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首詩,具有超前的時間概念,仿佛時光旅行,但卻被評爲拙!

楊慎是明代大才子,他的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可與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相提並論,難分仲伯。他在其《升庵詩話》中評價杜甫詩句“江平不肯流”說:“意求工而語似拙”。這句詩出自《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二首·其一》:

山豁何時斷,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始驗鳥隨舟。

結束多紅粉,歡娛恨白頭。非君愛人客,晦日更添愁。

廣德元年(763年),杜甫客居閬中(今屬四川)的女兒生病,杜甫“自梓入閬,冬末復歸梓,明年初春又至閬。”杜甫晚年生活窘迫,常常需要達官貴人的救助,這首詩當是廣德二年(764年)正月的應酬之作。

杜甫這首詩,具有超前的時間概念,彷彿時光旅行,但卻被評為拙!

詩題點名時地人事。王使君指閬中刺史王調露。晦日是古代一個重要節日,一般指月末的最後一天,尤以正月晦日為甚。江指嘉陵江,黃家亭子即嘉陵江中游閬中城內一景點。所以這首詩所寫,大概就是杜甫在晦日這天陪同王刺史泛舟覽江過節。

前四句寫江上之景,四句四景。“山豁”形容兩山之間開了個口子,猶如李白詩“兩岸青山相對出”,此處指鋸山關。貞觀中,風水大師袁天罡觀此處有王者之氣,便奉唐代宗之命鑿破山脈已斷王氣。

杜甫作為同時代的詩人,本該知道此事,而他卻說“何時斷”,彷彿這山已經斷了千年,又或是雖短短几年,卻彷彿歷經千年,彷彿經歷了一場時光旅行。

地勢在平,波瀾不驚的江水也是在流淌著的,即如他自己《晚登瀼上堂》詩中所云:“春氣晚更生,江流靜猶湧。”而現在杜甫卻說“不肯流”這般違背自然之理的話,所以楊慎說它是拙語。

杜甫這首詩,具有超前的時間概念,彷彿時光旅行,但卻被評為拙!

閬中古城

但是如果結合下句“稍知花改岸”或許便能理解,“稍”意為但是、只,“稍知花改岸”意思是隻知道盛開的鮮花已經改移了地方。

杜甫像是做了個長長的夢,當他醒來,早已花落又花開;又或是此刻時間彷彿靜止了,江水也停止了流淌,當時間的車輪再次轉動時,已是“花改岸”、“鳥隨舟”。

我們不妨再回到首句“何時斷”去理解“不肯流”,如果說杜甫把這幾年的時間拉長到千年而感受不到“何時斷”,那麼此刻這一分鐘或一秒鐘,在千年的時間長河裡,不就幾乎化為零,那江水不就近乎停止了麼?所以說,這四句其實是杜甫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有一點超前,而楊慎並沒有get到。

不管如何理解,“不肯流”,看似妄語,實在飽含深情。古人多以江水東逝感嘆人事無常,時光易逝。此時,杜甫也希望時間能夠停下腳步。公元764年,杜甫距他生命的終點還剩下六年光景,他還有很多很多想要做的事情,可他不僅沒有能力去做,甚至為了生活,還要陪同王使君應酬。

杜甫這首詩,具有超前的時間概念,彷彿時光旅行,但卻被評為拙!

嘉陵江

後四句寫席中情事。“結束”指衣服裝束,粉紅形容席間女子打扮的花枝招展,正與“歡娛”想應和。而在杜甫看來,如此的“歡娛”是浪費時間的,此時的他已是白髮蒼蒼,所以他恨,他希望“江平不肯流”。

閬中王使君與杜甫並不是什麼知己好友,他請杜甫宴席無非是給自己長點臉面,而杜甫為了生活也不得不赴宴,還要為此奉上一首詩。晦節這天有“送窮”的習俗,想到此,窮困潦倒的杜甫更加愁了。

楊慎說,杜甫這句“江平不肯流”不若李群玉樂府雲“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又不若巴渝竹枝詞雲“大河水長漫悠悠,小河水長似箭流。”倘若以描寫江水而言,杜甫卻不如他們,但依小編之見,杜甫之語是非景語,而是情語啊!

大家覺得如何呢?不妨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