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不妨粗糙些!

導語:很多人和事,不如就一笑而過了吧!活著,不妨粗糙些!​ 赤貝是一種很好吃的海貨,若細緻些加工,還會很漂亮。

當年,大連人在這邊冷庫加工赤貝,我曾在那裡見過全過程。

很多很多女工,坐在院子裡,泥裡水裡的把堆積如山的赤貝,用刀子撬開,把裡面柔軟的貝肉儘量完整的掏出來。

第二道工序在案板上進行,用一把更鋒利的刀子,將貝肉縱向剖開,洗淨內臟。

第三批人員,按貝肉的大小,分出檔次並將形體修理完美。

最後的工序,是將之在一個長方形的小盤子裡一字排開,於是,赤貝就變成了帶著橙色花邊的黃白色蝴蝶,格外美麗。

活著,不妨粗糙些!​見慣了這樣細緻美麗的吃法,便難接受人們對麻蚶子簡易而粗魯的態度。人們將麻蚶子直接放進開水裡煮,然後剝開,囫圇著個兒沾點作料,就是入口前的全部程序。

麻蚶子從外至內都和赤貝極其相似,很少有人能看出它們的區別。我明知它們不是一個品種,但我仍固執的認為,赤貝是長大後的麻蚶子,麻蚶子就是小時候的赤貝。只這一大一小,便決定了它們極不相同的身份。

赤貝是高貴典雅的象徵,麻蚶子,則成為粗俗而鄙陋的代言。

赤貝是不容易出現在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偶爾弄到點麻蚶子,我總是將之砸開取肉,然後剖開成蝴蝶狀。

雖然參照了赤貝的吃法兒,但我並不是效仿高雅,而是因為看見過赤貝剖開後,刮出來那些五顏六色的肚腸。

我不懂貝類是否麻雀一樣五臟俱全,但既是生命,便至少具有全部消化器官,那裡面彩色泥巴一樣外流的,大概都是從吞入口中到排出體外的全部內容。因此,囫圇著個兒的麻蚶子,我是拒絕吃的,我害怕在入口的瞬間,想起那些代表了整個兒消化系統,並其包含了複雜內容的顏色。

活著,不妨粗糙些!​ 偶跟朋友進餐,在飯桌上遇見麻蚶子,我總是避開,有人奇怪,這麼美味的東西我為什麼不吃,我無法說出這麼不可理喻的原因,只回答不喜歡。

後來我跟那誰說出這個不適合向外人道出的緣故。他說,那些更分不清器官的小些的貝類,都要刮出腸子來才吃的嗎?若都像你這樣挑剔,就啥都別吃了;若凡事都這樣細緻的用心捋過,就別活了。

我想起某次,我對一個覺得應該知心的朋友,訴說我很感慨的某種感悟,卻突然看見了他恍惚的眼神,原以為會有共鳴的,卻原來他只借給了我一隻耳朵,心神卻不知馳往何處了。

行走在如此匆匆的年代中,有誰還會靜靜的傾聽呢?很多時候,滿懷熱情的空對流水,失望是一定的,而對待失望的態度,選擇失落還是一笑而過,則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世界很大,事情很多,若凡事都沉迷於細緻,心便會擁擠不堪而淪於狹隘;若為太瑣碎的事情糾結,便會喪失達觀,進而導致失去了世界。

他說的很對,活著就得粗糙些。

很多人和事,不如就一笑而過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