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這首唐詩,出了一個成語,還揭露了人性中的弱點,令人深思!

成語翻雲覆雨常常用來比喻反覆無常或慣於玩弄手段,出自杜甫《貧交行》。

這首詩大約作於755年前後,此時安史之亂爆發,杜甫一家在陝西富縣一帶避難。玄宗西逃後,肅宗即位,杜甫隻身北上,想為國效力,卻不幸被俘困守長安。他看透世態炎涼,飽受人情反覆,憤而寫下此詩,以感慨人情冷暖。

翻手作雲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杜甫這首唐詩,出了一個成語,還揭露了人性中的弱點,令人深思!

開篇短短七個字,寫盡了從古至今的小人嘴臉。有些人交朋友,並不是交心,而是交利。他們都是帶著各自的目的去靠近你,當你有權有勢時,他們像雲一樣剎那間聚攏過來;當你失意時他們便如雨點般紛紛散去。在你得意與失意間,他們便完成了翻雲和覆雨的轉變,這種反覆無常,就如劉禹錫詩中所說的:“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杜甫雖然對這種處事原則充滿了不屑與蔑視,但社會上大多數人還是讚賞此道的。“紛紛”即言世人熟諳勢力之態,涼薄之情之“輕薄”,“何須數”寫出了杜甫的滿腔憤怒,以及對世人世風的嫌惡之情。短短兩句便描繪出富貴時苟合一處,貧賤時各自分離的社會風氣。

杜甫這首唐詩,出了一個成語,還揭露了人性中的弱點,令人深思!

杜甫厭惡這樣的社會風氣,可是自己又無力改變,所以絕望之餘,他想到了管仲與鮑叔牙之間的貧賤不能移的深厚友情,於是便寫下了“君不見管鮑貧時交”。

管仲早年與鮑叔牙相處很好,管仲貧困,也欺騙過鮑叔牙,但鮑叔牙始終善待管仲。管仲後來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他曾感慨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杜甫將管仲與鮑叔牙重如磐石的友情,與今人的“輕薄”相比,有力鞭撻了社會現實中人情冷暖,相薄相棄。

杜甫這首唐詩,出了一個成語,還揭露了人性中的弱點,令人深思!

最後,杜甫說古人貧富不移的君子美德,如今卻被人視為糞土。現在的人都將名與利放在第一位,都想走捷徑,快速的抵達成功的彼岸,不惜放棄倫理道德。而在杜甫看來,貧賤之交不可忘,交友貴在交心,友誼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做人就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杜甫在感嘆之餘,呈現出他淳樸坦誠,真誠美好的情懷。

杜甫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反覆詠歎“翻雲覆雨”這一話題,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韻。全篇不見一個“恨”字,而處處飽含恨意,世人權利之交之恨,世風日下之恨,人性泯滅之恨,都在這短短篇幅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