄昏,各部总攻18次冲锋进入日军主阵地之后,即真正将日军完全堵在山顶台地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在这之前,日军的三线阵地还在发挥作用,你的环形战壕也没法挖。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山顶台地的日军阵地,本身是设有“防雷壕”的,也就是在阵地前挖有壕沟,如果手榴弹投掷到壕沟内,就不会有任何杀伤,而这一阵地距离山顶台地棱线,一般有十几米,白天日军会据守该阵地等待我军暴露在火力下,晚上则会推进到棱线上居高临下防止夜袭。

就这个工事设计来说,哪怕李云龙的环形壕修好了,

起码在陡崖的方向是很难扔上去的,在主要进攻方向上,这堆手榴弹,真实历史位面的八路军前辈们肯定也是扔过的, 甚至还有总部炮兵团的山炮、迫击炮的支援,但也并没有把鬼子打懵,而且,退一万步讲, 就算扔上去了,最后的白刃战,人数绝对优势的八路军还是未必能打过鬼子……这也是历史的事实。

所以,就算我们把电视剧“当真事儿”来说,也只能遗憾地说,不好使。


刘三解


绝不可能!

手榴弹是很重的,一般的战士也就能扔30来米到40米,很少有人能扔到50米。我军训练的考核标准就是手榴弹扔30米远。


所以,像电视剧亮剑那样,用手榴弹打击敌人,就必须把战壕挖到距离敌人阵地仅仅30米的地方!



大家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不是我们的战士不勇敢,实在是这主意太扯淡!

为什么?因为日寇有迫击炮!


迫击炮可以曲射,专门用来打击堑壕里和掩体后的目标!迫击炮的射程比手榴弹远的多。

60毫米以下口径的轻型迫击炮,最大射程2600米。

中型迫击炮,最大射程6000多米;重型迫击炮射程甚至能达到10000米!

亮剑中李云龙围攻的山崎大队,相当于中国的一个营。肯定准备了迫击炮,还有很多射程稍近的掷弹桶。

如果李云龙真的命令战士挖掘战壕向前推进,在至少2600米的掘进过程中,会遭到日寇迫击炮的残酷轰炸,悲剧不可避免。

所以手榴弹大战迫击炮这样的场景,我们想想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当真。


上将嗳福斯


剧情虽然夸张,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首先,土攻方式有着严重的局限性,它必须在适宜的土质上才能实现。它要求土质必须松软且没有碎石沙粒。这种土质,对于以黄土高原为背景的《亮剑》来说,也并非完全的无中生有。虽然李家坡之战的原型是发生在晋冀豫交界处的关家脑之战,但《亮剑》做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亮剑》的前半部分,是在八路军副总指挥所在地为中心展开的。李云龙等人也是在“大扫荡”时才转移到了晋西北。因此,在黄土高原的特殊土质上,是有可能实现土攻作业的。

第二,772团的程瞎子在给旅部的电话中说的很明确:“772团已经连续进攻了八个小时,山崎大队已伤亡过半。。。。”,这也给李云龙的土攻作业提供了一个前提:山崎大队的手榴弹,炮击炮弹等远程投掷武器已让772团消耗殆尽。用程瞎子的话说就是:“凭什么让他李云龙捡现成的,我想不通!”毕竟,李家坡之战是一场遭遇战,山崎大队并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弹药储备并不充足,且没有援军和补给。且山崎大队经过与772团八个小时的激战,已经伤亡惨重,疲惫不堪了。这就使得李云龙的独立团可以相对较少受到干扰的按照既定的战术展开土攻作业了。

第三,得到了旅部的炮火支援。这也是李云龙的土攻作业得以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毕竟刚刚土攻作业的时候,不好展开,容易被集火。而旅长的一句:“把所有炮弹都打光,X的,老子不过了!”,可见旅部对独立团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有了旅部的炮火支援,独立团的土攻作业就更好开展了。

第四,山崎大队想阻止但有心无力。日本的步兵大队一般隶属于联队,而一个联队的人数在3000-4000人之间,差不多是个旅级单位,除了团直属部队之外,通常辖三个步兵大队。这样算下来,山崎大队的人数应该不少于1000人。相当于八路军一个团的编制,人数不算少,战斗力强悍。再加上李家坡之战又是一个遭遇战,其防御工事还没来得及完善就跟李家坡的守卫部队以及772团交上火了。再加上李云龙的独立团接手时,“山崎大队已伤亡过半”了。接着又遭到了386旅旅部的炮击,此时,山崎大队的有生力量其实已经严重不足了。因此,在李云龙土攻作业的时候,山崎大队也在抓紧完善防御工事,死守待援以及救助伤员应该是合理的推测。而且,李云龙也不可能全团都在闷头挖沟,其他营的火力支援也是肯定有的。由此,在李云龙的独立团接手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山崎大队发现自己阻止不了李云龙挖沟,于是他也抓紧修筑防御工事,救助伤员,死守待援。期间,双方也少不了互相火力吸引和掩护。战事的激烈程度较772团猛攻时有所下降。

第四,山崎大队已退无可退。李云龙当然不可能把沟挖到阵前30米的地方,因为独立团的战士们不是“娘们”,而山崎大队经过持续的作战,已经死伤大半,有生力量已经极其有限了。因此,在面对独立团一营的手榴弹雨时,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防御工事能够支撑到援军到来了。后撤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大量的伤员会严重拖慢后撤的速度,且撤退过程中无险可守。因此,除了和独立团硬碰硬,山崎大队已经别无选择了。

