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T-ROC探歌 給准車主的10點體會

前言:大眾旗下4款SUV,途銳、途昂、途觀、探歌,三款在上海大眾,今年新發布的探歌T-Roc是一汽大眾的獨苗,第一款緊湊型SUV,今天只說試駕體驗,關於外觀。。。大眾嘛,差不了太多,好多人都說全新顛覆設計,我回頭看了看我的高爾夫,呵呵。。。好像也沒什麼區別吧?但是顏值和身材比例是沒挑剔的也算是一汽大眾基因優化的一款了,我個人覺得非常喜歡。


試駕車型【一汽大眾MQB平臺 T-ROC探歌 2018款 280TSI DSG 四驅豪華型】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T-ROC探歌在我3天600多公里的試駕下來,得出以下的10點體會,和大家分享下。為什麼說是體會,而不是說優點或缺點,其實每個人的選車標準,個人好惡、駕駛經驗、用車環境都有不同,很難講那些就是好,那些就是不好。我只把我親身試駕3天600公里的體會,告訴大家。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乘坐空間與舒適性:T-ROC探歌的車身尺寸不大隻有(長4318寬1819高1582)毫米,這樣數據看來只是緊湊級裡的中等水平,但軸距卻有2680毫米,試駕期間4名成人(身高168cm-180cm之間)+1名兒童(身高110cm)乘坐空間不但夠用還略顯寬敞,後排乘客可以翹二郎腿。試駕期間滿載最長行駛3小時266公里,車內乘客疲勞程度適中表示可以接受,座椅承託比較好,還很柔軟。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離地間隙:實測車頭正對人行道路肩或綠化帶的馬路牙子,可以直接開上去,不會蹭到下巴。官方數據最小離地間隙152mm,滿載的話就看體重吧。
  • 接近角離去角:因為不長的車身卻有這麼大的軸距,導致了“T-ROC探歌”的前後懸特別的短,這也提高了它的接近角和離去角,接近角約22度,離去角約32度。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地盤護甲:車頭部分下方護甲是由一整塊PPGM40-50材料製成的護板(像下水管的那種材料),硬度堪比5合板,中控檔把的正下方是一塊鋁合金護板,駕駛倉下方兩側是普通的塑料護板延伸到郵箱結束。這樣的底盤護甲在這個價位裡真的算數一數二了。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行駛品質:德系的神髓還是在的,厚重感和紮實性始終如一,但就是路感的反饋過於豐富了,壓過黃豆大小的石子我都能清晰的感覺到,好處是路感絕對好,不好的是可能有人嫌吵嫌煩。90度彎道滿載40邁過比較穩妥,側傾不大,主要是借的車,不敢太激烈。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動力充沛:無論是兩驅1.3噸的還是四驅1.5噸的,這1.4T150馬力的四缸機日常使用是絕對沒問題的,就算滿載時市區裡的走走停停也沒覺得笨重,滿載去呀諾達的盤山路上坡加發卡彎也是表現穩定後勁十足的。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尾箱空間:因為前後懸的變短和後排乘坐空間的放大,自然也就損失了尾箱的空間,看你的用車需求吧,既然要選擇緊湊級的SUV,你更注重的是後排空間舒適度還是尾箱的裝載空間?我自己是選擇後排乘坐空間優先的,就算是遠出自駕遊,一家四口或三口也是夠用的,我實裝測試“一部嬰兒車+一包紙尿褲+2揹包的衣服+摺疊式帳篷+一個足球+兩個沙鏟+兩箱礦泉水+一個4l的應急水桶,是沒有問題的,其餘的小空間還能塞一些雨傘、吸塵器、抹布、玻璃水等等零碎的物件。如果是2人出行,後座上還能放很多東西,其實是夠用的,畢竟現在物質不缺,走到哪裡都隨時買補給的,不用裝的像大遷徙一樣。
  • 電動尾箱:這個級別的車確實少有配置電動尾箱的,這點還是值得好評的,但我對是不是電動尾箱毫不在意,但好像很多人喜歡,所以要提下。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油門響應:剛剛開始是覺得油門響應初中段有些遲鈍,踩猛或踩深時突然發力,渦輪加入很突然,換到S檔後感覺好多了,但仔細想想大眾不應該是這個水平吧,於是再次換回D檔,努力的摸索了2天,第3天才找到點開這車的感覺,你不能像開日系一樣松腳,你的腳要一直踏著油門,並且深度在2/5的位置(我經過多次測試這個位置是臨要加速前的位置),如果你要小加速比如40-70,就要在你預定的加速點上提前1.5秒踩下油門,在原來2/5的基礎上踩到4/5,但切記速度一旦起來並且有衝力的時候就要把油門收回到3/5的位置擎柱。如果你要大加速比如50-100,就要提前2秒踩下油門,在原有2/5的基礎上踩到4/5,自己掌握著速度的提升,看情況收油。這些都是D檔下的駕駛特徵,像省心直接S檔,就可以了。
大眾T-ROC探歌 給準車主的10點體會

  • 內飾材料:這是很多人詬病的地方,全車除了頂棚,幾乎全是硬塑料,這點很多人介意或不滿,見仁見智吧,我到並不太在意內飾是軟還是硬,材料好就行,設計美感好就行,還用好維護就行。順便說一句,實車的烈焰橙真心更漂亮,車內中控的橙灰搭配我特別的喜歡。

以上分享內容是要通過較長時間的試駕體驗來得出的,至於其它方面,自己去4S店就能直觀的看到了,我就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