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生长:一个创业者自省40天的思想成果

向上生长:一个创业者自省40天的思想成果

自从做了大象酒店,一些人就找过来说再找地方继续开,他们投资。受到别人的认可当然是好事,但在这些“吹捧”下,我也开始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开酒店的人,在自己头上无端放了一块天花板。现在突破了,想想真是后怕。我怀疑是不是装修瘦的十多斤,里面有一部分是脑回沟。

3月底,我以酒店人自居,去了趟成都,本意是想找到合适的房子做民宿。这个念头在脑海里盘旋了很久,以致于没有心思做别的事情。想做的事一直未能开始,这会让人焦虑,我也不例外。在成都找了几个房子,都不满意。临走时看了个别墅,有点意向。但导游朋友分析了几点不利因素,我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这跟做大象酒店时的心理完全不同,当时是在几天内就非常确定的要做。

为什么反差这么大?我开始反思,认真审视自己的念头,肯定有盈利方面的考虑,但这不是主要的。我信仰方法论,只要别人能做好,那我肯定也能做好,只需不断尝试、找到适合的方法就行。人只有在真刀实枪的关键时刻,潜意识才会被激发,才会看到最真实的内心。那就是我根本不是专门做酒店的人,做酒店根本不是我的核心能力!虽然做的并不差!

以前香格里拉开客栈只是大学时有那么个念头,有点资本就去实现,这也只是年轻人该有的活法。即便把开客栈换成周游世界,换成去做战地记者,同样会去实现,只是一种不留遗憾的做法而已,跟兴趣志向无关。

在我看来,确定做大象酒店,和利用百度指数准确预测《战狼2》票房,用到的是一种能力——分析决策。如果有仪器检测,一定会发现做这两件事时,大脑的活动区域是一样的。

如果把核心能力比作树干,做酒店只是一根无意生长出来的树枝。如果某个位置确定可行,那就顺手做做;如果需要为此耗费太多心力,影响树干的向上生长,那就果断舍弃。成都做民宿无疑是后者。我用一周时间熟悉美团平台,就能把大象做到前列。但换到成都就是妄想,可能需要付出几倍十几倍的精力都未必能做到。更关键的是,这样耗费心力的事情对个人成长有什么帮助呢?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那在哪赚到的钱不是钱啊?

想明白了这点,整个人就通透了,原来的那点焦虑瞬间无影无踪。我真正要做的是:向上生长。生长过程中分出一些枝丫是自然现象,会长出更多树叶,吸收更多养分,但枝丫始终不是目的,只是树干生长的辅助。在没有更高级的思想出现之前,向上生长将是我的最高准则。

向上生长,是道,是指导思想;还得有术,有可操作的方法论。我也找到了:打造个人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值得再开一篇文章来讲,先欠着)。个人商业模式就是核心能力的应用和衍生,包括众筹开酒店,包括开发网络项目和课程,包括做公众号……而且我早就开始做了,这一个多月系统的学习公众号写作,恢复了写文章,网络项目也大功告成。

很多好友之前打过招呼,再有什么可投资的项目一定说一声。我其实已经看好一个可投资可开酒店的地方。这里符合向上生长的原则,应该花几个月时间就能做好,那就顺手做做。之前专门找了大半年没找到合适的,无意中碰到的却一见钟情。而且这次我想的更大一些:直接买下来。事情嘛,总得先有大胆的想法,才可能做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