总之,李云龙的土攻作业虽然略显夸张,但这种情况放在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上,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同时,《亮剑》在这之前也做了足够的铺垫。所以,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的。

若说夸张,第一集其实更夸张,能在忻口会战中,打垮中央军的两个师的坂田联队竟然意外的给新一团端了指挥部。而且新一团还能在一个日本精锐联队的保卫中成功突围。要知道,一个日本的精锐步兵联队有4000人之众。火力更是异常强悍。


游子天涯君莫问


首先这个战斗是根据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和日军岗崎大队的战争,是真实的战例,结果并不乐观,我军伤亡惨重,而岗崎大队残余人员成功突围。没能达成预期目的。各级指挥员对这次战斗也是有争议,亮剑展现了这次战斗,但影视剧必竟是剧,有戏剧化的成分,美化的成分,那么,依题而论,现实中是不是行的通呢?首先,这种作业方式是存在的,而且广泛的在实战中应用,因为这样的进攻方式本来就是从战争中发展而来。并非我军首创,从一战就广泛使用。由于我军装备武器的落后,巧战,奇战被受重视,这种作业是土工作业的一种,建国后七十年代军队还在普及,八十年代的教材中也有详解。军事术语“近迫作业”。说明一点,看了很多“达人”的阐述,有更多的是思维论证,任何观点必须站在实地的角度才能有真实的结果,否则只能是凭感觉杜撰。事件发生在山西,而且是山区,哪么“近迫作业”无论如何也不能开山凿石,没时间,也没工具,更没必要,为什么,?我们知道,如果是山石险峰,乱石丛生,就好打了,最起码有隐蔽物,隐藏自己的同时,也能对敌人的炮弹有防护作用,我前面说了,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当地的地形,山西并不都是山,也不是所有的山,关口都是石头的,很多山外层是黄土,碎石,土特别的硬,这也是山西有住窑洞的由来。关家垴就是这样的山,平型关更是如此,这就是地质。另一个特点,土质丘岭的土质很硬,而山石质山的土质较软。这是当地的特点,知道了这些就离答案近了,哪么李云龙挖土打洞可行吗?答案是可以的,真实的战斗最后就是近迫作业加打洞才攻上去的,可惜错过了时间,敌援兵到,我军撤了。那么这种作业不怕敌人由上往下打吗?看看什么是“近迫作业”。并不是电视中的挖壕,一次挖到底,而且递次挖,第一个人边挖边匍匐前进,挖深几十公分,第二个,半卧挖几十公分,第三个弯腰挖几十公分,第四个可以站起来挖,根据要挖的深度按排人次,路线挖之字,土面向敌人方向堆积。通常挖深加堆土三个梯次就可以了。距离,双方对射距离不会超过一百多米,“近迫作业”到投弹位置不会超过百米,所以工程量并不大。敌炮弹,迫击炮对下斜坡的效果并不好。而且我军也有火力掩护。真实的战例是在敌图围后,指挥员看了岗崎大队的阵地才明白为什么这么不好打,土工作业,日军没挖战壕,而是打洞,然后把洞从里面联通,每个洞就是射击点,洞前面挖斜坡的防手榴弹壕。手榴弹落地不会即炸,会沿斜坡滚下去,炸不着日军,等我军冲锋时在打击,所以我军损失惨重,由此也看出,当时是适合采用土工作业的。只不过日军作的更好,这是个教训。这也是百团大战中我军最糟糕的一次战斗,必须说明的是,“近迫作用”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解放后更是广泛学习。随着武器的发展成退出状态。但在当时广泛用于攻坚克难,屡建奇功。


兔哥42928


《亮剑》这部电视剧,作者最重要创作理念是在宣扬一种亮剑的精神。而我们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他的剧情。这是《亮剑》超越其他抗战剧的精华。我们从别的抗战剧中仅仅有娱乐的快感,却没有精神的超越。

国军在松山的歼灭战可谓是最惨烈的,现在到山上还能拾到废铁,可见战争的残酷,希望历史公正的评判抗日战争。彭老总这次确实是失算了,伤亡太大,但没办法此战的意义大于歼敌!要不鬼子以后在根据地不得横着走。剩下的三十米!你要是敢把头露出来保证你爆头!殊不知战场上都能够看见人了!你还能活着?!中国的抗战片太神话了!正视历史!面对方面的失败要勇于承认!要不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



小日本估计还要在中国多待几年!不管怎么说,这场战斗让我看着解气,总比那穿着光鲜亮丽一尘不染的军装,一场战斗下来身上还是那么的干净,来的有点真实感吧。作者能对史实作一个澄清是好的,充分说明14年抗战的艰难卓绝。平心而论,3040年代是日本民族昂扬向上到达顶点的年代,是被更昂扬向上的美国用实力硬生生打压下去的,战后到现在的日本不值一提,整体国民已经普遍认同小国寡民的国家现状,这也是右翼着急的根源所在。回到亮剑,我们民族的起底反弹也恰恰是在那个最艰难的时代,无论是活着,是牺牲,是胜利抑或失败,整个中华民族的国运开始复兴。我方伤亡才600人,会是老彭视为生平的几大败战之一吗?所以说官方战史一直在胡说八道,根据当时的战斗激烈程度,调动这多么部队参战,老彭势在必得的决心和陈赓大将作为当时的指挥员之一,战损的情况,陈赓的说法比较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