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男子酒后猝死引纠纷 看民警如何调解

酒是一样好东西,但在特殊情况下就不好说了。

比如一般人喝酒,越喝越高兴,各生欢喜;但有的人就是喝着喝着不欢而散,闹剧不断。

「警示」男子酒后猝死引纠纷 看民警如何调解

(网络配图)

同样是喝酒,为何区别这么大?显然,不同人对喝酒的分寸感把握度不一样,没有分寸感的喝酒,注定不会愉快。

亲朋好友相聚少不了彼此间的推杯换盏。但是酒桌上一味的贪杯或者劝酒,难免出事。

「警示」男子酒后猝死引纠纷 看民警如何调解

(网络配图)

8月1日一大早,

王丽丽(化名)与她的三个亲戚披麻戴孝来到永宁县公安局杨和派出所求助,

请求派出所帮他们追要赔偿款。

「警示」男子酒后猝死引纠纷 看民警如何调解

(网络配图)

究竟发生了什么?

让这一家人情绪如此激动

事发经过

7月31日晚,王丽丽的丈夫李二牛(化名)和其亲戚等五人相聚在某酒吧喝酒吃饭,酒宴过后亲戚将李某送回家。

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上午9点,李二猝死家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王丽丽一时间无法拿出丈夫的丧葬费,丈夫突然离去,让生活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于是,王丽丽决定向当晚与丈夫一同喝酒的亲戚索赔,结果被拒绝了,这才来到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助。

杨和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开展调解工作。

由于纠纷涉及人员死亡,死者家属情绪十分激动,且互相之间又为亲戚,给调解带来一定难度。

民警详细询问得知,当天喝酒时,没有亲戚使劲劝李东喝酒,且酒后李东是由一同喝酒的亲戚送回家中,过错主要在李东本人 。

在第一次调解中,王丽丽提出,在场喝酒的每人应拿出五万元, 一共赔偿25万元,结果遭到其他亲人反对,第一次调解失败。

随后,杨和派出所联合杨和司法所先后两次进行调解,最终调解结果为:当天邀请喝酒的唐某赔偿两万元,其他人四人各拿一万元,一共赔偿六万元,调解成功。

这四种情况,酒友要担责

一、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醉,言语要挟刺激对方。

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然劝其喝酒引发疾病。

三、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对方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自控能力时,酒友应当将其送往医院或家中。

四、酒后驾车没有进行劝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