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男子酒後猝死引糾紛 看民警如何調解

酒是一樣好東西,但在特殊情況下就不好說了。

比如一般人喝酒,越喝越高興,各生歡喜;但有的人就是喝著喝著不歡而散,鬧劇不斷。

「警示」男子酒後猝死引糾紛 看民警如何調解

(網絡配圖)

同樣是喝酒,為何區別這麼大?顯然,不同人對喝酒的分寸感把握度不一樣,沒有分寸感的喝酒,註定不會愉快。

親朋好友相聚少不了彼此間的推杯換盞。但是酒桌上一味的貪杯或者勸酒,難免出事。

「警示」男子酒後猝死引糾紛 看民警如何調解

(網絡配圖)

8月1日一大早,

王麗麗(化名)與她的三個親戚披麻戴孝來到永寧縣公安局楊和派出所求助,

請求派出所幫他們追要賠償款。

「警示」男子酒後猝死引糾紛 看民警如何調解

(網絡配圖)

究竟發生了什麼?

讓這一家人情緒如此激動

事發經過

7月31日晚,王麗麗的丈夫李二牛(化名)和其親戚等五人相聚在某酒吧喝酒吃飯,酒宴過後親戚將李某送回家。

意外總是來得那麼突然!

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上午9點,李二猝死家中。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王麗麗一時間無法拿出丈夫的喪葬費,丈夫突然離去,讓生活本就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於是,王麗麗決定向當晚與丈夫一同喝酒的親戚索賠,結果被拒絕了,這才來到派出所,請求民警幫助。

楊和派出所民警瞭解情況後,立即開展調解工作。

由於糾紛涉及人員死亡,死者家屬情緒十分激動,且互相之間又為親戚,給調解帶來一定難度。

民警詳細詢問得知,當天喝酒時,沒有親戚使勁勸李東喝酒,且酒後李東是由一同喝酒的親戚送回家中,過錯主要在李東本人 。

在第一次調解中,王麗麗提出,在場喝酒的每人應拿出五萬元, 一共賠償25萬元,結果遭到其他親人反對,第一次調解失敗。

隨後,楊和派出所聯合楊和司法所先後兩次進行調解,最終調解結果為:當天邀請喝酒的唐某賠償兩萬元,其他人四人各拿一萬元,一共賠償六萬元,調解成功。

這四種情況,酒友要擔責

一、強迫性勸酒,如故意灌醉,言語要挾刺激對方。

二、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然勸其喝酒引發疾病。

三、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如果對方已經失去或者即將失去自控能力時,酒友應當將其送往醫院或家中。

四、酒後駕車沒有進行勸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